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及对策
2015-04-26沈红军董圆媛范清华
沈红军,董圆媛,张 涛,范清华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1991年以来,江苏省社会经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日益成为关系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为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必要研究两者的发展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探究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的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与制约因素,便于采取经济环境一体化的综合决策,做到既争经济发展之先,又创生态环境之优。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介于 116°18'~121°57'E,30°45'~35°20'N之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域面积为 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13年人均GDP达12 047美元,居各省(不含直辖市)首位;常住人口达7 939.49万人,居全国第5位;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4.1%,远高于全国平均值(53.7%)。
基于1991—2010年江苏省社会经济、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主要社会经济与环境指标发展变化特征开展系统分析。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同期《江苏省统计年鉴》,环境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江苏省环境质量报告书》。
2 江苏省1991—2010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特征
2.1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2.1.1 经济与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
1991—2010年,江苏省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 601.38亿元提高到41 425.48亿元,年均实际增长率约13.7%,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0.5%)高3.2个百分点。全省人口总量由6 843.70万人增加至7 869.34万人,增长约15%,其中城镇人口扩张迅速,增长2倍多。城市化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城市化率由1991年的23.2%跃升至2010年的60.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从2000—2010年全国各地的城市化水平发展来看,江苏的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全国第10位上升至2010的第7位,排位提前的速度仅次于重庆[1]。
2.1.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
全省第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从1991年的21.5∶49.6∶28.9 转变为2010 年的6.1∶52.5∶41.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2.5个百分点。工业化加速推进,从轻纺工业主导到重化工业主导再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互动。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从三产就业人口比例来看,1991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分别占就业总人口的56.3%、28.7%和15.0%,2010年这一比例变为22.3%、42.0%和35.7%,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吸收第一产业转移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2.1.3 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消耗强度有所下降
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对资源能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能源消费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在整体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图1)。1991—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近3.5倍,基本是以年均8.3%的能源增长支撑了13.7%的年均经济增长。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技术升级改造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传统高耗能工业行业能耗增长明显放缓,单位GDP能耗逐步降低,1991—2010年间下降了83.3%。
图1 1991—2010年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与GDP增长相关性
2.2 环境指标变化特征
2.2.1 “三废”排放量逐年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较为有效控制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资源能源消耗等对环境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污染物排放指标方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0年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全省“三废”(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排放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上述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变化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另一方面,受政策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工业COD排放量、工业粉(烟)尘排放量与社会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负相关性,但生活COD排放量有所上升(表1、图2)。
表1 1991—2010年江苏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GDP变化相关性分析
图2 GDP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趋势
2.2.2 污染治理能力与效率不断提升,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1991—2010年,全省环保治理投入呈波动上升趋势,尤其废气治理投入在“十五”后期至“十一五”期间呈大幅增长。随着治理投入的增加,污染治理能力及效率得到不断提升,至2010年底,全省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 100万吨,脱硫设施处理能力达到1 730 t/h。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SO2去除率等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污水处理率20 a上升约74个百分点,SO2去除率10 a上升近50个百分点。从污染物排放强度看(图3),由于在全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未同步增长,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多年来呈显著下降趋势,2010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COD和SO2排放强度分别较1991年下降98.1%和96.1%。
图3 万元工业增加值COD和SO2排放强度变化趋势
2.2.3 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生态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
从环境质量变化来看,全省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稳中有降,但2009—2010年出现上升趋势,受颗粒物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数据普遍超标,秋冬季节大范围重污染天气频发;受机动车排放污染等因素影响,空气中二氧化氮污染负荷呈上升趋势,城市空气污染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与机动车混合型污染转变。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地表水水质劣Ⅴ类断面比例20 a下降超过50个百分点,主要湖库富营养化状况有所减轻;但全省省控断面水质仍有近50%达不到Ⅲ类水质标准,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太湖总氮浓度长期劣于Ⅴ类,适宜蓝藻生长的湖体生境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部分流域区域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3 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经济结构偏重问题依然突出,传统结构性污染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相比,江苏GDP年增长率相对较快,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偏低,经济结构偏重的问题依然突出。以2010年为例,江苏省GDP年增长率为 13.5%,高于山东(12.5%)、广东(12.2%)、浙江(11.8%)、上海(9.9%)等地;第三产业占 GDP比重为41.4%,低于上海(57.3%)、广东(45.0%)、浙江(43.5%)等地[2]。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江苏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对资源依赖性较强的重工业(特别是“两高一资”产业)比重依然偏大。全省废水、废气重点排污行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仍是通过消耗占全省70%~80%以上的资源能源,产生占全省不到50%的工业产值,废水排污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占全省比重达50%以上,废气排污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占全省比重甚至接近80%,远高于工业平均排污水平。
3.2 能源消费结构亟待改变,节能形势依然严峻
江苏省是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消费大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消耗迅速增长,而能源自给率却持续走低,能源供需矛盾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瓶颈。同时,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例长期处于60%以上,2000年后一度高于70%,其中又以第二产业消费为主,占比达80%以上。虽然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传统高耗能工业行业能耗增长明显放缓,但高耗能行业占工业主导地位的产业特征仍将存在。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和建筑物用能亦呈刚性增长趋势[3]。“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快速提升阶段,必将带动工业和生活用能的持续增长。国家“十二五”节能目标将江苏省列为一类地区,单位GDP能耗降低率需达到18%,高出全国目标2个百分点,节能降耗任重路艰。
3.3 生活污染、机动车排气等污染呈上升趋势,污染物总量控制有待全面加强
由于人口增长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省生活用水量快速上升,进而导致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长。与1991年相比,全省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了近3倍,主要生活污染物COD和氨氮排放量也一度呈上升趋势,“十一五”以来虽得到逐步缓解,仍远超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全省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亦呈急速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以年均14.1%的速度递增,由此带来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快速增长,其中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约9.8%。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造成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氮氧化物治理措施相对滞后,全省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自有统计数据以来也呈缓慢上升趋势,作为“十二五”新增总量减排指标,污染减排任务艰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有待全面加强。
3.4 区域发展梯度特征明显,发展协调水平仍待提高
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人文历史、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江苏苏南、苏中、苏北3大区域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梯度特征明显[4]。苏南地区占全省经济的比重达60%以上,城市化水平分别高于苏中、苏北地区约14、18个百分点,由此带来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特征性和差异性。苏南地区用电量、工业煤炭消费量占全省比重均达60%以上,主要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北地区为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偏重,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与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较大,但是在环境容量上比苏南、苏中地区尚占有一定的优势。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的角度,都需要采取更加高效的政策措施,在各区域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分工合作,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3.5 环境承载能力薄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矛盾突出
江苏省以占全国约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占全国约6%的人口和10%的经济总量,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环境承载能力薄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逐步上升,火电、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产能居全国前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其中粗钢和化学纤维产量占比分别较10 a前上升5.2、5.7个百分点。受经济发展和资源容量影响,江苏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单位国土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均位居各省(市、自治区)前列。万元GDP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强度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优势空间也逐渐缩小,万元GDP能耗高于广东、上海和浙江,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耗量高于山东、浙江和广东[2],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日益突出。
4 对策建议
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构建环保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当前,江苏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作用、对经济转型的先导和倒逼作用,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前提条件,推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5]。为此,必须加快构建节约、环保、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积极稳妥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6-7],积极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
4.2 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江苏能源消费总量的80%由工业企业消费,其能源消费量及增减幅度对全省能源消费的变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8]。因此,首先必须依靠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产业结构节能;其次,要更加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实施行业能耗总量控制,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管齐下,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9]。同时,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布局,利用江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力发展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通过逐步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4.3 加大城镇生活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努力改善宜居环境
《江苏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后3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实现4个全覆盖,即基本实现全省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现污水主干管网全覆盖、基本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实现污水处理高效监管体系全覆盖[10]。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行业管理机制,切实有效提高城市和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面对日益频繁的雾霾天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控力度,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强机动车环保监管、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提升燃油品质、促进石油炼制企业升级改造。此外,要加快推进集中供气、供热,提高城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低硫燃料油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努力创造宜居环境。
4.4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与环境双赢
区域发展不均衡,一方面给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制约和挑战,另一方面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整体发展的重要机遇。江苏苏南、苏中、苏北3大区域,经济基础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差异,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以经济总量、人均GDP、产业结构水平、环境容量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指标为基础,根据区域发展不同特征、资源禀赋、潜在优势等具体特点,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开发格局[11],兼顾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条适合自身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发展之路[12]。同时,通过深化区域间的专业化分工,加强区域间合作互助,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关系新格局,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4.5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对经济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以及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能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依靠科技力量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省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直接决定着经济强省建设的成效。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13],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研发,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把加快科技创新与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4.6 实施经济和行政多项并举的政策手段,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保障,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与经济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14-15]。近年来,江苏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价格为重点、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为主要手段,同时综合运用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如今,这些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已经日渐凸显。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并结合江苏实际制定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地方性法规、标准和政府规章,强化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在法律、行政手段的基础上,加强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推动力,从制度上保证经济主体从自身效用或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选择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行为措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一致。
5 结语
江苏作为一个工业和人口大省,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由此带来的环境保护压力亦持续增加。由于实施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环境污染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有效减缓、控制了污染物排放,但仍面临环境承载能力薄弱、经济结构偏重、能源消费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影响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症下药,采取更加有力的对策措施,
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上,有效破解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城市化发展状况研究[EB/OL].(2011-11-21)[2014-10-27].http://www.jssb.gov.cn/tjxxgk/tjfx/sjfx/201111/t20111121_1881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江苏省统计局.能源高效利用 节能成效显著[EB/OL].(2011-04-18)[2014-10-27].http://www.jssb.gov.cn/jstj/fxxx/tjfx/201104/t20110418_115140.htm.
[4]曲福田,赵海霞,朱德明,等.江苏省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1):86-92.
[5]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环境与经济发展实证分析[EB/OL].(2011-01-17)[2014-10-27].http://www.jssb.gov.cn/jstj/fxxx/tjfx/201101/t20110117_114681.htm.
[6]周生贤.努力增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J].中国经济周刊,2008(46):16-17.
[7]赵彤,丁萍.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2):90-93.
[8]江苏省统计局.江苏能耗现状与节能面临问题的思考与分析[EB/OL].(2011-10-31)[2014-10-27].http://www.jssb.gov.cn/tjxxgk/tjfx/sjfx/201110/t20111031_18750.html.
[9]卢伟.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若干思考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11):28-30.
[10]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EB/OL].(2013-12-18)[2014-10-27].http://cds.nlc.gov.cn/jssfz/jszb/297741a/201312/t20131218_4485291.shtml?classid=388.
[1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区域发展的回顾和展望[EB/OL].(2011-11-23)[2014-10-27].http://www.jssb.gov.cn/jstj/fxxx/tjfx/201111/t20111123_116170.htm.
[12]周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5):42-45.
[13]周国梅,李霞,周晔.国际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4,42(6):64-66.
[14]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国家信息中心.2008-2020年中国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15]盖美,胡杭爱,柯丽娜.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2):18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