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4-28李凤香
李凤香
(环县环城初级中学,甘肃 环县 745700)
0 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兴趣”一词下这样的定义:兴趣就是喜好的情绪。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爱好,使学生爱好学习,喜欢学习。在知识呈几何级增长的今天,学生要掌握好一门学科并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对知识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尤其如此,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论述了初中学生失去语文学习兴趣的原因;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耗时多、效能低的课堂中走出来。
1 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1 学习语文的社会意义
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新课标中,课程的功能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语文课的教学要从传统的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语文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接触、认识、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和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在求职需要的基础上,在新问题不断出现和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因此,重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对初中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2 学习语文的个人意义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更多的是带着一定的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动机是成正比的。学习动机比较强的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强,学习动机比较弱的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比较弱。因而,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就可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有以下几个方法:一是目标化,有了目标,学生会为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去学习语文;二是对初中生进行前途教育,让学生为自身的前途而学好语文。
2 影响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因素
2.1 教师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枯燥
当今,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学生,几乎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呈现出填鸭式特征,识字、写字、阅读课文、分析段落大意、体会课文中心思想,等等一系列固有模式。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这么多年,但是有很多教师,并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髓,照样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初中生不可避免地对语文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对语文学习自然毫无兴趣。
2.2 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学习语文存有畏难心
很多初中生胆小、腼腆,常常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朗读或表演。而就语文教学来说,听、读、写是不可缺的四项基本能力,其中读和说常常贯穿与整个课堂教学当中,是展示初中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于是,由于说话上的基础薄弱,在好多初中生看来,语文学习,等待他们的不是成功,而是一次次失败的体验。一次,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失败,甚至想方设法的逃避学习。初中生大多数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会主动学习,总是在被动的接受学习,学习上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等着老师来填鸭式的喂知识。学习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毅力,表现在学习行为上往往是虎头蛇尾,开头干劲十足,但不能长时间坚持。
2.3 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学生缺乏自立精神
很多学生虽已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但由于父母的长期宠爱,依赖思想强,缺少独立的生活体验,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学习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家长要求学什么,他就学什么,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因此比较认真刻苦,目前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往往难以面对未来的学习,很难在今后的学习中有进步和发展。
3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作为素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要做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的结合起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对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J].1940,4.
[2]梅长青.浅淡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J].中国基础教育基础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