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15-04-27范小荣
文/范小荣
《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文/范小荣
出纳岗位是单位的重要核算岗位,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和政策性都强的课程,但是会计工作特点,尤其是出纳工作的特点,目前要实现在企业中来完成出纳岗位的零对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本文针对高职类院校的《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如何结合学校的合作企业、高效率利用校内实训资源来提高《出纲实务》教学水平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分组项目教学;角色扮演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组织教学内容和制订培育方案。其培养的人才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和应用能力强”的特点。在这一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各高职院为了培养操作、应用能力强的人才,除了不断深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也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方面有大量的投入。以我们学院为例,在会计类专业下,就有ERP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还建有一个现代实战公司,在这个实战公司里,有模拟的各类不同的公司、银行、税务等会计岗位常涉及到的单位。虽然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有大量投入,但是每学期选课室时,却只有少数老师愿意把课安排在实训室上,原因除了老师自己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软件及相关原始单据的不配套。因为到了实训室上课,由于上述材料的缺乏,到了那里,也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只能是一个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浅层次内涵的行动引导教学。
《出纳实务》作为高职院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会计职业岗位群中操作性和政策性都较强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门课程实操性并且很多内容上又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内容相通。上好这本门课,不但能使学生能实现与出纳岗位的“零缝对接”;也能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但是目前对于本门课程的教学,不管是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团结协作性、学习独立性的要求。
一、出纳实务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安排
在本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应与本地企业(学校就业范围区域内)进行双向沟通,将当地典型企业出纳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结算凭证、单据,应与当地典型行业的典型任务来设置教学内容,甚至还可以与企业形成订单式的针对性的培养。应抛弃传统依赖课本确定教学内容的做法,虽说课本内容的选取往往是按企业出纳岗位的内容来设计的,但是不同的区域出纳工作的内容并不会完全相同,使用的结算凭证也不会完全相同。在企业里,出纳的典型工作主要是办理企业各种收付款业务,在办理各种收付款业务的过程中,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依据高职学院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首先让他们学习翻打传票、点钞、保险柜的使用这些操作性较强的模块(也就是出纳工作必备的技能),以此来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二、《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出纳实务》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练。老师讲的内容是自己预先设置好,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很容易导致老师讲的时候学生不愿意听,总感觉到老师讲的自己都会,但其实出纳是一份非常注意细节 的工作,例如出纳收到款付出款时要在相关凭证盖收讫或付讫的章,很多同学在操作时不会注意这个细节,所到到学生自己练的环节,学生一团糟,不会做的还是不会做。针对这种情况,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老师在上课前,需整理好本次课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单据;上课时首先导出某个公司的该项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完成这项任务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哪些,这些事情处理流程应该是怎样的,每个流程里会涉及到一些什么单据,另外在学生在进行这些业务操作时,让其他同学找茬,亦即是描述操作不当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应当怎样做才能防范这些风险。在整个课堂上,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协调者(发现学生操作不规范时,给他们指出后果)。
例:导出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业务
宏基公司采购员预借差旅费4800元,出纳现金付讫。
学生自己在完成这项任务时,就会分析要完成该项目需要做的典型工作有哪些,与这些典型工作相配的单据会涉及到哪些,这些单据应该怎样填?他们目前能顺利完成的有哪些?还不能完成的有哪些?不能完成的任务主要是什么不会做?老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这些描述记下业,然后再针对他们在完成该任务时出现的错误也记下来,这样能基本形成每个模块的教学重点。老师针对以上教学难点和重点再结合每一模块中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中涉及到知识点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PPT的形式,一步步把完成该任务要做的具体工作及相对应的单据描述出来。
老师在制作反映工作任务过程的PPT时,一定要分步反映,不能一整张一整张地一起放出来。一定要分步骤一步步放映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每一步的工作内容、相对应的单据、要完成工作的任务有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环境的创设
确定好了教学内容及模式以后,就要开始创设相配套的教学环境。会计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会计的很多工作岗位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要将实训课程完全放到企业去上,目前来看,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出纳这一岗位,单位是不愿意要实习生来做的。而本课程传统的教学环境是在手工会计实训室,老师利用PPT在教室中演示讲解,学生也是在手工会计实训室练习,这样的教学环境仿真度低,座位固定不便走动,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中往往充当多个角色,要实施小组项目教学,分角色教学比较难。学校建有一个综合实训场所,在这里,有若干不同的公司、有银行,有税务所;同一公司也设置有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如果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上课,实训室仿真度高,学生分角色完成任务时,能随意走动,这样更能将教与学、学与做融入一个过程,更好地完成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本课程也须由传统的讲解演示法改为分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通过建立出纳工作场景模拟环境,教学全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坚持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要完成指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分演不同角色共同配合来完成。完成以后还要彩头脑风暴让大家来点评,这样不但能够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加他们的合作意识;而让学生在课堂中”找茬“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之,采用小组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老师能在授课中找到重点,学生也能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并且在每堂课中都有自己的作品(即是自己完成的每一工作任务),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出纳实务》的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但是它的实施也要与其他相关的教学方法结合进行如“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现场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教学方法;也有以老师为主体的微课教学法等。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对不同的教学模块、不同的教学项目采用不同的方法。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基础。
五、考核模式的改革
传统《出纳实务》的考核基本上实行的是“所谓过程性”的考核,“所谓过程性”的考核,其实也就是学生最终交一档案袋,档案袋里装有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时填的相关的单据。而从这个档案袋的资料里,其实是很难看出学生对本门课内容的掌握程度,甚至有些学生平时不怎样学,到课程快要结束时,就拿其他同学的这些单据抄一抄。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虽然也注重过程性考核,但是并不能只看学生填的那些单据,而是要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
为了杜绝这种评价不公平、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搭便车的状况。本门课的考核可以实施过程化考核加模块化考核的方式中,两项考核成绩各占一定的比重,过程性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平时完成任务过程中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有及在团队中的表现、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对别的小组完成任务所作评价的准确度等确定,期末的模块化考核则是将本门课分成若干个模块,给每个模块分配权重。针对每个模块的考核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模块每个同学单独进行,有些模块的考核可以分小组进行。分小组进行的模块考核,角色由老师随机定,这就要求学生任一模块的任务都要能做。并且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很好地防止了学生搭便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来。
[1]曾平华、吴国佳. 基于职业导向的出纳实务操作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 职教与经济研究 . 2013年第03期
[2]吴明菁 .高职“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职业时空 .2012年第06期
[3]唐锋 .基于“模块化、技能化”的《出纳实务》教学设计与实施 .高教论坛.2012年第06期
范小荣,女,汉,江西临川人,教师会计师,大学本科,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财会教育。
G
A
2095-9214(2015)02-0174-02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