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价值的偏态发展:教育信仰缺失的思考
2015-04-27田鸽袁建勤刘丽
文/田鸽 袁建勤 刘丽
教育价值的偏态发展:教育信仰缺失的思考
文/田鸽 袁建勤 刘丽
教育价值的偏态发展使得“教育困境”成为现状。本文立足对教育价值发展的危机考察,分析教育信仰的缺失的主要特征及其表现,从重塑教育信仰观念,营造支持性环境,择机进行教育实践,实现立体化、全方位沟通来探索改善教育信仰缺失的有效途径,进而揭示坚守教育信仰的现实意义。
教育价值;教育信仰;信仰缺失;思考
教育信仰是教育态度的一种呈现,是关于教育“灵魂”的声声叩问,同时也是反映特定教育价值的某种倾向及彰显。而如今,教育价值的偏态发展使得 “教育困境”成为现状。教育信仰的缺失,不仅使得人们一次次的追问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其目的何在;教育事业如火如荼,为什么却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等等。当然,洞悉如今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端,我们不难明确今后应努力的方向。或许,我们应该在深思教育问题的同时,充分结合价值澄清理论去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探析。
一、关于教育价值发展的危机考察
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曾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在他看来,对于人们生活最有用的知识就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每个人知道怎样生活[1]。自斯宾塞之后,关于教育价值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及德国代表人物斯普兰格和杜尔斯普兰格的文化价值观。尽管各位的哲学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共通之处在于,所谓教育价值,就是指某一种知识部门对于被教育者之现实生活所提供之功用[2]。
显而易见,教育价值所呈现的内容自然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基础有关联,但可以坚信的是,无论是处于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人的自我生成,都应该是应然的教育价值取向。我们也必须承认,教育价值取向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单一选择,而是建立在整个社会基础之上的完整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回归本体的教育,必将对个人、团体、社会乃至国家而言都将呈现良性、和谐发展的态势。
然而随着教育效用功能的不断膨胀,社会应然教育价值日益凸显。或者说,这种缺少理想的教育可能是高效的,但却是不健全的。教育价值逐渐失去了其“灵魂”之撑,它不再为我们提供方向性指引和价值性考量,留给我们的只是工具性知识下的一个空架子。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也随着信仰的缺失而变得更加盲目。因而教育价值的偏态化发展不失为教育信仰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育信仰缺失的主要特征及其表现
1.教育信仰缺失的主要特征
所谓的“教育信仰”无碍是人们对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发展作用所持有的尊崇、执着、理解及与教育生活的对话和反思的种种态度及观念。包括:个人教育信仰、社会及国家的教育信仰。其主要体现的是:教育思想、精神状态、潜在动力和理想境界等。毋庸置疑,教育信仰追求的是人对生活及知识的向往。然而现如今,在多元价值观充斥之下,教育信仰缺失成为教育界面临的且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以“唯智主义”作为教育之终旨。目前的教育信仰实质上是智育信仰,还远远没有达到素质教育信仰的水平。确确实实,教育的终旨也越来越多倾向于应然性知识的获取,致使大多数人迷失在了知识的框框内,而失去了追求知识的本体自由。
(2)以“知识为工具性跳板”作为教育之信仰。就是说在当前的教育背景环境下,更多所谓的接收教育的主体把教育理论性的内容作为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尤其是在学历社会价值的偏引下,更多学者驶离了自己的初衷。
(3)办学主体教育信仰的经济性功能指向特征。在今日急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代,一切以效率为优先,而且这种指向程度扩展到了教育界。办学主体单位及群体的教育信仰正一步步被升学率和绩效所取代。
2.教育信仰缺失的具体表现
(1)社会环境带给我们的无助,使知识群体丧失了改变、创新的能力。即便是当我们察觉到“教育困境”这一窘迫现状时,我们依然会选择逆来顺受。而在如今极权的压力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需求与索取,对知识汲取关注的也只有效果跟结果。的确,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现状,我们逐渐思维僵化和迟疑。
(2)群体心理上的柔弱和不成熟。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育德。包括心理上的德。其实,不仅仅是教育者甚至是连同我们这些学习者一样,更多时候把教育仅局限为知识的学习。我们都忽略了内心世界的成长。殊不知,心理发育对于我们的个性、天性、特长及拥有健康品性来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责任感差、依赖性强、心理脆弱最终缺乏自信。这些无疑是教育失职的地方。
(3)被克隆的人生学习轨迹。我们连同我们的父母总在为我们的一生设置固定的程序,我们自己也想当然的认为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成功的。因而我们中的多数都选择了类似的人生学习历程。可悲的是,当我们为自身树立的崇高的人生价值选择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现了无数个与自己相仿的产物。
(4)教师工作负荷量过重。教师疲于应付种种社会期望的现象也已暴露。尤其是在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的能力和育人的素养,而且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教师的工作负荷超过了某个临界点,那么教育改革也就自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当教师把教育作为任务时,教育自然就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管理。
三、改善教育信仰缺失的途径思考
1.重塑教育信仰观念,对教育信仰进行理性反思
首当其冲的是对教育本身的理解,这是前提性的观念基础;同时,建构教育信仰的动力基础当属对教育信仰价值的尊崇,因为信仰蕴含着巨大的动力跟愿景。当然,任何一种信仰的形成,都离不开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认知基础上的思想和行为才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跟说服力。因此,与教育生活的对话和反思也成为教育信仰重建的一个重要方式,脱离教育实际以及规律的方法和模式也注定是失败的。
2.营造支持性环境,对教育模式进行深度思考
面对当今整体环境系统中所出现的习惯性无助,我们只有在当前社会状态下树立有益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化核心体系才能达到教育最本质的初衷,摆正整个社会风气。同时对当前的教育模式做一个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在坚守教育信仰的前提下,适度把握教育理想,努力做好教育实际。诸如,采用社会互动模式、人格发展的个人模式及建构主义模式等,总之,一切有利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都可以为我们所利用和创造。
3.适时适度地寻求改变,择机进行教育实践
改变其实就是最好的适应、适时地创新。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亦是如此。摒弃以往的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去衡量教育的价值,真正地做到从内在角度去审视教育的核心内核。同时,和谐教育的创建也并非要在完全理想的或提前设置好的教育环境下进行。生活教育源于各种细枝末叶,知识教育产于各种发现与创新。但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我们有一颗探索并追求个性的心。所以,让我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自由的成长将是对教育实践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4.关注教育主体,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的沟通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顺应学生的天性、关注学生的诉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成长。而要真正实现这个愿景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学校、老师及家长达成一致的共识,这个共识当然是关于教育之价值的认同。社会和学校应为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样,师生之间应实现的是完美的课堂交流与互动,使教师的授课变成是智慧的分享,对知识的探索和实验。在任何一个领域,合力终将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
四、坚守教育信仰的现实意义
通过反思当前教育现状可以看到,教育信仰的重建,是社会价值发展所带来的急迫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坚定的教育信仰是引领教育走出困境的指南针。因此,我们都将致力于还原本真的教育,重建教育的新希望。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真正平衡的教育是要同时关注人的两大问题,一是人的生存问题,另一个则是存在问题。生存教育可以帮助人掌握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存在教育可以帮助人把握正确的方向,为自己的心灵找到宁静的港湾。
今天,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及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宏伟目标需要我们坚定并坚守教育信念。同时,树立教育信仰恰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突破点。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从自身做起,重塑对教育信仰、反思知识的意义、探索人生之真谛,做一个自由的接受知识奥秘的探索者和追求者。
[1]罗炳之:《外国教育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81页。
[2]黄济:《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
田鸽(1991-),女,河南许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德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袁建勤(1964-),女,福建上杭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德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刘丽(1990-),女,江苏盐城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德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C
A
2095-9214(2015)02-0281-0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社科部)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家庭教育失当导致的青少年人格障碍的个案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C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