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式送礼”
2015-04-29
理论与当代 2015年2期
日本斋藤淳子在2014年第48期的《嘹望东方周刊》上撰文说,日本和中国都是礼仪之邦,都要常常给家人和朋友送礼物。但在中国,送礼和收礼,有时候却让我感到有点痛苦。有一年,我去贵州出差,当地政府送我一个大石头乌龟作为纪念品。礼物很有特色,可是太重。作为客人,把主人的礼物留在酒店房间是很不礼貌的,于是当时还是年轻瘦弱小姑娘的我只好硬扛着石头乌龟回家了。我明白中国人的心思——送禮必须“高大上”,越大越重,越表示有心意。在中国,送礼常常是因为“同伴压力”,似有半强迫的性质。最好的例子是,现在的教师节,孩子们几乎都带着大捧鲜花上学送给老师。之所以都送花,是因为这两年,学校明确规定不让孩子送礼物给老师(这是一种进步),但不少家长还是教育孩子,如果你希望老师喜欢你,就要送礼物。于是,鲜花并非心意所至的礼物而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不送就显得对老师不尊重,自己也丢面子。当下中国人送礼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忽视心意,重视礼物的价值(其实是价格),好像送礼必须送名牌。据统计,世界顶级名牌货三分之一是在中国销售,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应该就是社交礼物。高档礼物的“日常化”和“大规模化”,可算是一种中国特色,一个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物质化和利益化。其实我最欣赏的中国礼物,是无形的。那种真朋友之间,不用刻意送礼,也会在需要的时候为你尽力的感情,这才是我喜欢的中国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