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台湾科技人才培养历程

2015-04-26本刊通讯员费常毕少华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台当局科学科技

○文/本刊通讯员 费常 毕少华

早期台湾科技人才培养历程

○文/本刊通讯员 费常 毕少华

台湾科技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研究经费的大量投入,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台当局对岛内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及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取合理的科技人才培育政策。

重视发展高等教育

由于日本殖民时代有意忽视对台湾本地科技人才的培养,真正具有大学学历的台湾籍学者和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能够在岛内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任职、从教的几乎全部是来自大陆各地的知识分子。以台湾大学为例,1950年该校专职教员中95%来自大陆,本地培养的教师数量不及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当局推行进口替代政策,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大量需要基础性产业的技术型人才。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采取发展教育的方式。

大专院校是培育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在努力发展各级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一方面改制升级岛内原有的4所大专院校(台湾大学及3个独立学院),另一方面利用一些随国民党当局到台湾的原大陆高校师生,在岛内相继“复校”重建大陆名牌大学,如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等,使台湾高等教育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到1955年,台湾岛内的大专院校已达15所,学生数量达到17,997人,比日本投降时增加了8倍,高校内附设的研究所也从最初的3个增加到13个。

直到1959年以后,台当局才开始关注学术研究工作及对专业科技人员的培养,成立“长科会”,发布实施《“国家”长期发展计划纲领》,设立“发展科学专款”,支持科学教育与人才培育,充实科研设备,添造“学人住宅”,设立研究人员职位,如“国立研究讲座教授”、“国家客座教授”等,资助其开展部分学术研究,还规定凡研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或工程基本科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缓服兵役,以安定岛内学者生活,培养学术研究风气。

1949年台湾大学研究生上课情形

即便如此,由于专款有限,在当时能获得补助(分甲、乙两种,每月分别为新台币1600元和800元)的研究人员数量很少,每年不过四、五百人;当选“国立研究讲座教授”、“国家客座教授”(每月可获得研究费新台币3000元)的每年不到30人;另外每年遴选20余名科技人员赴海外进修(以返台服务为条件)。

60年代后期,随着岛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导向政策带来了工业部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就业量的快速扩充。1968年,台当局制订“十二年科学发展计划”,将“推行科学教育与培养科学人才”列为一个分项计划来执行,除在组织、人事、政策、经费及重点安排等方面进行总体部署外,还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例如拨款14.2万美元和634万元新台币,用于充实中等学校的仪器、标本等设备和增建试验室;办理中学教师的在职进修、奖助攻读硕士学位或选送部分教师去外国进修;研究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进;随之,又积极充实大学理工学院的科学仪器设备,选送教师赴海外或在岛内进修,增设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系科及研究所等。

为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台当局从1968年起,开始将小学至初中教育(台湾称“国民教育”)自6年延长至9年。即前6年为“国民小学”(简称“国小”)教育,后3年为“国民中学”(简称“国中”)教育。学生均免交学费,按学区就近入学;所开课程兼顾就业与升学需要,加强职业课及技艺训练。

1952年台湾大学森林系学生到南投县阿里山杉林溪实习

“长科会”在1967年10月成立“科学教育委员会”,负责检查岛内大、中、小学各基本科学课程的内容及水准,调查外国出版的各级学校科学课程新教材,聘请专家编译或编写岛内各级学校科学教科书,拟订各级学校科学课程的实验课及实验仪器标准,并策划关于教学仪器的制作事宜,同时会同“台湾省教育厅”制订教师进修办法,并会同“教育部”制定教师进修,在大学选修课程,由“教育部”给予硕士学位办法;同时还主办科学刊物,介绍科学新知,为教师解答新教材所引起的各项问题及大专院校联考科学试题问题。

“长科会”改组为职权更大的“国科会”后,重新拟定台湾科技发展方向,制定新的研究辅助费的方法,从改善各级学校科学教育、设备及人才培育着手,发展基础与应用科学研究,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第二年(即1969年),获得“国科会”提供“研究补助费”的研究人员数量增加至881人,其中甲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级)458人,乙种(讲师及助理研究员级)313人,丙种(助教、助理员级)110人。此外,还尝试设立“研究教授”、“研究副教授”职位方式,共有172人获得此“殊荣”,但只实行一年便告停止。

为解决海外学者回台湾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师资水准及改进教学研究,“国科会”特在大专院校和6个研究中心设立“客座教授”、“客座副教授”名额,当年共延聘137人。另外还举办暑期科学研讨会,邀请海外学者来台湾短期讲学,教授数学、化学、工程、物理等课程,参加研讨者456人。

为培育岛内科技人才,“国科会”当年共资助137名科技人员赴岛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其中80%由“国科会”根据其科技发展计划及岛内经济建设需要,指定进修学科,其余20%可自由申请。

为使大学毕业生能在岛内深造,并安定其生活,使之能专心从事研究工作,特在台湾各大学研究所及6个研究中心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博士生每月1600元新台币,硕士生每月1000元),当年共补助200名博士生和430名硕士生。

原“长科会”下设的“科学教育委员会”改组成“科学教育审议委员会”,后又改称“科学教育咨议委员会”,推动“十二年科学发展计划”中的“科学教育与科学人才培育计划”的实施,特成立“推动小组”,下设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科学教育、专科职业科学教育、大学及硏究所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科学人才培育及科学资料及仪器中心共7个推动小组,定期开会讨论、协商相关问题。

为岛内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技术性人才

进入70年代,以发展重化工业为主的第二次进口替代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推动了台湾重化工业及机械、信息、电子等策略性工业的发展,使工业产品出口结构得以在石油危机、保护主义抬头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削弱的情况下,逐渐由劳动密集的消费型转向技术密集的生产型,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使得技术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的质与量成为岛内各界关注的焦点。

台当局适时推出鼓励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包括增加教育投入,改革高等教育体系,大量设置二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和五年制专科等专科型院校,快速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私立高等院校。到1972年,全台湾99所大专院校中,私立大专院校就有68所,在校学生156,111人,占大专院校学生总人数的61.34%。到1975年,全台湾已有102所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增至289,435人;教育结构不断完善,开始向培养更高级人才和科学研究方向发展,全台湾高校的研究所数量达到159个,研究生人数达到3681人。

“国科会”1973年7月设立“科学教育组”,将前述各项科学教育工作都移交给“教育部”办理,仅负责有关“教育部、厅、局”各年度计划中有关科学教育与科学人才培育计划的管制考核工作,从1976年起,每年遴选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人员进修,以培育此类人才。

1958年台湾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第一届研究生开学典礼

据统计,1974—1980年台湾在教育与人才培育方面的经费投入达19.4亿元,较1968—1971年的投入增加近一倍,其中师资培育与延揽人才占经费总额的57%,改进教材、教学方法与评鉴占5%,充实仪器设备、编译大学教科书及世界学术名著占4%。

这一时期,岛内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发生转变,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主流,高中与高职学生的比例由1967年的6:4调整为1981年的3:7。正是这种人才教育结构,为当时台湾培养了量多、质精、薪水低的技术工人;而专科学校的扩充,使技术密集产业所需要的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中坚人才供应充裕,极大地满足了岛内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大量技术性人才,使台湾跃升为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

1978年,台当局召开第一次“全国科技会议”,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明确提出科技政策目标是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发展三者并列、同时兼顾,同时运用财政、金融等方法,鼓励民间企业从事科技开发研究。1980年,台湾设立新竹科学园区,通过提供优惠税租、完善的硬件设施等优厚条件,吸引海外人才来台创业,同时极大促进了对岛内高科技产业人才的需求。1982年,台当局召开第二次“全国科技会议”,制定产业升级战略,确立八大重点科技发展领域。然而在这时,却发现由于此前长期忽视科技教育,造成高水平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

根据台湾“教育部”统计,1982年时,岛内研究人员总数大约只有1万人,平均每万人中研究人员只有5人。此外,由于岛内工资收入低,研究职位少,导致大批留学人员学成后不愿回台湾,从1950年到1983年的33年间,返台者仅占留学人员总数的13.7%。

1962年台湾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第三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983年初,时任“行政院政务委员”的李国鼎奉命草拟《加强培育及延揽高级科技人才方案》。该方案以两年为期,由“教育部”、“国科会”、“青辅会”全力推动,其特点是以培育岛内人才为主,延揽海外人才为辅,重视提升人才的质与量,并结合各方面资源作弹性运用,先以与军事科技及策略性工业有关的重点研究所作为先导性试验,采行有效措施,吸引海外人才回台湾服务或进修,以更具弹性的措施延揽海外人才。另一方面,提高教授的研究奖助金和研究生奖学金,改善教学设备与其他实验研究设施,扩充研究人员编制,扩大招收硕士生与博士生,机械类增加100人,电机类增加150人,扩大在职教师赴海外进修名额,达到50人。

此外,还建议举办专业密集课程或研讨会,发动各种公营和民营企业与财团法人捐助教授与研究生奖助金,并由“国防部”、“国科会”、“经济部”与“行政院科技顾问组”成立4个“杰出中心”,其中中山科学院负责两个,即中山科学院与台大合办的应用力学研究所,以及与成功大学合办的航太研究所。另外两个则由工研院主持,即清华大学的材料研究所与交通大学的电子研究所。这些研究所比照外国待遇,聘请海外一流学者回台湾主持研究工作。

该方案中有关“国防役”的规定相当新颖。早在首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上,就有外籍顾问建议台当局改变死板的联考制度,以增加教育的弹性。李国鼎就这个建议,再参酌《“国防部”研究所毕业役男志愿服务国防工业储训为预备军官作业规定》而拟定了“国防役”的条例,规定大学研究所的科技硕士或博士,毕业后可报考“国防部”科技单位或非“国防部”的重要科技单位,除9个星期的短期训练之外,皆以科技工作取代服兵役,工作期限6年。

至于延揽海外人才方面,李国鼎除了在方案中开出大量优厚条件之外,还亲自出马到美国,说服旅美科技专家回台湾服务。如1983年5月他前往美国,在几个星期之内往返于旧金山、休斯顿、芝加哥与洛杉矶等大城市,一共约见2000多名华裔科学家与工程师。他形容这些科技人士是“一万青年一万兵”,希望他们以中国人往昔抗日的勇气,加入为台湾经济奋斗的行列。

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台湾

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台湾,“国科会”特别制定《延揽海外人才回国服务处理要点》及《补助海外国人回国教学研究处理要点》,“教育部”也制定了《扩大延揽海外学人回国任教方案》及《奖励私立大专院校改善师资方案》,决定设立“特约讲座”、“客座硏究教授”和“客座专家”三类职位。“特约讲座”系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回台湾,在大学或研究机构指导岛内急切需要的研究;“客座研究教授”系延聘海外执教学者短期回台湾指导研究或传授新兴科技;“客座专家”系延聘海外技术专家以其特殊技术与经验,为台湾解决岛内急切问题或培训岛内急需人才。

1989年共有203名海外科技人才回台湾,其中应聘“特约讲座”者有9人,应聘“客座研究正副教授”者有131人,应聘“客座专家”者有63人。另外,补助回台湾教学及研究人员146人,其中教授3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共142人。

这一时期,“国科会”还积极推动科技教育的研究,1984年5月重新成立“科学教育咨议委员会”,与“教育部”协商分工,有关科学教育的基础研究与试探性发展工作由“国科会”负责,开展科学教育研究的规划,包括“科技发展十年长程计划”中科学教育部分,制定科学教育研究的层次、类别与对象,选择重点研究项目,推动“目标导向合作研究计划”和“先导性实验发展计划”,范围涉及数学、自然科学、环境、资讯、技术与大众科普等方面,如“民众数学与科学基本能力需求研究计划”、“台湾学生自然科学认知与学习研究计划”、“大专普通物理和化学课程及实验改进研究计划”、“高中数理科学习成就优异学生辅导实验计划”等,并编印介绍重点科技系列丛书,举办高中生“太空研习营”、“高中生太空箱实验设计选拔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在1986—1989年的4年中,为此而投入讲师以上人力约1013人次,研究经费1.4亿元新台币。

1969年台湾清华大学核工系学生毕业照

从1982年起,台湾“教育部”着手研究高中课程结构模式与教材的修订,结合台湾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并纳入最新科技、发明家传记及重大科学发现等内容。到1987年,全台湾9所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四年制师范学院,以提升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

此外,对教师的在职进修采取鼓励与强迫的并行制。为了使中学教师水平都能达到大学毕业程度,每年都要选送一部分教师去台湾师大、清华大学等理工学院及研究所的暑期进修班进修硕士课程(满4年暑期毕业,然后按同等硕士资格发薪任用)。

为普及电脑知识,1982年台湾“教育部”指定10所高中开设电脑课,其他学校也相继开设课外活动电脑班、高中电脑辅助教学师资培训班等。

这些措施很快取得成效,到1989年,台湾岛内研究人员总数达到3.97万人(以全时等值人数计算),其中博士、硕士约占34.9%,学士占35%,每万人口中平均约有20位研究人员(当时台湾人口约2000万),每万名劳动人口中研究人力达到47.3人。当年发表论文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全球排名为第29位,在《工程索引》(EI)的排名达到第14位,表明此时台湾科技人才的质量已达到较高水平。

猜你喜欢

台当局科学科技
本期导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