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群翱翔舞春光
2015-04-29张斌
编者按: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师团队阵容堪称豪华:近5年来,有14人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除正常工作调动之外,目前在岗的省特级教师21人,仅数学学科团队,先后就走出了8位特级教师;4人成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近百人次在市级以上教学或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数据的简单罗列或许有些俗套,却从某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学校教师团队建设高位的追求、理性的探索与鲜活的风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路径可以多样,核心只有一个,希望更多的学校和教师能够从中汲取思想与行动的力量,舞出一片教育的春光。
教学主张:
以“涵养大气”为学校文化核心,着力打造“大爱一小、大智一小、大美一小、大成一小”,努力促每一个学生发展,让每一个生命精彩。
【人物简介】
张斌,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0年,盐城市第一小学迎来了百年华诞,也正式确立了集团化办学的新格局。如今,集团已形成由五个直办校和五个领办校组成的“五+五”办学联合体。
集团化办学,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现成模式,也鲜见适切的专家理论引领。她的诞生,给我校的发展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学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由原先的一个校区变成10个校区,管理的“指挥链”加长,学校核心管理层的思想与实践操作还能“一竿到底”吗?教师、校长实施定期交流制,每年不少于15%的比例,骨干教师分流,学校教科研的力量会被稀释吗?名校建新校,名校扶弱校,集团化办学资源配置重组,原先名校的“金字招牌”还能熠熠生辉吗?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我们实施“教师团队化发展”的策略,引领着一群群鸿雁心存高远、志在千里,向着教育的春天翱翔。
一、雁飞千里成群行:教师团队建设的组织要素
雁群效应,在于目标一致、前后呼应、强势超达,教师发展也应如此。我们以学科组团,由名师领衔,借核心带动,求共同发展,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流动的教师群体中,形成了稳定的专业发展力量。
学科组团。大雁之所以能列队飞行,是因为有一定的数量,有相同的目标。学科组团,便成了我们在教师团队化建设中首要考虑的因素。集团化办学之前,我们在每个年级按学科分设教研组,学校成立学科中心组,由学校教科所正、副所长或部分骨干教师担任学科中心组组长。集团化办学之后,原有的教师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校区增多、人员分散的现状,如何避免各校区的教研组、中心组“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戏”?我们在集团层面成立了各学科的校级名师工作室,分别由该学科的省特级教师或市级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担任领衔人,并开辟相应的专题网站,有选择地在各校区建立学科基地,将名师团队的示范效应向各校区延伸,覆盖到各学科,通过名师团队的阶梯性架构实现各校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频共振”。2011年初,盐城市教育局组建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我校语文、数学、英语、思品、体育及学前教育这六门学科的名师工作室成功入选。至此,“校区学科中心组—校级名师工作室—市级名师工作室”的三级名师发展机制基本完善,统筹并推进着各校区、各学科的教师团队化发展。
核心带动。群雁高飞靠头雁,头雁往往决定着雁群的飞行方向、高度,甚至飞行的姿态,选好带头人对于教师“抱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注重遴选领衔名师,使之成为工作室的灵魂人物。譬如我校领衔6个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吴红明、祁晓霞、仓定志、雷燕、俞向阳、王咏梅,都是江苏省特级教师,都是省级以上赛课一等奖获得者,都是省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持者。其次,我们注重配备核心成员,每个工作室立足校内,兼顾校外,在自愿与竞争的基础上选出10名左右师德师风好、专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名优教师为核心成员,担当着深入研究学科教学、传播先进教育理念、破解一线教学难题的重任。再次,我们注重发展骨干力量,通过担任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等平台,引领一大批骨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断成长成熟,形成雁群效应。“领衔名师引领—核心成员驱动—骨干力量辐射”的分层培训与发展模式,形成蓄势强劲的教师团队化发展梯队,让名优教师彰显“风格”, 骨干教师不断“升格”,年轻教师迅速“合格”。
共同发展。有研究表明,雁群比单只大雁至少提高20%的飞行速度,增加70%的飞行距离,因为彼此之间能相互推动。教师团队化发展的核心要义就是促进集团乃至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其关键在于凝聚人心,激发团队的向心力、内驱力。我们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精神的深层引领。我们努力将百年一小“涵养大气”的文化精髓渗透到各成员校的每一名教师心中,用百年积淀的“三爱两精神”(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和勇于探索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召唤、激发起教师崇高的情感和进取的意识,让追求卓越成为全体教师广泛认同的价值追求。二是资源的均衡配置。在校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采取“校长+教师”“特级+骨干”的模式,确保每个成员校都有在岗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6大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中除了规模最大的实小校区有两位外,其余四位分别在四个校区,核心成员也均衡分布在各校区,还有部分成员来自其他县、市区。三是愿景的共同规划。我们十分注重用“规划愿景”引领行动方向,各工作室领衔人和学员一起分析、商讨团队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引导各成员认清自己的教学特点、可能的发展空间,明晰将来想成为与可能成为的“样子”,在志同道合的影响与分享中汲取不断远行的能量。
二、雁点青天字一行:教师团队提升的“行走方式”
长空过雁,列队前行,犹似人书青天字一行。一个教师团队,也要在阅读研究中“大家努力飞”,在合作互补中“大家一起飞”,在反思争鸣中“大家比着飞”,前呼后唤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展翅齐飞。
蓄力——阅读与研究。要想能随团队飞行,自身首先得丰满羽翼。我们着力营造“真阅读,真研究”的氛围,推荐阅读书目,举办阅读沙龙,要求每个教师制定适切的读书计划,撰写形式多样的读书心得。在集团层面,我们还成立了“半亩方塘”书社,开辟了“半亩方塘”读书网站,以自主阅读、互助阅读为主要方式,以网络平台、沙龙活动为主要载体,以专家指导、高层引领为重要支撑,形成“厚积薄发”的内在品质。真阅读必须与真研究相伴,我们在常态化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以专项课题研究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形成枝蔓相间的“课题树”:“主课题”根深叶茂,“子课题”繁花似锦。各名师工作室,室室承担重量级的科研项目,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十二五”课题,已有11个省级课题和41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振翅——合作与互补。每只大雁在飞行中拍动翅膀,为跟随其后的同伴创造有利的上升气流,这是雁行千里的要诀,教师团队化发展也需要校区之间、团队之间、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一方面,我们在共享各种仪器设备、教学设施和运动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库四室”的共享平台,实现教学成果与方法的深度融合。“一库”是指学科精品资源库,“四室”是指电子备课室、特色项目室、名师讲课室和互动论坛室。在这样的平台中,教师把优质课例资源包括典型教案、网络课件、备课资料、优秀题型等上传供大家分享与研究,同时又有效构建出教学研究的互动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实施“合力教研”策略,选聘或推荐部分名师团队核心队员到领办校担任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通过校际合作教研、学科团队攻关等举措,在凝聚各成员校教师合力的基础上,促进团队整体师资力量的再提升。“校际合作教研”是在教研组传统集体备课基础上的延伸,名师工作室牵头举行各年级各学科的合作教研,通过教材研读、课堂观摩、问题研讨、微型讲座等形式,加强校区、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学科团队攻关”是对外教学观摩评比时采取的一种教研方式,主要有“执教者个人申请—组内研讨—校内选拔—校级备课—校际交流—集团攻关”等步骤,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领办校的教师也能有机会在省、市级比赛或观摩中脱颖而出。“填谷”而不“削峰”,这是集团化办学中教师团队化发展的优势所在。
搏击——反思与争鸣。大雁群飞时,飞行在后的大雁会利用叫声给前面的同伴加油,并互为激励,从而保持整体的速度。教师的团队化发展,也需要在不断激发教师个体内在动力的基础上,借助团队的力量促进个体的再提升。如果说阅读与研究是教师专业行走的常态,那么反思与争鸣则应是教师团队不断超越的重要力量。我们基于原有的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自给自足”式的研究策略,进一步积极建构了“主题性反思、团队式争鸣”的团队学术研究策略,确定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及实用价值的项目主题,汇集团队智慧,支持学员术业有专攻,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对教育教学个性化的理解与认识,并在团队“亮剑”中突破自身发展的“高原期”:有时是同课异构,努力锻造鲜明的教学风格;有时是同题论文擂台赛,不断激发深入的教学思考;有时是同单元命题挑战,以形成科学的评价理念与策略,在反思与争鸣中,教师的教育理想与教学智慧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与提升。
三、群雁高飞凌苍穹:教师团队建设的“抱团效应”
群体只是很多人的聚集,而团队则是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的聚集。因共同的价值理念与基本的行走方式而形成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一个团队得以持续旺盛的生命力量的核心要素,因之而产生的抱团效应自然有了别一番风景。
求真。至真,需要坚守儿童立场,任何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都是不健全的甚至是伪教育、反教育,“请进来,走出去”让我们学会了去伪存真:请进来,邀请朱小蔓、成尚荣等专家作学术报告,聘请高校教授担任科研顾问,照亮前行的道路;走出去,与市内外其他工作室举行联谊活动,常看窗外的风景。至真,需要透析学科的本质,“平地坐,宽处行”让我们学会了返璞归真:平地坐,是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应对”,在共同的教学实践诊断、交流、研讨中,做不单一的课堂、不雷同的教学设计、不简单重复的个性化研究;宽处行,用宽广的视野找寻学科发展的开阔地带,语文学科从“读写社区的建设”走向“大阅读教学的探究”,数学学科聚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策略”,思品学科关注“整体教育理念下的自然德育”,努力面向整体的学生和个体的“每一个”,发掘并尊重学生的潜在可能性和发展差异性,对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立场,保证了团队的发展永远面向学科的前沿,促进学生的发展。
攀高。努力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团队,作为我校教师团队的宣言,不能止于宣而言之,更应行而果之。我们努力引领着每位教师在心灵深处筑起一方精神高地,每个团队在学科领域竖起一根根专业的标杆。几年来,各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特长,与核心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促进全体教师朝着学有专长、教有风格、研有建树的目标不断迈进:吴红明(思品)名师工作室以“高”“真”“无”“优”(高效高质、求真务实、无私真诚、优秀优质)为行动纲领,抓实“听同行上课,说活动方案,读经典专著,写教育随笔”的“听说读写”关;祁晓霞(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以合“群”、连“网”、外“联”、内“延”为发展策略,让工作有声有色,让成员有为有位;雷燕(语文)名师工作室以“一年一突破,两年一晋级,五年成专家”为培养目标,以QQ群和“四季青语文网”为平台,推行“共读机制”“赛时集结”机制;俞向阳(体育)名师工作室,以让年轻教师成为业务骨干,让骨干教师成为名优教师为目标,着力推进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特色打造、体育文化等的研究;王咏梅(英语)名师工作室以英语专题网站“希望英语网”为载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勇于攀高,我们不断挑战着学科研究的高点:在前两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俞向阳领衔的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室“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开发与创新实践”项目荣获特等奖,其他工作室也有7项成果分获一、二等奖;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共出版学术专著5本。勇于攀高,我们不断成就着教师发展的高度:集团化办学几年来,新有14人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除正常工作调动的之外,集团目前在岗的省特级教师总数达21人;4人入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2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5人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近百人次在市级以上教学或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更多的教师,则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收获了专业的自信与教学的快乐。
致远。团队的自身发展,是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而作为一个志存高远的负责任的团队,更应不断彰显宽广的大情怀,关注并扶持薄弱学校,为整个区域绿色教育生态的营造贡献力量,并在这种贡献与分享中学习他人,提升自我。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实施义务“全程跟岗培训一天”“一对一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帮扶阜宁县郭墅镇中心幼儿园通过江苏省优质幼儿园验收;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策划了盐城市“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引领全市小学数学教师共探“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语文名师工作室承担教育部国培班(新疆班)的培训活动;思品名师工作室与薄弱学校结对同行;英语名师工作室中3名特级教师多次参与了全市“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等等。在互动与交流中,我们的团队建设增加了源源不断的专业力量,也从价值共享互融的视野寻求到了团队发展的更为宽阔的路径。
3年前,学校6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正式启动,当时我们坚信,名师工作室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名师和学科骨干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一定能够全面提高各校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真正使名师‘名副其实,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一切管理工作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如今,这样的期待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并将继续高位引领着整个集团的教师队伍建设之路,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生态发展之路。
(张斌,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224055)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