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及其政策建议

2015-04-27欧阳青

亚太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供给毕业生人才

文/欧阳青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及其政策建议

文/欧阳青

目前,如何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实现教育供求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教育经济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为依据,在分析高等教育供求一般理论、主要表现类型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供求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政策建议。

高等教育;供给;需求;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顶端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高层级性、高投入性、高回报性就决定了其供给与需求既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和劳务。

一、高等教育供求研究的一般理论

高等教育需求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其主体主要分为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和社会高等教育需求两方面①。而高等教育供给是指由各类教育机构提供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基本类型

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供过于求,是由于供给相对过剩;二是供不应求,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上述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两种基本类型都包含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即在一定高等教育质量前提下可能是高等教育供给总量不足或过剩,也可能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或专业结构不相适应。

三、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的主要矛盾

在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总量上的供过于求

近年,我国学龄人口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高考人数持续减少。自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50万后就开始减少,2013年为全国高考人数连续第五年下降,直到2014年出现了首次回升。

其次,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反映了我国或者我国的某个地区高等教育产品供给被满足的程度。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2013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727万。而总量过大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负荷不了各类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量所反映出来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再者就是专业、行业的相对过剩。文科类扩招的程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工科专业需要大量的设备,人才培养成本高,而中文、新闻等基础类学科一本书就能开课,金融、管理类专业“外表光鲜”,自然成为扩招的首选,学科专业比例失调的现象逐年加剧。同样地域、行业的“扎堆”现象也较为明显,引起市场规律发生了作用,结果导致某些行业领域的毕业生出现结构性失业,供大于求的现象。

2、质量上的供不应求

目前,政府已经给予了较大幅度的支持和投入。但就提高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学校发展建设实际需求来讲,还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即资源相对不足。这导致了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资源配置差异,进而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上存在差异,属于教育供给客观上的质量差异。

3、结构上的失衡

在满足基本的个人高等教育需求下,大家有了上好大学的追求。重点大学招生数量有限且入学门槛高,因此其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资源也基本只能供“少数人享受”②,即这一层次的高等教育供给根本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认为的技术工人不体面的观念使得我国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一直处于严重短缺状态。这一现象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存在不平衡,亟须调整。

四、缓和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措施

教育供求矛盾不可能完全解决,但可以最大程度上使之得到缓解,促进其相对均衡发展。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1、高校建设的改革与质量提升

高校应形成与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相衔接,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发展,合理调整学校的培养计划、专业结构,更多地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质量人才,也能更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并进行合理配置

政府投入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长期以来,无论从相对意义上或是在绝对数量上,我国的教育投入明显不足,所以,处理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中的质量供不应求问题,首要的就是必须逐步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分好“蛋糕”,因此合理的分配是缓和矛盾的关键。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度、监督管理体系。

3、转变价值观念,重视高职类院校和培训中心的发展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如果错误估计个人的禀赋,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投资就具有低收益性③。盲目地高等教育投资所形成的高等教育服务需求,对于居民家庭和社会都会引发教育资源的浪费,扩大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因此,要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念,正确认识到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同样具有甚至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效用。

高等教育需要多元化才能保持其供求的平衡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新技能人才,那么就应该关注高职类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发展,合理分配好人才层级的结构。

[1]胡瑞文,张海水,朱曦.大众化阶段的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3.

[2]万玲曦.公共经济学视野下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25-26.

注解:

①吴志明.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 2000:5.

②杨耀录.论中国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对西部地方高校的影响[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0

③董兵、罗建河.我国教育供求的主要矛盾及其政策调节[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16).

欧阳青(1992-),女,瑶族,湖南永州人,硕士,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财政。

F

A

2095-9214(2015)02-0087-01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供给毕业生人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人才云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