互联网营销的底线在哪里
2015-04-29
在当下,网络营销的手段花样百出,缺少底线,屡屡挑动世俗的敏感神经。比如,阿里发布的一则招聘声明招致了多方批评。这则招聘声明描述中,阿里要求程序员鼓励师,“女性颜值要对程序员有足够的震撼力”、“素颜传说更让无数程序员追捧不已”等。不少网友质疑阿里的这个营销文案在哗众取宠,缺少对女性的尊重。
还有些不惜通过“自黑”来营销自己,也成为当下商业圈一种不成文的新法则。既然喷别人不行,调侃自己总行吧。网络时代,传统的自卖自夸式广告收效甚微,被包装得高傲冷艳的明星不接地气。网民更喜欢能与其平起平坐的偶像和没有距离的产品。
由此,还引出了一套名为“臭豆腐营销理论”。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越臭,越出名。营销者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以此作为敲门砖,名扬天下。不少互联网公司深谙此道,他们反其道而行,雇佣写手,不是赞美自己,而是专骂自己。骂得越狠,越能形成舆论热点,这些公司躺在网民的骂声中,名利双收。
不可否认,网络营销在不少人的脑海中至今还是一个不那么光彩的词语,常常与诈骗、假冒伪劣等联系在一起。但是身处信息爆炸的互联网社会,网络营销反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换个角度看,网络营销也是企业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产品固然重要,营销也不可或缺。
但在网络营销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就是网络营销大过用户体验。一款产品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营销做得怎么样。事实上,一款产品是否成功,最终的评判标准是用户。任凭你营销做得再好,如果用户体验很糟,用户还是会选择用脚投票。
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营销就可以毫无底线,肆意妄为,污染大众视听。当下,一些网络营销手段,宣扬淫秽、暴力,以“审丑”为价值观,毒害广大网民,尤其是未成年人。
当然,在利益驱动下,要想约束企业在互联网上的营销行为很难。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出台互联网营销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守法者得益,让违法者得不偿失。(作者: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