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
2015-04-28崔耀鹏
崔耀鹏
[摘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乎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对青海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呈现积极、健康与向上的现状,多数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不足,且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出差异性,信仰缺失、迷失、功利化、空泛化、宗教化明显,这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青海省特殊省情和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有关。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理顺机制、明确分工,建设一支政治正确、信仰崇高、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理解内涵、把握本质,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科学探索、因地制宜,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仰民族化;信仰宗教化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2.002
当代大学生能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关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针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泛泛而论,缺乏实证研究。本文拟在对青海省在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1.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青海省部分高校在校本科大学生,具体为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1%。调查问卷共包含16项内容,涉及信仰什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价值的认识等不同类别的问题。
2.调查结果分析
其一,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不足。首先,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被调查对象中,有76.7%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其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78.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其次,大多数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当问到“您对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有信心”时,回答“信心很大”和“有信心”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2.4%。最后,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策充满信心。被调查对象中,有85.8%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有74.9%的大学生认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正确的。值得注意是,虽然青海省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总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状况,但在问及“您的信仰是什么”时只有33.0%的大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是一种科学信仰来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不够显现,也说明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其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在不同大学生群体身上呈现出差异性:一是党员大学生比非党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更多、认识更深、信仰更坚定。二是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了解程度虽明显高于男大学生,但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率略低于男大学生。三是理科大学生虽对社会主义未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了解十分有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一定盲目性;相对而言,文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状况更加积极健康。四是外省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了解程度略高于本省大学生。这是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反映。五是由于受到宗教情怀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远低于汉族大学生。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1.当代大学生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信仰来看,存在着缺失、迷失、功利化、空范化等问题。
其一,信仰缺失。调查表明,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归属感,缺乏树立信仰的认知基础。当被问及“您信仰什么”时,被调查对象中有7.6% 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没有信仰”。不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匮乏,缺乏树立信仰的理论基础。被调查对象中有33.9%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大了解”和“不了解”。还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怀有负面情感,缺乏树立信仰的感情基础。调查显示,有11.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途“说不清楚”,有23.3%的大学生认为“喜忧参半,不十分明确”。
其二,信仰迷失。调查显示,青海省高校大学生中信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高达227%,认为自己没有信仰的占7.6%,选择其他的占7.7%。这意味着约40%的大学生在决定精神世界核心的信仰问题上没有做出合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选择。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不高,仅有17.6%的大学生表示“平时关注红色网站或阅读马列类书籍”。还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认知,高达48.5%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信仰宗教,甚至有4.6%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能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其三,信仰功利化。调查发现,有85.6%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当问及“您入党的动机是什么”时,有23.9%的大学生选择了“为了评优、升学和从政”,其中,汉族大学生占24.7%,少数民族大学生占22.8%;有3.3%的大学生选择了“看到其他人入党,随大流”。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对青年大学生仍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趋于功利性和世俗化,而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汉族大学生入党的目的性更明显。
其四,信仰空泛化。调查显示,虽有78.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但是当问及“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指导意义吗”时,仅有16.1%的大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我学习和生活的指南,能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仅限于理论层面,存在着理论与个人实际问题相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等社会主流信仰,虽然在理论上知晓要坚定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必须同社会需要相结合等,但在涉及具体问题和具体利益时,又往往患得患失,致使理论认识与实际行动相矛盾。
其五,信仰宗教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宗教信仰者,存在着信仰宗教化问题。调查显示,回族、蒙古族、藏族、土族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分别为69.7%、66.7%、54.4%、31.2%,青海省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比例高达22.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族大学生中仅有3.6%的信仰宗教。
2.当代大学生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在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青海省的特殊省情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关。
其一,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评优等多重压力,导致其占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时间来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或考取对就业有直接作用的各种证书。大学生兴趣点从宏观政治理论向现实就业领域转移,政治理论和专业课学习时间分配比例失衡,以及重视就业技能训练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导致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低,而人的头脑一旦丧失科学理论武装,就会被非科学思想甚至落后思想占领,当代大学生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迷失等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在剧变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既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也要处理新的问题和面对新的挑战。有些大学生由于在新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协调因形势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在学业、交友、生活等方面遭受挫折后未能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也未能主动及时向学校老师请求帮助,因而会转向宗教和神秘主义,以此来获得精神慰藉。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对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而对非科学的、神秘主义的宗教却很迷信的现象。
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即使是学习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评优,表现出较强的世俗性和功利性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被动性,不但不能使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的理论武器,反而让他们产生厌恶和排斥心理,导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困难。虽然有些大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但也是重书本理论而轻实践锻炼。
其二,受青海省特殊省情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气质、体格、思想等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青海地处西北内陆,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地域区隔,掣肘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发展,而干旱缺水、高寒缺氧、超高海拔等严酷恶劣的自然气候环境又导致各种宗教思想的滋生与发展。
青海省总面积的98%都属于自治区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多文化交融的民族省份,其总人口约半数为少数民族。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如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均有信仰宗教的文化传统,宗教的教义、教规、信条和戒律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青海省高等教育水平偏低也是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因素。一是教育机制不畅。从高校外部看,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工作机制,普遍认为大学只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场所,信仰教育不那么重要;从高校内部看,各院系、各部门、各学科教师也没有形成共同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没有改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环节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脱节的。二是教师水平不高。部分教师只注重讲授课本知识,忽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部分教师只注重课题研究,忽视育人实绩,缺乏真切关怀。三是教材针对性不够。使用全国统一的标准教材、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性有余,而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规律性不足。四是课程建设不力。虽然各高校都按要求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近年来,青海省主要高校所开设的选修课上没有一门是专门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
其三,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从国内看,第一,虽然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是市场经济的工具理性仍在继续冲淡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观念、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影响,物质利益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和对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参考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而精神文化领域问题鲜见受到大学生们的广泛关注,信仰被搁置,理想被抛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日益泛滥。第二,社会价值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主流价值主导地位的挑战,使其不可避免地发生动摇和淡化。第三,腐败问题严重,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1]。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理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但实际上确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导致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淡漠甚至丧失信心。
从国际上看,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国际大环境之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一种空想的观念,而是一种与现实密切关联的信念。革命的挫折必然会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很大冲击,而革命的胜利则会极大地推动人们确立对它的信仰,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普遍化和大众化。[2]另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处于科技上的领先地位,它们利用其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传媒,极力向社会主义国家强势输出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妄图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使之成为西方世界的附庸,这种国际环境对中国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从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优良环境四个方面着手。
1.理顺机制、明确分工,建设一支政治正确、信仰崇高、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
应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上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应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扭转回避社会现实的倾向,正视重大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人生和世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积极推进教学实践创新,尝试构建校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了解和认知,不断提高其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
其他专业学科教师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教师要改变重专业课教学、轻德育课教学的倾向,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与管理全过程,既要发挥榜样的重要作用,以本学科学术发展史上的先进人物育人,又要发挥示范作用,以自身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崇高道德行为规范育人,努力使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专职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专职辅导员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对学生服务与管理的全过程,树立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3]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解决大学生自身实际利益问题相结合,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和择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理论魅力。
2.理解内涵、把握本质,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
首先,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象与内容,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仅仅是指对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科学理论学说的信仰,而且也包含对其后继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内容的信仰。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应主要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其次,要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态度。信仰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还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都非常重大。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建党初期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如今拥有 8 600 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是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我们国家之所以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如今越来越富强的新中国,也是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优秀群体,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但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更是实现其人生价值和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当代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发展成果的信仰。
再次,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地位。信仰是对人类生命终极意义的解读,是一个属于精神领域的概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群体根据其所处的时代对信仰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资产阶级政党的信仰是“拜物教”,穆斯林的信仰是万能的真主,基督徒的信仰是神圣的耶稣,而肩负全人类解放使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仰则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宗教信仰的扬弃,它“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4],从而实现了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一方面,它吸收了宗教信仰中的合理成分,如道德规范、净化心灵和满足人们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诉求等;另一方面,它又在信仰情感的健康性、信仰内容的科学性、信仰对象的真理性、社会作用的积极性和信仰方式的理性化等各个方面彻底扬弃并从根本上超越了宗教信仰。
3.科学探索、因地制宜,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
地域性教材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各高校普遍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类教材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这种普遍性教材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不太理想。调查显示,有55.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满足自身价值需求上有所欠缺。因此,应整合、统筹学术资源,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编写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努力做到既兼顾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普遍性,又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载体。
个性化教学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方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瓶颈。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状使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各方面都异于汉族大学生,因此,凸显其民族性成为必然。民族地区高校应当采取对汉族大学生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差异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措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应通过设立民族班,把具有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行为习俗等共同特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集中起来,创新教学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民族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生活习俗和伦理道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5]。因此,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少数民族文化间的结合,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角度看,应发掘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通之处,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文化向马克思主义信仰靠拢,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心理和情感上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4.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网络环境。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是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新窗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它不但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交往习惯。优良有序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正能量的传播,而混乱无序的网络环境则会极大地削减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力。应充分认识互联网对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的良好机遇,加强和改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例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积极主动运用好网络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了解社会问题,疏导舆论情绪;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网络背景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发现新规律,积极利用这一新兴媒介和环境同大学生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大学生思想状况信息汇集、处理、反馈机制,主动占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一新阵地,提高信仰教育实效性;国家互联网监督管理部门应切实发挥好监督作用,加强网络监管,伸张公平正义,缓解网络戾气,净化网络环境,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筑起一道“防火墙”。
其次,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社会环境。社会观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意识和科学信仰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大学生虽长期生活在相对独立封闭的校园环境中,生活阅历与人生经验有限,但是其借助网络进行的主动或被动的社会观察则十分丰富。互联网对官员腐败、潜规则、封建迷信、伪科学等社会消极面的报道和迅速放大,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观察往往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引导大学生理性、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消极面,对促进其健康成长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各界应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采取疏导而不是堵塞策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打破区域隔阂、高扬国家认同等新途径和新方式,切实抵制民族分裂、愚昧迷信、伪科学等不良社会思潮,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炼,掌握“创造环境的工具”[6]。打破并改造不良的社会环境重在大学生加强自身修炼,掌握创造环境的工具。一是判断的工具,即做到发展个性,详细研究实际问题,去除怀疑,摒弃诱惑,从而增强判断力。二是进取的工具,即做到勇往直前,防止半途而废,从而推陈出新。三是负责的工具,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尽自己的能力对社会做一点贡献,从而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四是朴实的工具,即做到朝气蓬勃、光明磊落,排除客气和虚荣心,胸怀坦荡、敢为人先。五是奋斗的工具,即克服环境的阻碍和压迫,增强毅力和决心,创造环境、战胜自己。六是牺牲的工具,即做到敢于吃亏、勇于奉献,树立主人翁意识,志存高远,为全人类谋幸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2).
[2]黄明理,陈悦.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4.
[3]列宁.列宁全集(第1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3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6]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信仰——先驱的心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