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市雕塑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2015-04-28周梦丽鞠哲人
周梦丽 华 予 刘 莉 鞠哲人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淮安223001)
0 引言
江苏淮安,坐落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是古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的焦点。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淮安需要人们铭记它的历史与文化。在诸多城市艺术形式中,城市雕塑无疑是极其富有特色的元素之一,她可以美化城市,或是用于纪念意义而塑造,记载了城市的故事,诉说着城市的变迁。多年来,淮安市的城雕雕塑不断增加,精品不断涌现,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做一个梳理性质的调研,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展做好准备。
1 雕塑在淮安的发展
淮安城市雕塑艺术发展概况:
早期淮安城市雕塑由于需求量较小,雕塑的建设主要由政府相关单位牵头立项,聘请外地专家进行设计和制作[1]。1990年,吴承恩故居委托南京艺术学院阮雍崇教授设计制作了石雕《吴承恩》全身像,安放在景区中。1992年落成的位于淮安区的周恩来纪念馆,建筑方案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纪念馆内外先后设计安置了周恩来石雕坐像和全身站立铜像。石雕坐像设计者为鲁迅美术学院的孙家彬教授,被安置于纪念馆主建筑二楼的纪念大厅内。雕像连基座高4.7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周恩来坐姿雕像,为汉白玉质地,石料采于北京的房山,与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汉白玉雕像石料出于同一采区。在主建筑后广场立有周恩来全身铜像,这尊铜像总高7.8米,其中底座高3.6米,像身高4.2米,总高度寓意伟人周恩来度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由中央美术学院李守仁教授创作设计,南京晨光机械厂铸造。1995年,淮安市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委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制作了周恩来童年石雕塑像。
近年来,城市雕塑需求量逐渐加大,淮安本土艺术家力量也在逐渐壮大,淮安市两所本科院校即淮阴工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的相关专家学者都对城市雕塑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并积极参与到了淮安城雕项目的创作与制作中。市政决策者改变了原先只看中外来专家而忽视本地学者的状态,近些年来新建的城市雕塑的作者涵盖了国内知名专家和本省本市的优秀雕塑家和学者,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2]。钵池山《老子》铜像、淮阴区《吴鞠通》铜像、《漂母》像等都出自国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之手。吴为山,1962年1月生,江苏东台人,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副主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作品富有强烈个人特色,强调雕塑的写意性,形神兼备。而淮安本土雕塑家的代表则是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华龙宝教授。华龙宝,江苏高邮人,198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 (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后任教于淮阴师范学院,现为淮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几十年来,他一直从事雕塑、绘画的教学和创作。据考,早在1982年,淮安县文化馆大门改造,曾委托华龙宝教授设计制作了一块装饰性外墙浮雕,题目为《舞蹈》,材质为混凝土,面积约四平方米,现已不存;1985年,淮安市机关幼儿园委托华龙宝教授设计制作了圆雕《母与子》,高约三米,为玻璃钢材质,安置于幼儿园院内;1991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委托华龙宝教授设计制作了一尊三米高的圆雕 《仁慈天使》,为大理石材质,雕塑表现一位春风满面的护士形象,现置于医院门诊大楼前。之后华龙宝教授又为淮安市设计创作多处城市雕塑,包括为淮阴师范学院设计的雷锋胸像和周恩来总理半身像、为淮阴区淮安东方母爱公园爱心塔设计的漂母与韩信石雕像、为淮安市水门桥改造工程设计的群雕以及为淮安市里运河景观带设计的老淮安民俗系列群雕等等。
时至今日,淮安城雕数量已然相当可观,现存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作品包括淮安高速公路南入口处《南船北马》雕塑、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全身石雕座像、南北分界线标志景观球、钵池山公园内《老子》铜像、水门桥四桥头群雕、闸口至越秀桥南岸淮安民俗系列群雕、淮阴区爱心塔内《漂母与韩信》石雕以及淮阴区母爱公园内大小三十余件雕塑等。这些城市雕塑造型各异、题材有别、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但都出自名家之手,集艺术性、观赏性、文化性和丰富内涵于一身,它们给淮安的城市空间带来了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3]。
2 城市雕塑详情研究
2.1 清河区境内代表性雕塑
水门桥群雕。雕塑选择了四个时间节点,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见证城市的演变。作品由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华龙宝、顾卫国教授设计创作。地点分布于水门桥四个桥头。雕塑为写实圆雕,大于真人,共四组,计十九尊雕塑,材质为青铜。第一组群雕人物的生活年代设定为清代,主要反映当时人们打水用水、进出水门的场景,有担水的汉子,洗衣的婆婆、少妇与孩子及教书先生等;第二组群雕描绘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干部下基层、搞运动,支援苏北建设的历史形象,淮安纺织厂的女工以及推着独轮车交公粮的农民形象;第三组是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为背景,有农民带着草帽、推着自行车进城卖大米的形象,也有指挥吊塔施工的建筑工人和城市清洁工等;第四组为现代场景的群雕人物造型,有斜背着挎包、边走边打手机的青年白领,有旅游途中自拍的驴友,还有扛着摄像机拍摄城市风光的新闻工作者等,真实反映了当下淮安人的生活,也见证了城市的演变。
《神旺娃》铜像。作品为标志性雕塑,目的在于宣传酒店,位于神旺大酒店门前。雕塑前面临水,后靠神旺大酒店,左右各有一排绿植。总高4.5米,铸铜材质,为写实圆雕。雕塑形象为四肢张开、喜笑颜开、金光闪闪的小娃娃,十分符合神旺大酒店的主题,像是站在神旺大酒店门前热情欢迎人们的光临。以欢乐的神旺娃作为神旺大酒店的标志,人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使人印象颇深。
南北分界线景观球。雕塑主题是标志南北分界线。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雕塑位于桥梁正中央,主体是半径约3米的球形,钢架结构。球体由南往北按暖冷色调过渡,桥面也由此分为红蓝两色,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游人可从球中穿过,感受跨越南北气候带的感观变化。
2.2 淮阴区境内代表性雕塑
《吴鞠通》铜像。地点位于淮安市淮阴区淮阴医院门前广场西草坪。雕塑是中医名家吴鞠通的形象。作者是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雕塑位于小型广场上,大理石铺地,四周绿植环绕。底座1.2米,总高4.5米。主体铸铜,写实圆雕。吴鞠通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通过粗犷的雕塑线条塑造了吴鞠通老先生的形象,以此纪念吴鞠通先生的伟大贡献。吴鞠通雕像的落成是对吴老先生诞辰250周年的一个纪念,他行医做人的高尚品德是淮阴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吴鞠通雕像成为淮阴的又一处人文艺术景观。
《漂母与韩信》石雕像。雕塑主题表现母爱。作者是华龙宝教授。地点位于母爱公园爱心塔内。雕塑高2.2米。汉白玉材质,写实圆雕。司马迁在《史记》里记叙韩信时,曾提到漂母,淮阴也是漂母的家乡,漂母是中国古代三大杰出母亲之一。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漂母是秦汉之际淮河边上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以漂洗丝絮为业,在韩信少年困苦时给予了慈母般的关怀,慷慨分食与他,并激励韩信奋发图强。漂母赐粥,一饭千金。据说韩信建立功业返乡报恩,漂母已逝,韩信号令三军一人取一捧土,遂筑成高大的漂母墓,如今墓地尚存,耸立在淮阴故城今淮阴区码头镇境内,封土堆壮观、庄严,被称之为“东方母爱金字塔”。爱心塔内这座雕塑,漂母手持饭碗,关切地注视着坐在地上的少年韩信,韩信回过头,面露讶异神色,也正为漂母的言行所打动,二人的眼神与形体处于交流状态,形象地表现了漂母与韩信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写实的场景,给人直观的感受,让人真切的体会到漂母慈母般的温暖。
《漂母》汉白玉石雕。作者为雕塑大家吴为山教授。位于母爱公园广场花坛上,古长廊前方。底座高度1.5米,总高5米。石材,写实圆雕。雕塑通过细腻的雕刻塑造出漂母温柔贤淑的形象,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按着衣摆,仿佛正要去给韩信递饭食。此雕塑宣传母性的伟大,体现母亲的呵护与温暖,触发人们对漂母的深深感激与敬佩。
母爱公园群雕之《水乡母亲》。雕塑主题是宣扬母爱。位于母爱公园内的草坪上。雕塑总高3米,底座0.6米。铸铜材质,表面呈现古铜色。运用圆雕的艺术手法。雕塑形象为一位母亲在船中怀抱着婴儿,并在哺育怀中的婴儿,面容慈祥而欣慰,让人联想到母亲对自己成长的无尽付出。
母爱公园群雕之《游子吟》铜像。作品位于母爱公园西侧缓坡草坪上,底座1.2米,总高2.5米,雕塑主体铸铜,底座为砖、水泥、大理石砌成,呈古铜色。作者肖琳和耿廷民,运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了面容无尽苍老的一位母亲,她双手弯曲变形,脸庞布满皱纹,虽然已经年迈,老眼昏花,却依然专注缝衣,牵挂着孩子的寒暖饥饱,眼眸和嘴角泛着微笑,那是听到孩子的成就而得到的宽慰。
母爱公园群雕之《1986对话2010》。雕塑位于母爱公园西草坪,底座高分别为0.3米和0.6米,雕塑总高为2.5米,主体材质为不锈钢,底座为砖石砌成,主体颜色为白色,底座为黑色,运用了透雕的艺术手法,展示了宝宝的天真可爱,妈妈的关怀备至,作者张平卫。
2.3 清浦区境内代表性雕塑
巨型雕塑《南船北马》。雕塑以运河文化作为主题,由上海大学雕塑公司设计制作。位于高速公路南出口处,四周草坪环绕。雕塑底座高2.5米,总高20米。采用不锈钢混合青铜材质,表现手法为写实圆雕。雕塑造型呈三片钢架结构的白色船帆高耸入云,一群青铜铸造的骏马穿越其间,底座上篆书八个大字:“南船北马,九省通衢”,气势恢宏。淮安地处淮河与大运河的交汇之地,在中国古代漕运和交通史上,被视为襟喉要地。明清两代负责运输的漕运总督署和负责河防要务的河道总督署都曾设置于此。南方的物资、商客船运至此改由车马转向北方,故有“南船北马”之称。作品将淮安在历史上“九省通衢”的交通要冲地位以立体的面貌凸显于世。
《仁慈天使》石雕像,位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广场,用写实圆雕的手法表现了一位手捧鲜花的女护士形象。作者华龙宝教授。此雕塑的落成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护士们的亲切服务态度和温和笑容,提升了二院整体形象,成为第二人民医院的标志性构筑物。
《周恩来》浮雕像。该作品为浅浮雕,位于淮海南路大学城路口处。浮雕墙左右各3棵灌木,草坪围绕四周,后面为绿化区。总高为6米,长10米,底座高2.5米,通体石材质。主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整块的石质墙面上雕刻着以山川大地为背景的周恩来形象及其语录,与周边两座华表相互呼应,屹立在路口处,庄严雄伟。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周总理从小就有着宏大的人生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长达26年,为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兢兢业业,殚精竭虑。该浮雕重现了周恩来总理的形象以及周恩来总理的话语,提醒着新一代的青年们发奋努力,尽一己之力回报国家。
《孔子》铜像。雕塑主题取自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作品位于淮安市文庙大殿前广场。雕塑背对大成殿,正对文庙大门,四周绿植遍布。总高2.7米,底座高为0.27米。铸铜材质,写实圆雕。孔子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儒家文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倡导仁义,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孔子面容祥和神态怡然,体态轻逸闲适。此作品将孔老夫子宣扬仁义礼智信的伟大智者的形象和一代圣贤的亲切又崇高的形象塑造出来,庄重典雅。
2.4 清河新区及开发区境内代表性雕塑
《红娘》铜像。位于清河新区红娘广场一侧,正对长荣大剧院,左右为广场上栽植的绿化带。雕塑总高8米,铸铜材质,写实圆雕。“红娘”原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的贴身丫鬟,为崔莺莺与张君瑞牵线搭桥,传书送话,最终促成了一桩神仙美眷。后借其名指为男女双方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促其相识、相恋的人,是媒人的代名词。红娘形象深入人心,该雕塑红娘衣襟飘逸,纤纤之手举在两侧,身后一条红红的丝带代表着红娘为世人连接着一份份良缘。
《老子》铜像。雕塑塑造老子洒脱形象,宣扬老子崇高思想,作者为吴为山教授。作品位于钵池山公园内,总高16米,青铜材质,写实写意结合,圆雕。该座老子雕塑面部和善而充满神秘,长发披肩,极富神韵。人物身体中空,内部篆刻《道德经》,展示老子的满腹经纶,同时具有虚怀若谷、包罗万象之意,该作品借助书法线条、铜鼎造型,创新性地运用现代艺术创作思维,体现了哲学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和文化穿透力。它所宣扬的思想是“空”。“空”是宇宙乾坤之象,是大境界,它吐故纳新,包罗万象。
3 结语
雕塑的出现,在点缀了城市的同时,更突出了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向人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淮安,更提升了市民的自豪感与荣誉感,让人们更加切实地体会到城市的历史与底蕴。在新的未来,我相信淮安城市雕塑将会更好地融入人们生活,提升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在丰富城市装扮的同时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独特的文化与魅力[4]。
[1]于俊峰.环境雕塑的空间建构[J].美术研究,2010(2).
[2]戴熠.城市建成区雕塑景观规划方法初探[M].美术研究,2007(5).
[3]黄先达.浅析汉代雕塑美学精神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J].美术研究,2013.
[4]谭巍.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研究[J].城市规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