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2015-04-29周思勇裘广宇徐俊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自组织协同效应

周思勇 裘广宇 徐俊杰

摘 要: 高校思政教育日益向纵深化和精细化发展。这意味着思政教育要具有未来性与层次性,要树立系统观和实效观,以充分使用可资利用的资源,发挥思政教育的应有作用。协同理论强调系统的协同效应、非线性相互作用及自组织性,它不仅重视对系统的宏观把握,也重视对系统的微观分析及其内在的协同机制。用协同理论的思想审视当下的思政教育,对于检讨和修正实践中思政教育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协同效应; 伺服原理; 自组织; 协同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3-0087-04

高校思政教育日益向纵深化和精细化发展。这意味着思政教育要具有未来性和层次性,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树立系统观和实效观,以充分利用可资使用的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思政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协同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综合交叉的学科基础,这造就了它应用的广泛性。其与思政教育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它们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协同效应与思政教育

协同是指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与作用,是系统关联性与整体性的内在表征。协同理论强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同进化及综合方法的应用。协同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各子系统的协作运行。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是一种有目的、自组织、有调节的、相互耦合的作用关系。系统中,各独立运动的子系统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所有的子系统均参与到协同系统之中,通过涨落,使系统发生突变,从而在宏观上产生一种有序的结构。这种结构是永不静止、不断进化的。“结构永远在形成、消失、竞争、协作或组成更大的结构。”[1]系统的协同效应不仅体现在子系统的协同上,也体现在序参数的协同上。序参数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能使系统有条不紊或无序地组织起来。系统往往受多个序参数的控制。系统的性质与结构常常通过各序参数之间的协同或竞争反映出来或决定。系统若要保持有序,就需要各序参数之间进行力量的平衡,协同一致地控制与维持系统的有效运行。此外,随着各序参数力量与作用的变化,原有的秩序解体,实现突变,产生新的竞争状态和更高意义上的协同关系。

从协同理论的角度观照高校的思政教育,有助于在不同层次与角度上对其进行方法论的确立。因为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岗位的人所能胜任的。如果将其仅仅视为是“两课”教师、或辅导员和班主任、或校党团干部的工作,仅仅将思政教育视为课上或课下的说教,那么,其效果将是令人失望至极的。但现实的思政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开展仍然是“独立奋战”式的,缺乏协同与合作。这突出的表现在缺乏对思政教育进行系统的、实质的谋划与实施上。

现今社会是一个急剧变化、价值多元、甚至人心浮躁的社会。在其中,人们在利益诉求上各有差异,在价值评判与选择上各有标准和逻辑。人们要面对并处于这样的环境脉络之中。这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挑战。它在增加他们生活多样性、精神丰富性、价值多元性、思想深刻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他们出现价值观念的冲突、思想的混乱、信仰的丢失等问题。对处于社会系统之中高校而言,也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此外,思政教育也会面临着多重目标,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等等。思政教育的主体相对而言,具有弥散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导致了其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稳定性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而且也导致了思政教育资源分散、工作有效性不高、协同性差等问题。那么,如何将这些目标纳入到思政教育的工作体系之中,如何整合思政教育的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建立思政教育的协同机制。它有助于思政教育各部分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效用,有助于思政教育有序、持久、高效地进行。协同机制可以从三个层面建立[2]:一是在思政教育系统内部建立协同关系——建立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协同,建立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内部的协同,建立思政教育内部相关学科的协同;二是建立校内与思政教育有关部门的协同;三是建立同企业、政府、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的协同。

第二,建立目标愿景。愿景是最具凝聚力与激励性的因素,可以将个体团结在一起,形成共同的信念,并为之践行与奋斗。大学教育旨在追求卓越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不断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高校的思政教育[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素养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但对思政教师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不仅要具备此素养,而且要有能力和努力指导大学生涵养之。

第三,在具体的实现途径上。从学校的层面讲,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其整体水平。从教师的层面讲,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一是教师可以参与到实务社群之中,与异质性的参与者进行信息的分享、经验的交流、情感的沟通、问题的研讨,从而跳出固有的、僵化的思维模式,改进思政教育实务。二是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观课与评课,学习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共同成长,建构和谐的教师文化;建立自己的认定系统,提升实践智慧。三是通过交往与对话,激发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是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存在者,是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政教育是一种平等交往与对话的活动。在交往与对话中,教师不仅要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更要引导学生自我修养与自我提升。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与工作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自律机制的作用,使其真正起到模范带头、辐射引领作用。

二、伺服原理与思政教育

序参数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运行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是伺服过程。序参数具有双重作用:它在各子系统及其参数的共同作用与集体运动中产生,是子系统相互竞争与协作的产物;但它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支配、影响子系统,进而主宰系统的运行。可见,序参数既是对子系统合作效应的表征,也是对系统状态与结构的描述。系统在涨落的作用下,通过信息,利用最大信息熵原理找到序参数。这意味着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中,“所有高度协调、密切相关的过程,只有通过交换信息才能实现”[4]34。涨落是造成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即涨落导致系统趋于临界点,冲击着系统的稳定性。此时,系统走向有序或无序,取决于快变量和慢变量。在系统由稳定向非稳定状态过渡的过程中,慢变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快变量伺服于慢变量。两类变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制约,从而促使系统有序状态的产生与形成或促进系统的更新与进化。总之,“伺服原理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与序参数对系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不平衡的,这种影响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间的反映也不同”[5]。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伺服原理有助于我们理清思政教育的思路,确立思政教育有重点的教育观念。从本质上言,思政教育是育人的过程,是为教育系统所统领与服务的。所以,正当、有效的思政教育是与学校的育人体系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外挂”的一种活动。高校的学风是学生治学的一种氛围与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涵养并体现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水平、精神人格等内在品格。思政教育应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教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思政教育的实践也证明,只有以服务学校育人体系下的思政教育才能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将思政教育独立于学校的育人体系,那么,它将失去本体,为思政教育而思政教育,这不仅徒增学生的负担,还使学生成为呆滞的思政知识储存器。反观时下的思政教育,不难发现,存在着轻重不分、缓急不辨、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无视学风建设的情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长期存在着角色模糊、职责不明、工作强度大等问题;由此,他们整天忙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成为了技术执行者,不需要考虑工作的理念、不需要反思自身的发展;成为了干活的工具,哪里出了问题,就到哪里;成了维稳工作着,费尽思量地保证学生不出事故、不生意外,很少进行拓展性的工作。思政教育要明确其工作目的,坚持以教学与学生学习为中心,“遵循学校育人规律,紧密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与学习实践融为一体”[7]。

当今社会是一个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管理成为组织,尤其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知识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思政教育系统的协调有序的运行。由于思政教育资源的弥散性,加之,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思政教育知识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在观念上,认为将各种信息资料搜集起来就是知识管理;在实施上,知识管理成了自上而下的活动。其实,知识管理是信息、知识、经验及人员的有效整合,是一种收集、整理、分析、分享和创造的过程,使原有的知识不断的修正并持续产生新的知识,进而将新旧知识转化为有序化、制度化的知识,从而形成有助于采取有效决策的认定系统。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知识管理,从组织上讲,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增加组织精神财富,提升组织智慧,达成思政教育的目标;从个人上讲,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增加自我效能感。

学生是一个未完成的、不断发展的存在者。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都会面临不同的矛盾。同样,大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段及其情境中,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如在大一刚入学时,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融入新的集体之中、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在大四时,则可能是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问题。从共时性上看,不同的学生或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要动态地、全面地关注学生状况,以便使工作具有预测性、针对性和及时性。

三、自组织原理与思政教育

自组织是协同理论的核心课题,指“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4]18的情景。第一,它意味着系统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通过对自身的核定与选择,与外界交换能量以维持自组织有序的、稳定的结构。第二,它意味着系统的自组织是一种自然的,而非人为的过程。自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并不是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是外界以非特定的方式、在没有外界指令的前提下、以自为自觉的状态,按照某种规则型构而成的结构与功能。第三,它意味着自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与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关系密不可分。线性作用只能引起事物数量上的增加,而不能产生质的飞跃。非线性是生活世界,包括教育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非线性作用产生临界效应和相干效应,并能通过量的累积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结构。可见,自组织具有自主性、内生性和复杂性。

教育不仅是一种发展人、提高人的过程,更是一种“人发展”、“人提高”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对思政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反观现行的思政教育,不难发现,它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目前,思政的教学仍然是讲授制的、灌输式的;考核仍然是“一张试卷、一支笔”;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应试的。非教学的思政教育往往也是说教式的。这种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剥离开来。学生往往并没有掌握思政理论与思想的实质,更谈不上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体验与情感,做到知行合一。

其实,人作为独立、自成目的的存在,是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而实现主动生活与发展的。人也只有在与他者的合作与交往中,才能确立自我的主体性,才能确证自我、认识自我、陶成自我,实现主动发展。教育是一种合作的过程。这不仅是指教育需要诸多教师在共时性和历时性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更是指教育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合作的过程。这就需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文化。在教育中,合作文化往往型塑着学生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根据是否受到外界的干预,可以将合作文化分为人为的合作文化和自然的合作文化。前者是一种他组织的、线性的文化形态,其合作是在外力的干预与强制下形成的有限性的合作文化;它是一种任务型的文化,旨在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后者是一种自组织的、非线性的文化形态,具有自发性、自愿性和自觉性的特点;是一种集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于一体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发展型的文化,旨在促进合作成员的发展与完善。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成分发挥自然的合作文化的教育作用。

思政教育在结构的完善上,要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思政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增加学生思想理论的知识数量;更应该注重建构其知识的结构,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情感的丰富、价值观念的养成、人格结构的完善、意志力的增强,从而激发学生践行的积极性及提高其践行能力;最终,实现知行合一。这是从宏观上讲。从微观上讲,各组成部分又会有不同的层次或构面,也应注意完善之。如在知识部分,思政教育不仅要丰富学生的陈述性知识,更要完善学生的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同时开展教育,才能够促进思政教育产生质的飞跃。

思政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活动系统。这种开放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1)资源的开放性。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一是可以利用校外的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如聘请校友或其他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职业上的指导;邀请校外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讲座或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及其他公共教育场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二是可以利用校外的资源,提高校内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如利用校外资源对校内的思政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校际间的工作交流等等。(2)思政教育实施的开放性。思政教育可以融入各科各专业的教学之中,使其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教学是一种政治活动……任何时候,如果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探讨对他们的经历的不同解释,或者对社会‘所提供的理论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提出挑战,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教学就必须被认为是政治性的。”[8]各科教师应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念,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形成协同,产生自组织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协同理论的考察与探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它的丰富性和协同性,从而使思政教育走向纵深与精细,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哈肯. 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 凌复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1.

[2] 王起友,张东洁,贾立平. 协同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13-14.

[3] 蔡建鹰,陈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政教育的若干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9):22-24.

[4] 哈肯. 信息与自组织[M]. 本书编译组,译.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5] 吴彤. 论协同学理论方法——自组织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6):19-27.

[6] 成孝予. 以学风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推进大学生全面成才[J]. 思想教育研究,2004(11):21.

[7] 谭振亚. 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0):23-24.

[8] 布鲁克菲尔德. 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 周心红,洪宁,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3.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自组织协同效应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群体智慧与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矿区老年群体健身方式的协同效应分析
共同配送协同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