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为啥不喜欢投资未来?
2015-04-29
其实,这篇文章想阐述的东西大家经常都在提,那就是创新,而且是那种足以引领时代的创新,正如Windows之于PC,iPhone之于手机一样。可是,目前在国内我们却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那就是创新实在是太少太少,所有人都希望从一个已经比较成熟的产品或者模式上进行所谓的微创新,正如QQ微创新了ICQ,百度微创新了Google,淘宝微创新了ebay。那么,国内到底有没有那种足以引领时代的创新呢?答案是肯定有,但在目前这种抄袭成风,微创新当道的年代,很多这种领先别人一步的创新都会被扼杀在摇篮中。毕竟国内市场的现状是,抄袭(也就是所谓的微创新)需要付出的成本太低太低,而创新的成本却又太高太高,所以,我们总是能说点谁又抄了谁的八卦……。可是,我们自己的乔布斯,我们自己的iPad、iPhone在哪里呢?
理性看待微商、社交电商和社群电商
目前,无论是微商、社交电商还是社群电商,都已成为了风口上的猪,不断有人入局一试身手。可这只猪飞起来了么?这却不一定。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微商、社交电商和社群电商还处在初始阶段,虽然市场规模已经比较大,但行业内部还存在很多“胎里带来的”问题阻碍其发展。可由于其前景巨大,而且泡沫已起,在这种刺激下许多创业者忽视了这些问题,义无反顾投身其中,这种非理性的跟风投入也让不少创业者血本无归。其实,在这种泡沫已起的时候,有志于此的创业者们应少一些盲从,多一些理性;少一些附和,多一些长远的思考。
视频细分领域大热,视频云离成熟还有多远?
相较于在线视频市场的高速发展,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加上受整个在线视频市场盈利现状和商业模式的影响,视频云的发展并不充分。而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来袭,在线视频业务已被各大云服务厂商盯上,抢滩大戏已经上演。但搭建完善的视频云服务平台,面向客户的视频咨询和集成能力,帮助客户在视频业务上取得成功,形成成熟的视频云市场还刚刚开始。不过可喜的是,在视频直播、游戏直播和在线教育等多个细分领域,各大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水平日臻完善,已经为视频云领域快速成熟开辟了快车道。
BAT—资本寒冬里的“接盘侠”
说现在是资本寒冬,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虽然互联网行业的收购、并购和入股依然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现在正在出钱的主角们已经更多的从VC变成了BAT三巨头。为何如此?难道VC们没有钱了么?显然不是。作为VC,投资的唯一理由就是盈利,可现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处处都在烧钱,能盈利的,能保持现金流正常的公司少之又少,见不到效益,VC为什么要投资?而BAT则不一样,它们本身就有着极度强悍的盈利能力,再加上布局的需要,大把投钱在各个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就成了目前主要的任务。而且,和VC相比,BAT更愿意扶植创业企业逐渐壮大,能给出的资源相对来说也更多。所以,在这样一个资本寒冬,BAT已经成为了创业者们的暖炉。这篇文章就讲了这样一个事,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对创业者们很有帮助。
明星做产品该是神马姿势?从汪峰耳机说起
汪峰做耳机,发布会可谓隆重,周鸿祎、李楠等手机圈大佬一并参与进入。明星跨界做科技产品往往可以吸引大量媒体曝光,但也容易陷入一个怪圈: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往往无疾而终—韩庚、崔健授权的手机,周杰伦授权的耳机都是这样。明星做科技产品怎样才算找到了正确的姿势呢?靠谱的团队、切实有效的营销和对市场敏锐的分析等环节缺一不可。其实,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明星做产品无可厚非,但如果一款产品仅仅只是换个皮肤换个主题或者是换个包装,产品本质没有任何改变的话,也很难切中消费者真实需求。
当心,在线音乐千万别掉进版权这个大坑里!
这一两年,有关在线音乐版权诉讼的话题大家应该看了不少,没完没了烦不胜烦。为什么会如此?或许这依然是互联网世界司空见惯的烧钱抢市场的套路:花大价钱买版权,然后免费提供给用户,用此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间。而用户们则和许多年前一样,免费的音乐听着,所谓的版权保护只是“然并X”。钱烧了之后就涉及到一个回本的问题,可在用户听音乐依然免费的当下,要如何才能赚钱?烧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建立和健全一套健康的,能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已经迫在眉睫,而这却不是发动点版权诉讼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