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建设·传承“官田中央兵工厂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纪实

2015-04-28江西省国防科工办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兵工厂国防科技旧址

□ 江西省国防科工办

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位于江西兴国县官田村,创建于1931年10月,是中央苏区时期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最先进、人员最充实、机构最完整、实力最雄厚的兵工厂,是我党我军最早独立创办的第一家大型综合性兵工厂,被誉为“人民兵工的始祖”“人民军工的发源地”。近年来,我们围绕“发掘·建设·传承”,积极抓好官田中央兵工厂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发掘兵工厂旧址的巨大历史价值

在我办组织编纂《江西省军事工业志》时,从大量史料中,证实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兵工厂,并写入了志书。1931年秋,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斗刚刚结束,缴获敌人的大批枪支急需修理,加上红军作战需要大量枪支弹药补充,而当时红军只有几个较小的修械所,人员少、设备差、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承担修造任务。为此,根据毛泽东、朱德和中革军委的指示,将红军总部直属白石修械所、红三军团修械处、东固淘金坑兵工厂、养军山修械处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修械所等单位合并,在兴国县莲塘官田村创办中央红军兵工厂。第一任厂长吴汉杰、政委张健、职工委员会委员长马文。兵工厂由总务科、枪炮科、弹药科、利铁科、工人俱乐部等五大部分组成,工人数量最多时达近600人。

官田兵工厂于1931年10月建立,1934年5月迁往瑞金。在从建立到迁往瑞金的两年多时间里,官田兵工厂共修配步枪4万多支、迫击炮100多门、山炮两门、机关枪2000多挺,翻造子弹40多万发,制造手榴弹6万多枚、地雷5000多个,为武装红军、支援革命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官田兵工厂至少有三大贡献:一是制造和修配了大量武器武装红军、支援革命战争;二是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为我国军事装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忘我牺牲”和“一切为了前线”的官田兵工精神。这些精神与后来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二十四字”军工精神等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工人奋发有为、报效祖国。

然而,尽管官田兵工厂旧址在各级的关怀下,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二批“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长期以来,官田兵工厂旧址的历史地位、价值和影响未被重视和发掘,人们苦苦追寻的“人民兵工的鼻祖”、“人民军工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无人知晓,就连兴国本地人也不清楚官田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2008年国防科工局军工文化建设协调小组委托中国军工文化交流协会评选一批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我们经过认真考虑,觉得官田可谓是人民军工的摇篮,是军工文化形成之源,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从其历史地位和价值上讲,作为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当之无愧的。因此决定将“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作为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向上推荐申报。于是,我们多次派出人员深入兴国官田进行现场考察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同时进行相应的舆论造势,先后在中国军工报、国防科技工业杂志、江西日报等媒体刊发文章,介绍“官田中央兵工厂”的历史与现状,扩大影响。

2009年8月25日,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评估组组织对兴国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进行了实地现场评估,顺利通过评审,向兴国县人民政府颁发了对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的评估意见书。2009年10月中旬,在四川绵阳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第二次工作会议暨首批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总结大会上,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被授予首批“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争取多方支持建好教育基地

由于官田兵工厂旧址群基本是百年以上的建筑,房屋年久失修,陈设杂乱无章,村庄环境脏乱无序,旧址群点与点之间无连接道路,此种状况将难以发挥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的应有功能和作用。为此,官田教育基地授牌后,我们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争取多方支持,加强官田兵工厂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争取中国兵器工业和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投资1000万元,对旧址群进行了修复,对官田村进行了环境整治,修建了贯穿村庄的水泥道路,对河堤进行了清理加固,修建了部分必备基础设施。

兴国县政府筹措2700万元资金,修建了直通官田村的水泥路,使原先从县城到官田要走一个半小时路程缩短为四五十分钟,使原先因路况差小卧车无法走、道路窄小大客车走不了的状况大为改善。我们与省文物、旅游等部门联系,争取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等方面资金及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搞好官田教育基地建设,在国防科工局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通过新闻宣传中心反复做国家财政部的工作,已将“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修缮保护”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第一个军工文化项目,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经过一年多时间反复磨合修改完善,项目建议书已正式上报国防科工局。

此次申报的项目建设资金共5900余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财政拨款4500余万元。拟在原初步修复的基础上,对兵工厂旧址进行全面修缮,进行功能恢复和陈列布展,全面整治旧址群环境,一次性解决旧址群建筑所有权属问题等。通过此项目实施,使旧址群得到更好的修缮保护,赋予展示、学习、传承之功能。下一步还将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加强规划设计,加大建设力度,把官田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集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意识教育、军工精神和军工文化传承、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学习教育休闲旅游胜地,切实发挥“人民军工发源地”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作用。

传承红色基因的功能作用

官田,开创了人民军工的先河。从官田到瑞金到黄崖洞,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线”建设和现如今的军工振兴发展,人民军工一路走来,八十多年风雨兼程,筚路蓝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官田而生的红色基因不断传承,生生不息。

官田,是人民军工的摇篮,是人民军工精神和军工文化形成之源头。抓好官田红色基因、人民军工精神、军工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首先,精心策划,由“人民兵工”到“人民军工”的跃升。起初,人们只知道官田是“人民兵工”的发祥地,也只是兵器系统开展了认祖归宗的行动。在江西工办的积极倡议下,国防科工局决定将“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定位为“人民军工的发源地”,并在2011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上正式提出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概念,策划部署在全行业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2011年10月11日,由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共同主办,江西工办和兴国县委、县政府承办,在兴国官田隆重举行了“官田中央兵工厂军工教育基地”竣工典礼。11大军工集团和中物院领导均出席了活动,将原仅限于兵器系统的活动上升为全行业。

2011年10月20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大会,胡锦涛总书记致贺信,吴邦国、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所有政治局常委均分别作了批示,张德江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至此,官田作为“人民军工发源地”、“人民军工的摇篮”得到进一步确认。由“人民兵工”到“人民军工”一字之差,不仅提升了官田的地位和影响,更重要是我们整个国防科技工业行业找了自己的根和源。

第二,扩大宣传,提升官田教育基地影响力。制作了《光辉的历史,巍峨的丰碑》电视宣传片,编印了《人民军工的摇篮》书籍,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官田的宣传,扩大官田在行业和社会的影响。

第三,发挥作用,积极开发教育传承和红色旅游资源。官田中央兵工厂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国防科技工业行业不可多得的军工革命传统、军工精神教育资源,是社会重要的国防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胜地。我们分批组织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干部职工到官田参观学习,到官田开展“踏红色足迹,寻军工之源”活动。同时,积极开发社会红色旅游资源,与省旅游局协调,将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列入第二期江西红色旅游发展建设规划。与江西省军区沟通,申报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官田对外开放近四年时间,已先后接待参观人数30余万人次,尤其是兵器系统先后组织了几十批次千余人到官田参观学习。官田的名气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

猜你喜欢

兵工厂国防科技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聂荣臻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