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
2015-04-27隋昕
文/隋昕
论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
文/隋昕
教育学家杜威十分关注人的问题,他的人性思想是其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作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杜威见证了美国社会结构急剧变化,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一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促使杜威对人性进行一系列的思索。美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先天不足,对美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使得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道德教育,从而杜威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对达尔文进化论、实用主义哲学、机能心理学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的。
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
一、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美国的19世纪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原来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了工业国家。整个社会从经济、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都发生了变化。到了20世纪初,垄断的资本主义代替了自由竞争。这种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的背景下,杜威开始从人性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伴随着资本的高度集中、实验科学和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海外市场的不断开辟,大批新移民的涌入,对社会造成了剧烈冲击,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冲击最大的就是对个人的思想观念。“其实,一方面是人们害怕机器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会取代人的地位,让人们无所事事;但在另一方面我们社会却在一直强调“人类是为了人性的道德目的才来计划并使用武器”的。
杜威正是看到了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个人和人性的淹没,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尽管杜威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是服务于美国当时的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他的观点,对于促进和改善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①。
二、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杜威所处的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大事件,他又是一个思想很广泛的人,他的学术思想理论来源更可谓是兼容并包。杜威把达尔文进化论、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融合在一起,同时把他对当时社会的理解和观察以及对之前美国传统道德批判相结合,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性化道德教育。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达尔文的“有机体适应”的重要理论中主要表达的是有机体的生存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有机体适应”论的思想在杜威的理论中有着直接的体现,人们要想生存就要想方设法的融入他所处的社会。那就要遵从社会的准则,这就要求人们所具备的道德要与社会相符,要从社会中习得道德。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现出人类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理念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他强调人性是可变的,所有的生物都在变化,因此,人性也是时刻在发生改变。
实用主义影响下的道德教育思想,把经验和实用效用来作为评判道德行为的标准。实用性、有效性和工具性是实用主义强调的,他们的思想立足于现实,倡导要积极行动和追求实际效果。人性化道德教育更是应该致力于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的道德与社会问题之中。杜威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正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因而他并不是在空谈道德教育是什么,更是根据人性的理解进而将理论融入教育实践当中。
二、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在美国文化之中,个体主义是占有很高的地位的,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纵观美国个体主义的历史发展,从起步发展到成熟,中间经历了一种关键的转折和过渡——新个体主义代替了旧个体主义的位置,即每一个个体都可以通过实践精神、科学知识和社会民主发展自我,从而自我实现。在这一过程之中,杜威及其提出的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将理论运用到其道德教育思想之中,从而转变了美国教育史上的个体主义思想,而形成新个体主义思想。
哲学刚刚产生的时候,知与行的关系就是一个人们一直争论的哲学话题,哲学家提出并试图阐述清楚这一问题,在教育学理论中依旧是个基本问题。“知”即主观上的认知,“行”即时间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学派认为“行”是先于“知”的,人类是通过自身实践来认识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在进行思考,重新来指导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
杜威总结前人的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道德是与人的行为密切相连的,是一些既出于人的本能又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的表现。人性化道德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性格的表现。
回到现实的道德生活是杜威的德育理论的最终归宿,现实生活中道德教育问题的延伸和展开是杜威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人性化道德教育应当解决现实道德生活中的矛盾,并促进个体实际道德经验的不断生长。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提出的德育观念,但主张要把道德的探讨与现实结合起来,而不是停留在思辨上。
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要积极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积极联系社会友好单位,为学生多提供实践活动的平台,组织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认识社会,通过实践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力。
[1]周洪宇,向宗平.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2]高青,胡静,李杰.论杜威学校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J].现代教育,2011(4).
[3]苗曼.经验:杜威的教育坐标[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3).
[4]庞学光.关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4).
[5]石玉.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2).
[6]刘长海,杜时忠.道德教育的广度批判: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注解:
①周洪宇,向宗平.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隋昕(1990-),男,满族,辽宁鞍山岫岩人,本科,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教育学。
G
A
2095-9214(2015)02-0188-01
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