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中学教育管理工作问题
2015-04-27周春花
周春花
湖南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
摘 要;教育管理是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学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本文笔者阐述了当代中学教育的目的,通过分析目前中学教育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做好中学教育管理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中学教育;管理;对策
学校管理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也是中学教育的中心工作。怎样确保学校的管理科学有效,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者最关心也是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中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是中学教育构建良好管理系统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中学教育的目的
从个体来说,我们的教育目的应当不仅使学生更富有,而且应当使学生更聪明、更高尚。但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几乎都自发地重视“更富有”,而忽视了“更聪明“、“更高尚”。只要学生拥有了教师教的知识,学习成绩优秀,并一举考上了高一级重点学校,满足了家长的心愿,有强烈的社会效应,这就达到了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而实际上,我们只注重了各年级的灌输手段,根本不顾及教育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教书的只管教书,只重视自己所带科目的成绩,让学生掌握自己所教给的知识,至于学生的人格、思想品德、身心发展等人生至关重要的问题全抛之脑后。这就是当代中学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我们教育上的重大误区。把一个中学生真正培养成德才兼备并能为未来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中学时期的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在“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这三者中强化后两者,才能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也就是我们重视教育的直接诱因。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教兴国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在认真研究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和他们巨大的科技成就时,深深体会到,使学生“更聪明、“更高尚”又是我们不可忽视而又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只有这样培养的人才,不仅可以使迅速发展的科技有更好的发展,而且可以使迅速发展的科技与经济更好地服务于人自身。
二、中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 历史较长的学校, 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在过去发挥着作用, 在今天、明天仍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然而在光环之下, 一部分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的要求, 及时调整自己, 存在着“闭门自守”、“固步自封”的思想和做法, 观念陈旧阻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由于这种经验主义的影响, 产生了小胜即满、小绩即安的情绪, 滋生了“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 工作作风虚浮问题就必然出现, 如“软、懒、散”现象, 备课、上课不认真, 甚至有的教师不备课就上课, 早来晚走等现象屡屡出现。在管理上, 制度老化不能适应新的办学思想, 难以发挥制度的效益性; 内部管理体制僵化, 又难以有效地进行全方位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 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不高, 部分工作存在着“无法可依”现象。即使有规则的一些工作, 由于管理落实不到位, 也存在着“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一些问题已构成制约目前学校适应社会要求快速发展的瓶颈。围绕如何解决这些困扰学校发展的问题, 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 群策群力, 确定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科学育人”的思想, 实施三大策略切实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做好中学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从传统的教能观念看,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只有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将来又考上研究生、硕士、博士,才为真正的成才。对于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做出的奉献漠然置之。这不仅是一般家长的观念陈旧,也是教育者观念的落伍。难怪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一旦较差,就出现“破罐子破摔”、“顽劣捣蛋”,有的还走向歧途,给社会带来许多隐患。我们也经常发现,中学时代师生矛盾、家长与孩子的矛盾往往很大,甚至激化导致沉痛教训。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现象呢?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出现了问题。尊重学生人格,不因材施教,不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人、而是把学生当作机器零件一样进行铸造。抹杀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削弱了他们的性格特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式进人高一级学校。所以,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只要在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到一技之长,充分发挥其潜能,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就是成长的表现。现代社会已向各类人才敞开胸怀,使古时有“慷慨悲歌之士”能尽其能;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再争鸣。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思想的解放,使得改革的步伐会迈得更快。
2.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在中学教育理念上要做到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全面的、标准化的、可行性的学校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的道路上,建立并通过定期的情感互动与沟通、业务学习、思想交流,与教职人员广泛亲切地接触,融入到师生的团队中去,拉近管理者和教师的情感距离,让他们体会到学校的关心和重视。在学校的管理体制中,应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严明,却充满着人情味地去管理,软硬兼施、刚柔并济。要重视工作的成效,将学生和教职人员看做主体,进而形成了和谐、欢乐、轻松的学习和教育环境。与此同时,建立完善、严明、公平、合理的评估体系,进而对日常的教学和期末的成果来进行总结和归纳,将评估结果连同奖惩一起实施到管理工作中,进而会督促教职人员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之本,也是学校事业迅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中学教育首先应从教师入手,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中学教育水平的保障。学校应该通过制定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和多种渠道招募高素质教师。并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全方面的考核和重点培养,并且通过积极鼓励策略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培训活动来提高自身素质。除此之外,学校还应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教学能手进行讲课评比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素质。
4.加强初中考试评价体制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初中考试评价体制,指引初中教育健康发展。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还应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评价内容中。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合作交流、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并将作为初中毕业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学生选取高中学校的一种资格。在评价方式方面,对学生实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中考“一考定乾坤”的考试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可以采用等级评定方式,评价主体不仅是学校、教师,还应该让同学、学生本人、家长参与其中,最终当学生初中毕业时根据学生平时综合素质的等级情况给出最终等级成绩,并将评价结果纳入中考总分数中。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考核方式也要改变,不仅进行笔试考核、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同时也要根据学科性质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实验技能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5.注重校园文化熏陶
发展校园文化可以营造一个严肃、活泼的教学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熏陶和环境的感染是必不可少的,她是调动师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育管理者应该全面清理一些与校园文化发展不协调的东西,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开启学生的心扉,使校园成为促进学习、乐观向上的文化乐园。而校园文化建设要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志鹏,王桂英.在中学实现人本管理的方法与策略[J].出国与就业.2012.
[2]张治海.中职教育管理改革思路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