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芭蕉意象的演变

2015-04-29李沛珊

大观 2015年2期
关键词:芭蕉中国意象

李沛珊

摘要:随着地域和时间的变化,受各方因素的影响,意象亦会发生改变。芭蕉意象在古代频频出现在中印两国的作品中,在从印度宗教型文化圈到中国伦理型文化圈的传播过程中,芭蕉意象的内涵被不断挖掘和丰富。

关键词:芭蕉;意象;中国;印度

芭蕉性喜温暖,原产于东亚热带地区。在印度这个宗教文化深入影响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国度,芭蕉具有明显的宗教化倾向。随着佛经汉译,芭蕉的意义内涵被移植继承,成为芭蕉文化内涵重要的源头之一,另一方面又在中国逐渐发展演变出了不一样的意蕴。本文就古代中印文学作品中芭蕉意象出现的原因和所蕴含的意义,旨在分析芭蕉意象从印度宗教型文化圈到中国伦理型文化圈的演变。

一、芭蕉题材产生的原因

蕉类植物一般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印度北部大致处于同一纬度,属亚热带气候,通过文献,可以发现芭蕉这一亚热带植物很早就已生长分布于中印两国。

战国时屈原《九歌·礼魂》有“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南宋朱熹注:“芭,巫所持香草名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蕉,生枲也”。“枲”是古时麻的总称,芭蕉的假茎经过加工可以提取纤维织布,古称蕉麻、蕉葛与蕉布。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子虚先生炫耀楚国苑囿之盛时说:“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东则有蕙圃”。当描述“蕙圃”中栽植的花木时提到了“诸柘巴苴”。后汉人文颖(字叔良)注:“巴苴草名,一名芭蕉。”[1]

扶南于公元前一世纪由天竺婆罗门教力士(罗汉)娶女王柳叶建立,属印度与少数民族混血,三世纪时吴左太冲吴都赋记为扶南国(今柬埔寨,属印度宗教型文化圈),汉朝时扶南国经四川进贡甘蔗、芭蕉。[2]

由此可以推测,中国和印度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开始种植芭蕉,并发现了芭蕉的实用价值。在人类学中,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会渐渐走向宗教和审美,芭蕉也是如此,因此芭蕉题材会出现在中印文化圈中。

二、印度宗教型文化圈中的芭蕉

宗教在印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深入到印度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芭蕉也与宗教产生了联系。

在印度神话中,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由于先天有佛缘,出生后不吃油腻的东西,也不吃五谷粮食,因此以水果为主食,他特别喜爱芭蕉。释迦牟尼修得正果,成为了万人尊敬的佛祖,因他吃下香蕉获得了广博的智慧,所以将芭蕉改名为智慧果。佛祖的弟子,十六尊者中的伐那婆斯(Arhat Vanavasin)梵文是雨的意思。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屋外的芭蕉树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又說他喜欢在清雅的芭蕉叶下修行,最终修成了罗汉果,因此又被称作芭蕉罗汉。也许碧绿硕大的芭蕉叶可以荫庇尘俗,帮助修行者定下佛心,受此影响,我国众多古树森然的寺庙中,亦常常在角落里或窗棂外闲闲地栽植几株芭蕉。

印度的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三四世纪至公元二世纪之间,在《罗摩衍那》的《森林篇》和《战斗篇》中笔者找到了两处有关芭蕉的句子。《森林篇》中,“在悉多看来罗摩与罗什曼那他们俩己死了一百年。罗摩说:‘我看到有被欺侮的人向我走来,我的心就像芭蕉叶那样摇动。”罗摩的“心像芭蕉叶那样摇动”,表现的是他对贫苦大众真挚的恻隐怜悯之心。《战斗篇》中神猴哈努曼去营救悉多时有这样的描述:“忽然,他瞥见一个美丽的女郎,穿着一件又黄又脏的上衣,惟悴忧伤,不停地长吁短叹,身边是一群罗刹女,哈奴曼心想这就是悉多了。正当他设法要去接近她时,魔王进来了,悉多像芭蕉叶一样颤抖不止。”悉多的身体“像芭蕉叶一样颤抖不止”,不仅写出了悉多的害怕与恐惧,也巧妙的表现了悉多楚楚可怜的身姿之美。这两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一时期的印度居民已经注意到了芭蕉的外形,并把它引入了文学作品之中。

在梵语中,芭蕉名为kadaliī,意思是伪茎。[3]不同的文化圈有其特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印度泛宗教型文化生态环境中,芭蕉的蕴含出现了明显的宗教化倾向。古印度教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奥义书》书之五十奥义书中的《弥勒奥义书》说:“犹如幻梦,邪见成相;如芭蕉树,中无实心;如舞伎儿,暂时盛饰;如画庶幔,虚取娱心……声触等识境,居然似非实;质我沦其间,遂忘至上城。”芭蕉树中无实心,蕴含的是世间诸事其实如芭蕉一样到最后都是空且虚的。汉译《放光般若经》中佛言:“菩萨行禅,观色如聚沫,观痛如泡,观想如野马,观所作行如芭蕉,观识如幻。”《说无垢称经》:“是身如芭蕉都无有实。”《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禅秘要法经》云:“先自观身,使皮皮相裹,犹如芭蕉,然后安心。”

《中阿含经》记载佛祖告诫世人,世间的一切苦乐无非是一个幻象,要透过表象去“观”世界,这样才能修得正果。印度佛经里有不少内容都是讲述观身之法的。观身之法大体来说,就是用什么方法来看待自己的肉身和这个世界,在这里印度人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即人的身体如同芭蕉。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芭蕉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叶子是一层一层的,剥完一层又还有一层,可是剥到最后却什么也没有。佛家有所谓“白骨观”,大致也是这样的观身之法,让人认识到肉身最后不过是一堆零件的组合,剥来剥去空无一物。佛陀用这些生动的比喻来教育众生,不要过分执取名利与一切事物,要放下世俗虚幻的欲,兴衰荣辱、生灭隆替其实都是空的。由此可见,芭蕉本身的构成暗合了印度宗教所宣扬的理念,此后,在佛教文献中,芭蕉“空”和“虚”的意蕴被一以贯之。

三、芭蕉意象在中国伦理型文化圈中的演变

我国古代的文化中心主要在北部,地域限制了人们对芭蕉的认识,西晋永嘉之乱后,随着北方汉人的南迁,芭蕉才渐渐走入了文人士大夫的视野,成为文学题材和意象。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士与名僧交游频繁,竺叔兰与乐广、支孝隆与阮瞻、谢鲲等比比皆是,有时文士们也会参与译经工作,在他们的参与之下,汉译的佛经不仅更具文学性,同时也在无形中促进了佛经的传播。与此同时,文人们接受了印度宗教中芭蕉意象的意蕴,并把它引入了文学的创作中。

《维摩诘经》中的《方便品》藉着维摩诘士之口,将人身体的脆弱无常,用各种实物譬喻出来:“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经文中,譬喻人身如聚沫、如泡、如炎、如芭蕉、如幻、如梦等十种,谢灵运也从这个思维开始,创作了“维摩诘经中十譬赞八首”其中就有一首关于芭蕉的:“生分本多端,芭蕉知不一。合萼不结核,敷花何由实。至人善取譬,无宰谁能律。莫昵缘合时,当视分散日。”谢灵运用芭蕉阐释了大乘佛教中人生如梦幻不真实的佛理。芭蕉剥尽层层,内中空空,不存一物。禅语有云“修行如剥芭蕉”,世俗的心被人间种种欲念所裹,修行便是将层层伪装脱去,找回纯真的自我,唯有彻悟尘世的一切杂念,乃后方可见性,求得正果。

到了唐代,随着芭蕉庭栽的推广和禅宗的兴起,芭蕉不仅成为了参禅悟道的对象,并且因其优雅飘逸的形态、花叶的色彩之美以及实用价值成为了文人笔下的寄情之物。

当初,禅宗的五祖准备交授衣钵,神秀和慧能分别作过两个著名的偈子,一个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一个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陈寅恪质疑说:“这两人全都搞错了,不能拿菩提树来打比方的,该用芭蕉。因为菩提树高大坚固,常青不凋,根本无法形成‘空的意象,而细考当初中、印两地的佛学比喻,普遍所用的都是芭蕉一类的植物。”[4]朱庆余《送品上人人秦》:“心知禅定出,石头对芭蕉。”禅定无法言传,但是诗歌必须用语言表达,“石头对芭蕉”,这一景物的组合,平淡中充满玄机。蕉、石相配,是常见之景,符合禅宗从平常生活中体悟的宗旨,一静一动,一刚一柔,静穆而又充满禅趣。石头、芭蕉不只是对眼前实景的展现,更是内心的禅定在石与蕉的静动之间的映射。又如盂郊《送淡公》:“橙橘金盖槛,竹蕉绿凝禅。”徐凝《宿冽上人房》:“觉后始知身是梦,更觉寒雨滴芭蕉。”雨滴芭蕉成为一次佛理的顿悟,皆直指禅机。雨打芭蕉是参禅悟道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一句子,少机杼。作是思惟时,吾心在何许。芭蕉叶上三更雨。”(宋释可湘《寒山赞》其一)芭蕉夜雨,灵动、空寂、静穆,凄清,颇符合不可言说的禅境。[6]

从白居易《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中简单的聆听雨打芭蕉之声,到杜牧在《雨》一诗中抱怨“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后,雨中的芭蕉特别是“雨夜芭蕉”,就成为中国文人诗词中用以寄托寂寞忧愁的独特意象。杜诗还曰:“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在静寂的长夜,雨滴落在芭蕉叶子上,带来的冲击也更震撼一些。迟睡的人如果有心事,特别是满腹孤寞的时候,这一点点、一滴滴的雨声,简直就像一声声、一阵阵哀怨,使人心似千千结。晚唐李商隐在《代赠二首》曾写道:“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芭蕉和丁香不仅有寂寞孤独之意,写出了还写出了情人之间无法相会的婉转忧思。

此后,芭蕉已为世人熟知,芭蕉、雨声与诗人多愁善感的心绪“声情交融”,成就了许多不朽作品。无名氏的“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并未直接描述羁旅行役之苦,而是表达痛苦的离情别绪。“窗外芭蕉窗里人”本不相联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由于联想的作用,主体的感受便以为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就好似点点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此种苦涩之情,令人伤痛不已。南唐李煜的《长相思》词下阕:“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据说大周后回家探亲,后主只好在凉风长夜赋词以消解寂寞相思稠。

宋代万俟咏《长相思·雨》词中写道:“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添字采桑子》中的“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两首词道尽了雨打芭蕉,旅人卧听,相思无限的怨悱情怀。此外,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颼。”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不断追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起起落落,更令人觉得凄恻。

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的《双调·水仙子夜雨》“心事犹,一声梧叶一声秋。珠泪流,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三更后,天涯那堪再回首。望断归来路,雨恨云愁。斜阳映柳,江南乌衣秀,扬花更添忧。”伴着时紧时慢的雨声,秋雨里的芭蕉是思妇绵绵无绝期的闺中之怨。

清人纳兰性德《临江仙》词中描写“雨夜芭蕉”的意境:“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这首词写晚上翻看“旧情书”,用了“冷雨”中的“芭蕉”、“孤灯”下的“旧书”和“幽窗”边的“倦眼”几个情境,把“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致,哀怨感人。

围绕“雨夜芭蕉”在唐朝之后产生诸多名句佳词,芭蕉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美感特征和情感意蕴得到了深入发掘,芭蕉意象包含了古人寂寞、凄楚、羁旅、相思、闺怨等多种情感体验。当然,中国古代文人对芭蕉的情感体验,还有其它的类型。

卞承之有一首《甘蕉赞》:“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异秀延瞩。厥实惟甘,味之无足。”六朝的沈约亦作了《咏甘蕉诗》:“抽叶固盈丈,折本信兼围。流甘揜椰实,弱缕冠絺衣。”此二首都是赞美芭蕉亦怜惜它易折的。韦应物《闲居寄诸弟》诗:“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思念中别有闲适。诗僧皎然亦写道:“常爱西林寺,池中月出时。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宋末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多了时光易逝的感叹。张镃在《菩萨蛮·芭蕉》词说:“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芭蕉的身影已经变得多情风流。杨万里在《芭蕉雨》中表现了淡定的心态:“芭蕉得雨更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铿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更休。”更可贵的是《旱后喜雨》诗里的这两句:“平生愁听芭蕉雨,何事今来听不愁?”此时诗人的心都担在农人农事上了。陆游愿“旋种芭蕉听雨声”,明人刘成德的:“江上人家欲听雨,故栽浓绿当芭蕉。”和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说的:“书窗左右不可无此君。”都是在抒发喜爱芭蕉之情。咸丰时,八指头陀的“芭蕉本佳卉,绿叶方丛生。内心匪坚实,外观亦清英。未霜已零落,谁忆昔时荣。”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闲情偶寄》这样描写芭蕉的种种好处:“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这段话的意思说得清晰明白,一是说芭蕉好栽易活,生长极快,有空隙的地方,它就能成活;第二层意思是说,芭蕉与梅兰竹菊一样,清雅脱俗。

清人蒋坦在《秋灯琐忆》中记叙了他和妻子秋芙的一段饶有趣味的诗话:“秋芙所种芭蕉,叶已大成荫,荫蔽帘幕;秋来风雨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俱碎。一日,余戏题断句叶上云:是谁多事种芭蕉?晚也潇潇,早也潇潇!明日见叶上续书数行云: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本来就是文人们的文字游戏和审美情趣,还暗合了佛语中“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和美学上“美由心生”的道理。唐人蒋钧说得好:“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雨和芭蕉叶从来都是自然界的无情之物,只不过是诗人自己多情的心,听出了里面本不存在的断肠声音。如果文人不“寄情”,芭蕉这种在北方一般不结果的普通观叶植物还会那么引人注目吗?香蕉和它是同类植物,果实又好吃,为什么没有像芭蕉一样得到那么多诗人的寄情和歌咏呢?我猜想:可能是香蕉给人的印象过于功利化,过于功利化的东西往往缺乏诗意。当然,这也和人们对它们有不同侧重的需求有关。

不同文化圈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培育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必然会影响到意象的形成和构建上。透过意象,往往能窥见民族精神与文化理想的某些意义。中国大陆农业型文化生态环境培育的是一种泛伦理型的文化心态和人文精神。中国文人所选的芭蕉意象,不仅饱含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也显示了深刻的人文意义。

纵观中国古代各个时期芭蕉题材的诗词,显然,芭蕉已非一种单纯的植物,而是一种表达特定情绪和意蕴的文化艺术符号,它从印度宗教型文化圈中的“空”和“虚”在传播的过程中渐渐成为了代表中国伦理型文化圈中“孤寂”、“相思”、“清雅”这类共同的情感心理定势。受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中国伦理型文化圈中,芭蕉被赋予了文人的审美诉求,成为了佛教意蕴与文人情怀互动的结果。芭蕉意象从印度泛宗教型文化圈中的明显的宗教化倾向到中国伦理型文化圈中明显的情感化倾向,不仅折射出不同文化心态对于同一意象在选择取向和感知方式上的差异,也反映了文化在传递过程中的被选择和变异。

【注释】

[1]蔡曾煜.芭蕉史话[J].古今农业,1995(01)

[2]http://wenda.so.com/q/1365042200065503

[3]李华春.佛教植物散策[M].台北:常春树书坊,1991:190-192

[4]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ca59d0102eakw.html

[5]徐波,王永波.论古代文学中的芭蕉意象[J].阅江学刊,2011(02)

[6]张德明.人类学诗学[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264

【参考文献】

[1]张德明.人类学詩学[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2]徐波,王永波.论古代文学中的芭蕉意象[J].阅江学刊,2011(02)

[3]蔡曾煜.芭蕉史话[J].古今农业,1995(01)

[4]李溪.从芭蕉图像看佛教艺术与文人情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

猜你喜欢

芭蕉中国意象
雨打芭蕉
抚远意象等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等闲托谁题芭蕉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把相思卷在芭蕉里
“玉人”意象蠡测
芭蕉琴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