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迁安市农村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2015-04-28王丽红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7期
关键词:农村环境防治对策污染

王丽红

【摘 要】迁安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东与卢龙县交界,南与滦县相连,西与迁西接壤,北以长城为界与青龙满族自治县相邻。[1]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市依托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铁矿、石灰石等资源,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迁安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给农村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分析了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区域综合防治对策,促进迁安市农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环境 污染 原因 防治对策

1迁安市概况

迁安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东与卢龙县交界,南与滦县相连,西与迁西接壤,北以长城为界与青龙满族自治县相邻。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市依托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铁矿、石灰石等资源,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制造业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形成了以钢铁制造业为支柱,装备制造、焦化、轻工、建材等制造业为补充的制造业产业格局。由于工业较多,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污染区严重的农村居民,有经济条件的大多有向市区搬迁的趋势。

2农村环境问题分析

2.1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由于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部分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2]。秸秆乱堆、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个别村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农民在施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随意性比较大。有的偏僻地区缺乏秸秆处理能力,就一烧了之,不仅污染了大气,也白白浪费了可利用资源。

2.2工业环境污染

目前,农村区域工业环境污染仍然存在,个别地区表现突出。一是农村区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不稳定。有的企业经过多年治理虽然能够达标排放,但受经济利益驱使,环境污染治理主动性不强,环保意识淡漠,个别企业治污达标不稳定和偷排偷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极少数小作坊式企业或偏远地区小民营企业,治污设施落后或形同虚设,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直接排往农田、河道、水库。有的排污企业离居民生活区很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村内饮用水污染。

2.3农村饮水问题较大

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比重较大。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含氟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各类不合格地表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其它水质不达标的水等;饮水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量不足、北部山区居住分散打井成本过大、个别村地质条件复杂水源难找等。

2.4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亟待加强

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薄弱,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亟待加强。大多数村庄都已开展垃圾集中收集,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垃圾收集不到位,乡镇无害化处置设施相对缺乏;虽然农民群众环境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尚缺乏整体环境的保护意识,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5乡镇企业污染环境原因

迁安市乡镇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布点分散、行业复杂的问题。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一般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落后,如我市的铁矿采选业,全厂职工几乎全是初中毕业的农民,企业管理者文化水平也很低。布局也缺乏统一规范,污染较小的企业建在交通便利之处的较多,污染较大的企业建在偏僻地方的较多。这些发展起来的钢铁、焦化、造纸、水泥等行业为重污染行业,污染严重[4],使迁安市环境质量下降,成为迁安市农村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3.1领导重视,上下协调联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3.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结合《迁安市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立足优化发展、重点发展和农业生态三大功能区,以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分区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优化发展区应以城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重点发展区重点防范农村工矿污染,农业生态区应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农村产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5]

3.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采取“谁开发谁保护”、“谁排污谁负责”、“谁破坏谁受罚”等做法同时,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抓紧出台一套切实可行的统计、申报、审批、监督、检查、奖惩的条例,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明确任务职责,实施目标考核,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6]。

3.4深化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迁安市地形地貌特征,结合三大功能分区,划分全市排水分区,扩建已有的污水处理厂,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镇乡垃圾中转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边远村庄辅以简易卫生填埋和堆肥的处理模式,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

3.5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首先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区域,在把握优化发展区禁养、重点发展区限养、生态农业区宜养大原则的基础上,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其次严格畜禽养殖环境监管,逐步建立迁安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管理制度,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防止畜禽养殖污水和养殖废物环境污染。

3.6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控制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作物专用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推进以生物质秸秆压块处理、村级大型秸秆气化站和户用秸秆气化炉为主的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广新能源,实施沼气池试点。

3.7农村环保监管能力建设

加大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以重点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农村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土壤环境质量、农村河沟池塘以及农村大气环境的监测,开展农村生态监察工作,及时掌握农村地区的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加强农村环境监察队伍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境监察队伍从人员编制、队伍建设政策支持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和提升农村地区环境监察队伍级别。

参考文献:

[1]李建国.环境保护[J].迁安年鉴,方志出版社,2010.10.

[2]周泽江.中国农村的环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

[3]逯飞,黄云飞.构建农村环保体系[J].迁安市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报告,2011.12.

[4]田英辉.乡镇企业环境现状与防治对策[J].环保产业,2009.3.

[5]田凤秀.迁安市农村概况[J].迁安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2011.12.

[6]王娅丽.农村环境现状研究及防治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8).

猜你喜欢

农村环境防治对策污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