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2015-04-29乔贵平

求知 2015年2期
关键词:城市化乡土城镇化

乔贵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可以说,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与城市化的本质相同,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应从农村转出。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在中国改革初期,城镇化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重外延、轻内涵,其核心任务是调集一切资源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促进人口的就地转移。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虽然仍沿袭城镇化的提法,但它不是对20世纪80年代城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一种扬弃,是城镇化的升华版。新型城镇化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自然包含了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核心问题,人及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就蕴含在城镇化过程中。在交往全球化、社会进程城市化的背景下,乡土文化如何既能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又能融入到城市化行列中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土文化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提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工作,使生长于乡土间、与其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民俗民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农村承载的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匮乏。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土社会文化不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迅速消退,相反,它要经历复杂的断裂、再造、延续和创新的过程。应从村落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下而上地观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落地”形势,直面乡土传统与城镇化建设相遇引发的种种困难,而乡土社会中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

1城市建设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因没有对农村社会的地方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文化自觉”而导致“破坏性建设的文化灾难”。在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农村社会的地方传统文化失去了合法性。受现代化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社会科学界把“传统”看作是与“现代”格格不入的文化模式。现代化理论假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可以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现代社会经济必须建立在传统社会的社会格局被打破、旧的文化意识形态消失以及新的社会格局与理念形成的基础上,传统力量的存在会导致现代化的失败。在实践中,在一些地方把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政绩观”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过度依赖旅游收益,过度进行商业运作,超负荷开发利用,从而使当地的传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性的开发。一些老街古镇只是保存了原貌,村民离开了原来的村落,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原有的文化形态已不复存在,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信息也完全消失。某些城市化建设缺乏前瞻性理念的宏观指导,乡情特色工艺失传,民俗风情不再,邻里乡情淡薄,缺乏传承民俗文化、吐纳心声、交流情感的文化平台。

2当前的乡土文化处于伦理本位和利益本位相互交融的状态之中。乡土文化将农民塑造成伦理本位的个体,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严格地限定着乡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方式。然而,市场经济原则的渗透和冲击使得传统乡土文化的伦理意识日益衰退,原先具有血亲关系的“自己人”关系不断外化,村庄层面的熟人社会日益陌生化。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乡土逻辑正在丧失,乡村生活的伦理色彩越来越淡化,村庄的交往规则逐渐摆脱了“血亲友谊”和“人情面子”的束缚,转向以利益计算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从伦理本位到利益本位的变化表明农民行为动机重心发生了转移,由过去的主要考虑道德伦理,到现在更多地考虑经济因素。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率被严重高估,据目前统计,在6亿城镇人口中,至少有2亿人并没有享受到市民的权利。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土地城市化快于人的城市化的现象。许多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还有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推进城市化的冲动来自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千方百计把农民土地变为建设用地,一些农民“被上楼”,一些村庄成建制地变为城镇,违法拆迁、暴力拆迁时有发生,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村社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中国,农村社会利益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组织形式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行为方式也由利益驱动。

3农民乡土意识弱化,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在乡土文化中,传统的乡村比较封闭,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孤立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封闭逐渐被打破,部分人开始进城务工。许多农业人口虽然在城市中工作多年,但是经常往返于城乡之间;虽然在城市生活多年,但是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并在心理上获得认同。他们既不能扎根于城市,又不可能回归农村。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难以打破城乡对立格局,使空间受到限制。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257%,城镇户籍人口仅占约3533%,这意味着有近232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这部分“灰色人口”既有违社会公平,又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农村社会的城市化尽管使得大量人口变成非农户籍,但他们却享受不到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依然游离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可是他们自身既渴望发展,也渴望过上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城市生活。这种自下而上的需求很强烈。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难以获得同等权益,他们在社会行动上与城市社会有明显的隔离,成为被边缘化、被“城市化”的居民。城乡分割体制使农民和市民形成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利益群体,失地农民生活在城市却得不到原有城市居民的认可,使其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容易出现错位,好比是城市的“农村人”。农民陷入认同焦虑和认同困惑的身份认同危机中,孕育着许多社会隐忧,极易引发相对剥夺感、过客心理、游民化等后果。

4从乡土文化传承角度看,遗产后继乏人、传承断裂与城市化的速度相伴。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皆离不开具体的传人来进行薪火相传。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主要以自然村落为共同生活群体,农村承载起了孕育、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责任。乡土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界域概念,蕴含了两个基本特性:一是在乡土这个区域范围内,存在一个自治的、自给自足的群体共享同一个文化类型:二是乡土文化是一种区别于现代(城市)社区的文化,有一种所谓“传统”的东西在里面。在《乡土本色》中“乡土”主要指“乡村”之义。费孝通先生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无非就是农村社会,其根在“土”上。在过去,中国被描述成“捆绑在土地上的中国”,其本意是指中国社会大多数人依靠土地而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逐年减少,2012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52.57%,传统农村的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现代意义上的乡土文化与最早提出“乡土文化”时的含义大不相同,但农村文化的传承却是一贯的,乡土文化的发展也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乡村因此消失,农村的文化传承功能变得不堪一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最终大多数农村人将来到城市生活,许多乡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都会面临着谁来传承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过程是将文化自觉和文脉传承融入城市并改变城乡生活方式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的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从而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因此,培养文化传人,承接与传递乡土文化,把那些式微的乡土知识找回来刻不容缓。

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提升乡土文化的功能

面对乡土传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遇引发的种种纠结和冲突,最难的是如何在继承与创新中为乡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要通过传递和创新的结合,才能日新月异,自强不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既包括承接农村乡土民间文化,保存城市历史文化,也包括现代化进程中,在

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孕育发展先进文化,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现代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基于传承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是将文化自觉融入城市并改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过程,是一种基于传承的城市化发展理念。乡土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与信仰表达的文化母体。

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保护文化血脉,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增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今天,已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保持地方文化特色至关重要。如今,许多城市正在经济优先的前提下,一味追求城市建设速度。道路的开通拓宽、楼房建筑的崛起、城市面积的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等硬实力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自觉想到文化软实力的传承、再造和提升的很少。而没有文化软实力的城市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物质躯壳,像一个人缺少了底气和灵魂,显得松散气虚,没有生机动力。只有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地方城市的发展才能具有独特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增强本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传统和特点发展自己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制定出符合自身文化发展实际的规划,走出自己的道路,避免盲目追求城市化、现代化。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把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改造文化作为三个基本的使命,不仅要让许多乡村民族文化被传承下来,更多的要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借助文化保护传承建设彰显特色的城市。地方通过吸纳具有当地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软硬实力发达、充分体现地域和当地文化特色的城市。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乡土文化的主导,通过它来实现多元文化的整合,增强转型期乡土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淳朴的乡土文化,塑造了独特的乡土人格。乡土是养育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寄托乡情乡恋的精神家园。乡村村民虽从体制上融入了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但从心理上还未完全认同城市,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当传统的乡土文化遇上现代的城市文化,就会使许多农民身处农工两界左右为难,游走于城乡之间进退失据。农民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深受认同感下降、价值观扭曲、“无根”感增强等问题的困扰。事实上,因城市扩张成为“城市居民”的村民仍然希望过乡村生活。城市化的本质是寻求城乡文化认同,实现消弭心灵差距的“人的城镇化”。在这方面需要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促进乡土多元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和谐统一,形成文化合力。

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单单依靠政府推行的城镇化是难以完成农村社会转型的。只有将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与自下而上的农村社会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农村转型才可能成功。而自下而上的需求,则与乡土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片面强调“现代性”对传统取代的有效性,忽视了乡土传统的持续性。“人的城市化”的基础是人的社区化,包括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信仰、家族等民俗传统,理应成为城市化建设“社区落地”的重要构建因素。在中国,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地方性的、亲近自然的和建立在传统的礼治基础之上的,这种生活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在快速城市化的强力推动下,具有悠久历史的乡村社会“空心化”情形十分普遍,乡村正处于重大变局的过渡期。“半城市化”地区正处于城乡社会转型阶段,失地农民日趋增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原有的乡土型社区已经被瓦解,而新型的城市社会尚未形成,农民的心灵归宿感缺失,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很容易引发失地农民的社会失控问题,亟需探索社区整合的途径与模式。在撤村并区、村落区划发生较大变化的地方,人们追溯乡土历史传统、寻找乡土文化认同的愿望非常强烈。乡土文化是一种很具体的文化,它贴近人民的生活,民众对它的感受真实而深刻,对民俗文化的运用通常是“常用而不觉”。因此,要正视村落危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设计中,通过培养农民对乡土社区的文化认同,激发其对本乡本土的热爱,使乡土社区焕发活力。利用好乡土文化这个软实力和助推器,对于促进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城市化乡土城镇化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芬芳乡土行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读《乡土中国》后感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