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与实践的大众化佳作
2015-04-29吴翔
吴翔
〔收稿日期〕2015-09-28
〔作者简介〕吴 翔(1971-),男,四川巴中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单孝虹、杨钢主编的《邓小平的民族情》一书,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该书2014年10月由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重点图书,2015年3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5年5月,四川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该书列为第三批“优秀川版图书”推荐给公众阅读。目前,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正组织力量将该书翻译成彝文和藏文,《邓小平的民族情》彝文版和藏文版即将出版。
邓小平一生以深厚的民族情怀始终关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解放、建设和发展问题。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邓小平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其足迹几乎遍及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一直牵动着他的心弦,他关注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谆谆嘱托至今烙刻在民族地区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心中。《邓小平的民族情》一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读者讲述各个历史时期邓小平关心民族地区解放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事件和精彩论述。
该书是一本有理论深度的社会科学普及读本,对邓小平直接领导以及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工作方面的历史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回顾了邓小平对少数民族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在民族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全书分八章,共计二十一万余字,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同时能够集现实借鉴性与可读性为一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邓小平民族思想和实践活动的佳作。总体来看,全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谋篇布局新颖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邓小平民族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已有的图书资料或者是对邓小平一生的评述,或者是一些画册,或者是邓小平的一些理论研究著述。邓小平的一生跟少数民族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关切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值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着手写一本能够全方位、全景式地介绍邓小平跟少数民族情谊的书籍,以此作为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最好纪念。
全书以邓小平民族思想形成發展的脉络为线索,以邓小平领导的民族工作实践为依据。在谋篇布局上,作者以时间为主轴,同时运用分区域介绍的方法,叙述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对民族地区所做的重大贡献。在宏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中,作者注重运用邓小平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小事来充分展现和深描伟人的民族情怀,并适时插入点评对读者进行引导。这一新颖的谋篇布局方式,使得作者能够对选取的主题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填补了以往对邓小平民族事迹、民族思想研究方面研究的一些盲点和不足。
二、选材丰富准确
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所选取的材料内容较为丰富。书中涉及邓小平到过的十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使用这些材料时,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来看都体现了全面性和系统性。作者以邓小平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思想所至、民族工作实践足迹所及的内容为抓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从对邓小平关心少数民族地区每一事件的细致叙述中体现出伟人对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厚情谊。
同时,该书选材的可信度较高。全书较多地直接引用邓小平有关民族问题的谈话、报告和指示等,且引用的材料均来源于权威出版社、报社和杂志社正式出版发行的图书、报纸和期刊,并对所选材料进行了较为仔细的核对,保证了所引资料的可信度。作者在编写该书的过程中,所有的材料都紧紧围绕邓小平关心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解放和发展这条红线来筛选,力图全景式反映邓小平的民族思想、民族理论和民族实践。在写作时,将他的原话在书中直接展现,而不是转换成间接引语,这有利于更为真实地再现邓小平当时说话的本意和风采,也有利于使读者更加真切而又具体地把握邓小平深厚的民族情怀。
三、语言通俗生动
作者在写作时,注重了写作语言的生动性,以娓娓道来的故事型叙述风格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同时又能够以通俗的语言展现著作的理论色彩和理论深度。全书八个章节中,每一章的题目都力求简洁明快,每一章的写作都注重语言的通俗生动。第一章《民族地区,星星之火》,讲述了邓小平从苏联回国后到宁夏传播革命火种的过程以及在广西拉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农武装割据”历史序幕的过程;第二章《长征途中,同甘共苦》,讲述了邓小平在长征途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鼓舞少数民族人民闹革命的过程;第三章《解放西南,名垂青史》,讲述了邓小平在多民族聚居的大西南和他的战友们亲密合作,漂亮地打赢了“大陆上最后一战”,使包括当时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和西藏地区最终获得解放;第四章《建设西南,功勋卓著》,讲述了大西南解放后,在以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局的带领下开展的诸多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工作:剿匪征粮、禁烟肃毒、改善民族关系、培养民族干部、推行民族地区土地改革、实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特别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等;第五章《关心广西,情满漓江》,讲述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对曾经战斗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关心关注;第六章《肩负重任,发展新疆》,讲述邓小平对新疆稳定、发展和繁荣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第七章《情牵蒙宁,心系发展》,讲述邓小平对内蒙古和宁夏这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倾注的心血;第八章《关怀西藏,魂牵高原》,讲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西藏自治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为了增强可读性,作者在进行写作编排时,在每一章的开始都有5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使读者对所讲内容一目了然。此外,该书还嵌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相比文字而言,画龙点睛的图片更加形象生动,也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看过之后还能有所启发和收获,这一点是特别值得赞许的。
四、评价客观公允
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将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和实践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坚持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没有把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政策的制定、民族团结政策的成功实践简单归功于邓小平个人,而是比较客观地把邓小平在处理我国民族问题上所展现的政治智慧及他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贡献展现出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平等、团结、融合、发展和繁荣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与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习近平同志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民族问题无小事。邓小平的民族情,其最为根本的就是牢牢把握民族团结的生命线,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
《邓小平的民族情》一书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不仅是为了纪念和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还通过该书展现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历史性、连续性和正确性。更为重要的是,该书为当今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紧紧把握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