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创首都建设新局面
2015-04-27安建军熊紫含
安建军+熊紫含
2015年1月21日至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民生改善等成为本次会议关注的焦点,委员们紧紧围绕适应首都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定位、新目标,积极建言献策。现重点摘录部分政协委员发言建议。
科学设计法治建设具体目标
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吴玉华委员: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要有具体目标,特别是要找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的“短板”,比如法律体系是否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政府部门的职责是否清楚明确,司法人员数量和所承担任务是否匹配,是否缺乏有效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手段等,并切实解决,法治建设才能有长足进步。
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苏号朋委员: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核心是要严格依法行政。建议:一、必须“于法有据”,先立法再行政;二、应该让每一个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有法治意识,提高执法能力;三、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有勇气严格执法;四、把依法行政和满足市民需求结合起来;五、要有勇气接受监督,保证公民监督批评权利的实现。
切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冯莉琼委员:建立多渠道的纠纷解决机制,要重视仲裁的作用。北京应强化仲裁意识,全面统筹仲裁发展,建设高水平的仲裁机构,打造世界知名的商事仲裁中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
应加强顶层设计
北京世博顺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朴哲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加强顶层设计,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吸引农村人口在当地就业和创业;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实现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三是要长期坚持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实现京津冀地区产业的高精尖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做好利益分配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委员:区域协同发展的本质是利益的协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目标协同、职责分工和利益分配问题,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确保合作各方能够实现共生、共赢、共融。
加快推进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
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平委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整体布局。北京在现代农业种业科研和创新方面优势明显。建议依托首都重要的战略定位和优势,在高端人才引进、土地政策改革、投融资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方面实施创新举措,加快推进区域产业对接协作,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打造京津冀户外休闲系统
助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委员:京津冀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大有可为,建议在“旅游”的大概念下先推出户外休闲系统,由政府牵头做一个大型户外休闲体系规划方案,并出台相关鼓励创业、鼓励创新、税收优惠和降低准入门槛的政策,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让民众体会到京津冀一体化的好处。
打造京津冀物流一体化体系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高利委员:建议,一是在北京六环建立用于运输接驳的物流中心体系,应用新能源车辆,利用地上地下的铁路资源进行物流配送;二是建设京津冀公路和航空一体化的快递物流体系;三是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建立公路和港口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四是建立物流和商业企业联盟,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非公经济助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郑默杰委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非公经济也要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目前京津冀尚未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规则,国有企业、特大企业较多,非公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因此建议,一要深度认识和有效挖掘非公经济的主体地位,让三地的非公企业主动加入到协同发展的布局中来;二要加大对社会支持力度,引导部分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真正做到政府引导、商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三要在解决企业转型难题、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过程中,区别对待小微型非公企业,支持科技型、民生型的新业态、新模式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突破关键技术 吸引高端人才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劳庆芳委员: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是要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上,形成立体交叉、融合互动的创新生态;二是要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发挥产业技术联盟在战略、基础性问题和专业模式方面的作用;三是要注重制度创新,研究制定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领域的鼓励政策;四是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担保机制。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凌盛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立荣委员: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是要在吸引海归人才、国际高端人才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三是要做好尖端品牌和国际知名科技企业的筑巢引凤工作;四是要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有
高端人才作为支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委员:建议在北京建立依靠市场机制驱动的人才交易中心,定期举办人才交易会,面向海内外发布创新创业信息,吸引风险投资人、知识产权营销人选择合作伙伴与购买交易,把人力资本、成果与产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创新协调机制
实现协同发展
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丛巍委员: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应积极推动建立北京市与中央单位之间的创新协调机制,由中央单位牵头统筹,相关省市一同参与,通过这样的机制更好地实现首都的“溢出“效应,实现自身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利用互联网经济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黎维彬委员:建议政府将京津冀三地互联网相互沟通,用大数据连接在一起,使京津翼各个地方的数据能够协同管理。同时建议将天津自贸区的数据也与京津冀的互联网相连,以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的。
积极推动京津冀三地
教育资源融通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委员:推动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实现首都功能疏解,离不开教育功能的区位迁移与整合融通。但是不宜简单地行政化,搞“一刀切”,否则欲速则不达。目前,北京高校向津、冀主体迁移或迅速在津、冀建分院不太现实,建议将不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高校产业基地、研发基地或校办产业,外迁到京津冀合作圈,共建部分实习实践基地。
加快推进京津冀
医疗一体化进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委员:按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及首都新功能定位,将北京三级医院的部分功能有序向外疏解转移,可以缓解郊区和津、冀两地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转移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助推京津冀医疗一体化进程。
推广集中式电采暖
促进首都大气污染防治
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廷勇委员:建议将集中式电采暖纳入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兼顾城乡,加强统筹,新建与改造并举,提升北京清洁供暖立体化保障能力。同时希望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建设双管齐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财政补贴负担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合理收益,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化项目投融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营造集中式电采暖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科技创新
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委员:通过回收采集北京在建的燃气热电余热和周边的工业低温余热,通过长途输送技术,进入大型蓄热箱,综合调节发热和供热矛盾,能起到巨大的节能效益和减排效果。建议政府要全面协调、综合论证,做出科技规划;要完善制定相应政策、机制,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投资融资模式和热价计量模式;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构建区域热网供热系统,全面解决现在城市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难题。
依托科技使机动车限制政策
更人性化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良委员:建议着手研究政策,采用机动车电子车牌的科技新手段精细化限行政策。给每辆机动车规定行驶里程、重污染天行驶里程、拥堵状况行驶里程三个额度,类似阶梯水价电价,实行超额累进制,在合理范围内用车免费,严重排污添堵时多付费。依托科技,由车主按照需要和额度情况自主选择、自我约束,使对机动车的限制政策更加人性化。
北京华磊邦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石向阳委员:建议,一是应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和商会负责,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搭建本市中小企业商业联盟公共电子平台,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拉动本市经济发展;二是应修订完善有关汽车租赁的行业法规,调整租赁小客车新增配置比例,大力促进本市汽车租赁业发展;三是应制定汽车快修连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扶持政策,促进本市汽车快修连锁行业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
构建非公人才数据库
北京市保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德委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能单靠建园区、减税、资金补贴等措施,更要加大顶层设计,从体制和机制上有所突破,建立大型的公众开放平台、开放式实验资金、开放式人才体系和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广通道,逐步摆脱科技创新依赖土地创新的单一路径。
东方美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丽双委员:建议构建国家人才信息管理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非公人才动态标准数据库和非公人才动态电子化档案。
提倡全民阅读 提高全民素质
北京宏宝堂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茂全委员:建议首都在建设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应尽快出台全民阅读地方性法规并积极推进全民读书计划。北京能否出台全民阅读地方性法规,一是明确责任,包括强化政府组织领导责任、强化政府财税保障责任、强化政府宣传倡导责任和强化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二是整合资源,涉及出版发行、阅读设施、阅读活动、阅读推广、教育系统、社会力量等方面;三是保障重点,主要是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四是制定监督评价,包括政府问责、社会监督和群众评价。
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互联网行业发展
北京军区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斌委员: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应对现有的互联网监管机构进行整合,梳理已有政策,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坚固的信息安全堡垒。
中国工商报社主编赵静委员: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损害国家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严重地危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议政府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数量更多、范围更大的放心购物环境。
集美家居总裁赵建国委员:针对于互联网经济中虚假信息传播、不正当竞争、无照经营等较多问题,建议政府在大力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快组织专家和学者对这些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黄卫东委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涉及我国产业安全、政治安全等诸多领域,建议在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未雨绸缪,做好互联网进入其他各领域的承接工作,在互联网促进其他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规则的制定和法律体系的建设。
大力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处处长王永滨委员:利用大数据发展互联网经济,政府开放数据颇为重要。目前政府拥有很多高价值的数据,但是其数据资源的利用和运营还处于较为原始阶段。建议进一步开放政府数据,用大数据提升互联网经济。
运用互联网思维
破解就医难题
中央编译局出版社总编辑兼常务副社长刘明清委员:应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来破解百姓就医难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搭建一个诊疗信息平台,将所有医院有关收费、病床、资质、特色、专业等信息放在平台上,方便患者比较、选择、就诊和评价,解决目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完善顶层设计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钢委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是要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哪些国有企业在该行业可以退出,哪些企业国有资本应该控股等;二是要坚持市场化运作,让企业在完全对等的条件下自由结合,减少行政干预;三是发展过程中要依法办事。
促进科技建设 用科技手段
打造和谐宜居之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研究员陈善广委员:应积极促进载人航天领域一系列可以改善自然环境的先进技术转化为民用,为首都宜居建设出力。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北京城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军伟委员: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应该通过管理目标的量化,管理标准的细化,职责分工的明晰化等手段推进。建议,一、加强城市管理的标准化,形成整体体系,对城市管理进行规范。如盲道的规范,公共健身器材统筹管理,城市公共标识要有统一的图形和颜色等。二、推进城市管理的智能化,要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如医院、学校等。三、完善城市管理法制化,增强城市管理的执行力。四、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便民利民,强调公众参与,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石景山分局局长左小兵委员:北京要在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工夫,要实现社会管理服务的重心下移,加大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要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尤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对地下管网、电力设施、交通设施等数据进行整合,并实现资源共享;要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政府财务投入逐年增加,逐步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要完善全民参与机制和督察奖惩机制。
城市精细化管理要以人为本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委员: 城市精细化管理初始设计方案要人性化、科学化,每做一件事,都要心存这样一个理念——这样做,是否考虑到使用方的利益,设计方案是否符合使用方的需求,而不能是惯性思维。所谓精细化管理,也即以人为本的管理。一是精细化管理的中心是人,管理宗旨、管理方式、管理结构的评估要以人为本,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二是精细化管理要跟依法治国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三是精细化管理一定要借助信息化提升水平,要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大数据战略,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助力建设城市新常态。
首都的生态环境建设要以
中关村科技优势为突破口
北京安网沐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立新委员:建议,一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技术,采取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整合方式,通过有效途径与市民生活对接,感知生态环境变化;二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过程中,政府必须购买服务,将散落的新型技术、相对独立的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的技术公司联动起来,实现机制和创新上的链接;三是突出规划先行和政府引导;四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充分利用市场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平衡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五是开征低碳税,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