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分析
2015-04-29周德仓贾美娜
周德仓 贾美娜
【内容提要】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本文基于对15所民族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综合分析,结合新时期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要求,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字】少数民族 新闻传播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主要是指民族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以及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随着民族问题对国家发展、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学研究逐渐成为焦点。跨入21世纪,我国西部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专业相继完善,逐步形成了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教育,开始从边缘走入主流视野。从73所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统计结果来看,覆盖了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播音主持以及媒体创意等各专业,展现出西部新闻传播教育的勃勃生机。同时,以“民”字打头的各民族院校,利用学校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基本确立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概况
以1905年在内蒙古地区出版的蒙汉合璧《婴报》为标志,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正式确立。从此,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应有之意。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萌芽期。以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兴办的新闻培训班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探索。此时的专业教育目的,在于为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报纸的编辑出版提供人员支持。中国少数民族新闻教育事业始于1939年,以《新疆日报》组织成立的新闻技术培训班为标志。此后,1953年创建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设有新闻编辑科,培养少数民族新闻干部以及蒙汉兼通的学生。[1]1956年,《西藏日报》创刊,为了解决新闻传播人才极端缺乏的状况,在拉萨举办了新闻业务训练班,招收学员150人。[2]以解决民族地区报刊创办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为主要目标,早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主要以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开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曲折发展期。比较正规的民族新闻教育的开端以1961年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的新闻研究班的成立为主要标志。1975年,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新闻班成立;1977年,广西大学中文系设置新闻专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展,使得我国教育事业陷入缓慢、曲折发展时期,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也难逃此劫,进入曲折、缓慢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快速发展期。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在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设立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逐步发展大专、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少数民族正规的、系统的院校教育开始产生。1983年,新疆大学开办了设在中文系内的新闻本科专业,招收少数民族班和汉族班,使用维吾尔、汉语授课;1989年,西藏大学语文系开办汉语大专新闻专业班,首届25人于1992年毕业,大部分分配到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和西藏日报社。从此,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迅速生长。
21世纪至今,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期。一方面,国家一系列西部发展项目促进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传播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新闻教学领域不断拓宽,注重利用地区资源,探索民族特色办学方式。新千年以来,西藏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民族院校,在原有新闻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确立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明确地位。同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也步入正轨。2003年,新疆大学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确定了全国知名高校对口支援建设西部地区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被确定为培养西藏地区新闻传播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此后与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通过交换学习、特聘教师等方式,推进西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为西藏新闻传播事业输入人才。总体上说,新时期民族新闻传播教育进行着跨越式发展。
二、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现状
进入新世纪,在广大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从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师资建设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15所民族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进行分析,得到以下方面的认识: (一)专业教育发展迅速,特色教育有待提高
通过对各学校课程设置一项的分析可知,民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能够按照国家的规定,完成专科三年、本科四年的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大体分为4类:第一类是公共课,是通识教育课程,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等,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占到课程体系的35%-40%;第二类是学科基础课,指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基础类课程,例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奠定专业学习基础,占到课程体系的20%-25%;第三类是专业方向课,通常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例如网络编辑、国内外新闻传播史等,是较为深入的专业学习,占到课程体系的25%-30%;第四类是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实习、职业规划课程等,占到课程体系的10%-15%。基本上覆盖了新闻传播学专业培养计划,但同样面临的情况是与非民族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的同质化发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地域性特色的课程设置很少,甚至是没有。只有较少的民族院校能够利用掌握的资源,尝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开设了新闻学、编辑出版等专业的蒙授和汉授班,比较好地突出民族学院特色。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规定了64课时的基础藏语必修课。
(二)理论教育逐步完善,实践教育引起重视
从15所民族院校的专业设置上来看,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在内的10所民族院校均设置了新闻学专业;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12所民族院校设置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例如广告学、出版编辑、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也在进一步完善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求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也要求较高的动手能力。作为应用性学科,几所民族院校鼓励学生进入民族地区,开展实践学习。青海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民族院校均建有广播电视实验室,鼓励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能够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从课程比例来看,实践教育课程设置并不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偏于传统,和前沿的学科发展方向结合不够紧密,知识更新较慢。
(三)产学结合初见成效,产学研结合待完善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输入合格人才,从而促进传媒产业的发展。在这里学界与业界的结合成为必然的选择。许多高校,聘请业界人士作为兼职教授,或者邀请相关人员作系列学术报告,来加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此外,通过与报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实践学习的平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这些有益尝试,使传统的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脱离的现象有所改观。多所民族院校鼓励青年教师从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通过启动一系列项目,促进相关科研立项。但是,面临的新问题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与所从事的科研项目联系不够紧密,对已有资源的有效对接有待提高。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来自40多所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认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是必要的。然而,通过采访可知,虽然诸多民族院校有少数民族语言教师,但是能够实行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教学的民族院校却寥寥无几。
三、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具有新闻传播事业的共性,同时也有其特性。这要求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不但具有专业所需素质,也要达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要求。较为突出的特点包括: (一)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性,表现在对少数民族地区重大新闻事实的报道。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昆明“3·1”事件,涉及到民族问题的新闻事件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各大媒体的报道态度和舆论引导成为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民族问题无小事,少数民族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在遵循新闻专业规律的前提之下,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入全媒体时代,“失语”造成的损失正在成倍增长。与少数民族问题相关的事件,不但要报道,还要快速报道;不但要快速报道,还要准确地报道。这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都提出较高的要求。
(二)要有跨学科知识结构和灵活的创新能力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国55个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工作者承担着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的职责。新闻工作综合性强,包罗万象,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见多识广。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传统习俗与宗教有一定联系,这要求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阅读一些民俗学、宗教学的书籍。要报道少数民族的事情,就要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面对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利用创新的方式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是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三)要有甘于奉献精神和民族文化热爱之情
进入新时期,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植、优惠政策,大幅度地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尤其是对于一线的记者来说,需要长年外出跑新闻,这就要求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有甘于奉献的精神。热爱是工作热情之源,从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工作人员,只有对少数民族文化充满热爱之情,才会投入到记录、传承、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队伍当中。践行新闻专业主义,怀揣新闻人理想,体现新闻的人文关怀,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甘于奉献,这也是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工作者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今后发展建议
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遵循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全国范围内提倡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高等教育,重视教育质量。[3]就目前来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在质上,还需要继续探索。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
全国民族院校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几所重点高校,基本上都拥有相关民族研究的机构。例如,在内蒙古大学设有蒙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设有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其中不乏有高资历的专家、学者。但是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在西部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是民族院校,设有少数民族特色教学的高校比较少,并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突出民族特色办学。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与时俱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与经济发达的一线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所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应立足于民族地区特点,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注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的内在素养,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特色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注重能力培养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输入合格人才。所以,民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院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是可供选择的培养路径之一。例如新疆大学就与《新疆日报》、新疆电视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推荐毕业生前往相关单位实习。校企联合、产学结合培养,一方面推荐高校的毕业生“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要将行业当中的领军人物“请进来”,及时完成专业知识的更新,同时掌握最新的动态。如果说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软件”,那么技能的培养、实践中的能力就是人才的“硬件”。只有软件、硬件都过关,才能够真正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三)建立特色教学评估,创新教学方式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相对小众。从新闻传播学理论到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实务研究,看起来缺少少数民族的一席之地。原因之一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主体地位不够明确,尚未建立起“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4]学科高地。如何确立主体性,吸进更多的人来关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民族新闻传播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建立起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教学评估机制。目前,我国正式确立的民族院校有15所,此外还有多所高职类民族院校。大体上来说,民族院校基本上都处于少数民族地区,所掌握的资源,包括师资、硬件设施、生源、教学资源等等,都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存在差距。如果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高校的教学水平,是不尽合理的。所以,确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主体性,要从民族特色办学的角度作出调整,创新教学方式,来推动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与改革途径研究”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XW005)
参考文献: [1] 白凯文.中国民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1999(2).
[2]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
[3] 辛欣,雷跃捷等.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4.
[4] 周德仓.构建少数民族新闻学的学科高地[C].第二届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7
作者简介:周德仓,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西藏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娜,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研究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