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与语境
2015-04-27刘艾菲
文/刘艾菲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与语境
文/刘艾菲
在现代汉语中,就实词而言,每个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词语具体的词汇意义常常是丰富而又复杂的。语境是理解词义的基础,准确判断词义是我们进行话语交际的一分重要的环节。在具体言语活动中,只有把丰富而又复杂的词义与语境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理解词义。对留学生而言,学习汉语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仅向学生说明词的词汇意义,则会导致学生在具体言语活动中使用词义时产生偏误,所以让学生理解汉语的词义与语境关系十分必要。
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语境
一、语境
英国功能源语言学家哈利迪最早提出提出“语域”这一概念,在他的理论中,语体是由于使用语言的场合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域变体。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1963年提出对语域的看法,在他看来,语域是受共同行为规则制约的社会情境,包括地点、身份和主题,即谁何时对谁说什么语言。
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在1923年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他将语境分为两类,即“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两者可分为“语言性语境”与“非语言性语境”。简单地来说,语言性语境是指在交际中表达特定意义时所依附的上下文,包括口语前后语,书面语中的前后文。非语言性语境则是指在表达过程中语言结构依赖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例如交际者的身份地位、文化背景、时间、场合、地点、话题等诸多因素。早在三十年代,我国学者陈望道先生就非常重视语境,他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一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的可能性”。(《修辞学发凡》13页)
二、词义与语境的关系
词义与语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词义离不开语境,语境离不开词义。总的来说,语境对词义具有制约性、显现性,语境能使词义产生修辞上的双关、别解、拈连辞格。对汉语初学者来说,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性、显现性极为重要。什么样的词修饰什么样的词,哪个词义进入哪个的语境,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慎重选择。一个词在一个句子中呈现的是哪个义项,要在具体语境中去确定。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来说,要尤其注意语境使词义产生的双关、别解、拈连辞格,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制约性
制约性是指语境对词义具有制约性。汉语中有很多近义词,但在一个语境中应该选用什么词是由语境来决定的。例如“悲痛”和“难过”都表达不开心意思,但当一个外国学生说:“我和朋友意见不合,我非常悲痛。”这句话时,我们觉得十分别扭。“悲痛”一次具有书面语色彩,有庄重的意味,“难过”具有口语色彩,语气较轻,这个学生谈论的是他的朋友,他们之间的问题是意见不合,所以这里应该选择口语色彩且语气较轻的词。可见在选词时,应该让词义和语境相符。
(二)显现性
语境对词义具有显现性。汉语中一个词可能有多个义项,但无论一个词具有多少个义项,当它进入具体语境时,它只能实现一个义项的意义。例如“方便”一词有以下几个意思:
1.便利:大开~之门ㄧ北京市的交通很~ㄧ把~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2.使便利;给予便利:~群众。
3.适宜:这儿说话不~。
4.婉辞,指有富裕的钱:手头儿不~。
5.婉辞,指大小便:车停一会儿,大家可以~~。
学习汉语的学生和中国人交往会时常听到:“对不起,我去方便一下。”“我下次去你们国家的时候,希望你能提供方便。”有的外国人就会纳闷:为什么他去我国家的时候我要给他提供厕所呢?两个句子中的“方便”意思并不相同,第一句子中“方便”是婉辞,指大小便,第二个句子中的“方便”是使便利,给予便利的意思。可见,当多义项词义难以分辨清楚的时候,我们应该利用语境去判断该词究竟实现的是哪个义项,语境使词义显现出来。
三、教学中的辞格
(一)双关辞格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对现代汉语有一定基础的留学生而言,应注意语境使词义产生的双关、别解、拈连辞格,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情感。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到高级水平时自然会接触诗词,很多诗词都被作者赋予了字面意义意外的深层含义。下面我们从《沁园春·雪》这首词中来看语境让词义产生的双关辞格。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引出一系列英雄人物,抒发诗人的抱负及胸怀。在深入理解这首词时,我们应结合非语言性语境,特别是时代背景。这首词是1936年2月作者在陕西清涧指挥红军准备渡河东征时写的,词中的“雪”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雪,语境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意义,作者亲自在文中做的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再例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离开语境,我们理解到的是浅层次的漫长黑夜和长路,但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是“夜”实指暗统治,“路”实指革命征途。
可见,撇开语境,我们很难理解到词中“雪”的深层次含义。
(二)别解辞格
“别解”一词,最早见于《宋书·谢庄传》;“今但直铨选部,有减前资,物情好猜,横立别解。”其词义,1979年新版《辞源》释为“异于寻常的见解”,也即是在事物或议论的原本含义之外,产生了另外一种解说。“运用词汇、语法或修辞等手段,临时赋予一个词语以原来不曾有的新义,这种修辞手法,叫别解。这里所说的词汇手段,是指字或词的多义;语法手段,是指改变词性或结构层次;修辞手段,包括比喻、借代、谐音等。”也就是说新的词义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产生的,不是辞书上面所能找到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里偶尔用一下,不能取代这个词原本的意思。
在“参军热”的年头里,有些人把别人的儿子挤掉,从后门把儿子塞进部队;在“升学热”的年头里,有些家长不借丢掉自己的本职工作,走边门为子女辅导、延师;在“出国热”的日子里,有些父母开洋天窗,把儿子送进镀金。难怪有人说,现在父母成了“孝”子。(《文汇报》1980年9月28日第4版)
“孝子”是个偏正结构,原意是孝顺的儿子,;然而在上文中,“孝子”中的“孝”是个动宾结构,它已经由形容词转化成了动词,意思也跟着变了,变为对儿子孝顺,这跟原来的意义正好完全相反。“孝子”这一个词经过别解之后,便生动地表现出当时社会上某些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和过度付出。
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如果不清楚此处语境赋予“孝子”的临时意义,恐怕很难体会到汉语生动的语言效果。
(三)拈连辞格
在一些情况下,语境会使一个词义产生特殊的语言效果,形成拈连辞格。拈连,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拈连,又叫“顺拈”。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我们借助下面一首诗来了解。
铁窗和镣铐,
坚壁和重门,
锁得自己的身,
锁不住革命的精神!
……
黄饭和臭菜,
蚊蝇和虱蚤,
瘦得了我的肉,
瘦不了我的骨。(《坚强的战士》)
拈连可分为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两类。在全式拈连中,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句子前后像锁链一样,环环相扣。在略式拈连中,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坚强的战士》中运用的是全式拈连,在诗中,将用于“锁”身体的“锁”字巧妙地用到精神上,表现出革命战士宁死不屈的壮志豪情。如果我们将“锁”与这首诗的语境分开,那么“锁”字再用到精神上去的话便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就要注意由语境形成的拈连辞格,区分拈连造成的新词义与该词原本的意思。
最后,不得不再次强调:语境是理解词义的基础在具体言语活动中,只有把丰富而又复杂的词义与语境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理解词义。
[1]侯维东.语境对词义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83-85.
[2]候维东.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深化和偏移[J].武警技术学院学报,1995,01:62-63.
[3]侯维东.词义与语境[J].运城高专学报,1996,01:70-71.
[4]冯明.语境对词义的作用[J].大连大学学报,1997,05:133-136.
[5]王丹.谈语境对词义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3:132-133.
[6]何宇东.试析语境对词义的作用[J].华章,2013,24:75.
[7]周旭东.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5:115-116.
[8]刘晓凤.语境对词义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0,12:158-159.
[9]杜占先.再论词义与语境[J].黑龙江财专学报,1987,04:48-50.
[10]肖英荃,张天然.浅谈语境与词义的理解[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04:80-81.
[11]王秋艳.浅谈语境特征对词义的阐释作用[J].文学教育(上),2009,10:148-149.
刘艾菲(1990—),女,汉族,四川省德阳市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育。
G
A
2095-9214(2015)02-0129-02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