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2015-04-26马君龙王奇奇何春水
马君龙,王奇奇,何春水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外科手术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马君龙1,王奇奇1,何春水2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结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外周静脉滴注活血药物;治疗组患者加用血府逐瘀汤,术后第3天、第12天及1个月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出现。结论:外科手术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优于单纯外科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下肢静脉曲张;中西医结合;外科手术;血府逐瘀汤
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Primary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PCVI)为最常见的静脉疾病之一,包括原发性浅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静脉(穿通支)功能不全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PCVI发病率约为8%,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以往临床对该疾病认知程度不够,随着生活水平及医疗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进一步治疗。目前,我院下肢静脉曲张手术量较大,每年超过700例,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较佳,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5月—2014年7月我院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男72例,女58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2.5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下肢静脉曲张CEAP分类中的C分类诊断:0级:无可见或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1级: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2级:有静脉曲张;3级:有水肿,但无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和皮肤硬化等;4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5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已愈合的溃疡;6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活动性溃疡。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分级在C2以上;患者愿行手术治疗。
1.4 排除标准
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严重精神障碍者;不能遵医嘱按疗程服药者;不愿意服用中药者。
1.5 方法
1.5.1 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均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及曲张浅静脉点式切除术+经皮静脉激光成形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术前在彩超引导下以甲紫溶液(修正制药)标记曲张静脉及大(小)隐静脉主干,术中主刀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对于扭曲严重或管腔明显增粗的血管,予以结扎、抽剥;对于扭曲不严重或管腔轻微增粗的血管,采用意大利昆泰激光治疗仪,将激光光纤送入血管管腔内,直接发射激光能量,使得血管管腔闭合。小腿段散在分布的曲张静脉进行点式小切口抽剥结扎,小腿下三分之一(即足端)尽量少开切口,主要给予聚桂醇注射液(山陕西天宇制药),以减少术后疼痛、麻木。术后患者双下肢以普通绷带、自粘绷带和弹力绷带三层绷带加压包扎。同时,静脉滴注血塞通600mg、红花注射液40mL·qd,口服地奥司明片(马应龙制药)1g·bid,术后6h、30h分别给予利伐沙班(德国拜耳)10mg口服。 治疗期间清淡饮食,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20~30cm,3天拆除绷带,使用TDP烤灯照射,每次30min,每日2次;12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拆线后使用弹力袜,术后1、3、6个月复查。
1.5.2 中药治疗 治疗组患者加用血府逐瘀汤,药用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4.5g、赤芍6g、牛膝9g、桔梗4.5g、柴胡3g、枳壳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时间为2周。
1.6 疗效评价
第3天、12天观察患者肢体肿胀、皮下瘀血等情况,1个月复查。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府逐瘀汤对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远期效果较为明显,第3天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第12天大部分患者瘀血已消散,治疗组患者肢体肿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个月后治疗组无肢体肿胀情况出现。见表1、表2、表3。
表1 第3天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n(%)]
表2 第12天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n(%)]
表3 1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n)
3 讨论
3.1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下肢静脉曲张多为原发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致静脉内血液返流,远端静脉血液瘀滞,从而引起静脉管扩张,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静脉壁较弱,静脉瓣膜结构不亮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发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1]。早期多无明显局部症状,严重时浅静脉扩张、隆起和迂曲,沿静脉走形,如蚯蚓状、质软,部分患者发生浅静脉血栓时,可扪及质硬且活动度差的包块,触痛、压痛明显。多数患者行走或站立后小腿酸胀,肢体沉重乏力,下午或活动后加重,清晨或抬高患肢后减轻。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出现皮肤萎缩、瘙痒、湿疹、色素沉着和难以愈合的静脉性溃疡等症状。
3.2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和手术。保守治疗包括抬高患肢、使用静脉曲张袜、口服改善静脉功能的黄酮类药物等,但只能控制病情的继续发展,不能治愈,且不能缓解C4分级以上患者皮肤症状,因此临床仅推荐C2分级以下患者采用保守疗法。手术治疗可彻底解除疾病,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手段,且患者就诊时病情多已发展到C3阶段,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小腿浅静脉点状切除为经典术式,近年来又出现多种新的手术方法,如泡沫硬化剂注射、电凝法、激光腔内闭合、射频腔内闭合及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等。我院采用改良抽剥术+激光闭合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可兼顾严重曲张和轻微曲张血管。
3.3 外科手术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优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静脉曲张外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纯西医疗法多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但抽剥后残留的皮下隧道出血有可能加重,导致患者肢体疼痛和大片的皮下瘀血。血府逐瘀汤为活血化瘀代表方,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全方配伍特点: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升降兼顾,技能升达清阳,又可降泄下行,调和气血。诸药合用,可活血化瘀行气,则诸症可愈[2]。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具有缩短复钙时间、 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凝固时间等[3]作用,降低血小板含量、抑制血小板活性[4],保护血管内皮[5],可改善血流状态等。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优于单纯外科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深明,李晓曦.血管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05-510.
[2] 邓中甲,李冀,连建伟.方剂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8.
[3] 郭良年.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124-125.
[4] 罗尧岳,周小青,刘新华,等.血府逐癖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PDGF浓度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3):15-17.
[5] 武文辉,吉中强,纪文岩.新血府逐癖汤对高血压大鼠内皮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1):1084-1085.
[6] 唐汉成,李吉武.血府逐癖汤对血癖衰老模型动物血流变学干预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2010,26(3):48-49.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3-14
马君龙(1989-),男,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血管外科。E-mail:391251443@qq.com
R256
A
1673-2197(2015)14-0087-02
10.11954/ytctyy.2015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