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荣格的人格结构原型理论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

2015-04-24王菲菲柳叶青

山花 2015年2期
关键词:尼姆艾米丽福克纳

王菲菲 柳叶青

用荣格的人格结构原型理论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

王菲菲柳叶青

艾米丽的“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种重要的人格原型,是人们据以和世界进行交流的适应体系及方式体系,是人类在公共场所展现的面具或者外观,其意图在于呈现对于自己有利的形象,这样,社会就会悦纳他。因此,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团体生活的基础。但是,如果一个人太专注,太倾心于他所扮演的角色,他的意识全然将自身视同于这种角色,他的人格面具与其人格的发育不良的组成部分便会发生冲突,那么,他就生活在一种由这种冲突造成的紧张心理状态之中。荣格称这种现象为“原型附身现象,意指被附身的人已经被某种超越于他的东西,某种集体的而非个人的东西所鼓动。这种起源于自我膨胀的感觉是一种幻觉:一方面,被人格面具主宰的人具有一种由自己扮演完满无缺的角色而派生出来的妄自尊大的夸张感;另一方面,人格面具的受害者在其无法达到团体期待时将会饱受自卑感和自责心理的折磨”。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主人公艾米丽小姐就自始至终戴着这样一副人格面具。不论父亲身前身后,她都无疑深受父权思想和清教思想的双重压迫。尤其是父亲死后,她顺理成章地接过父亲“南方传统卫道士”的大旗,成了小镇居民寻求辉煌过去的精神寄托。艾米丽的人生已经与南方高贵传统这个社会强加于她的人格面具合而为一了,这也注定了艾米丽悲剧性的人物命运。

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宣告了南方战败的事实,面对如此惨烈的社会转折,南方人显然表现得无法释怀,他们转而精心地维护着南方旧有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社会传统,对那些曾经拥有显赫身份的没落贵族后裔更是倍加呵护,从小就给他们戴上一副“南方传统卫道士”的人格面具。在以杰弗小镇居民为代表的南方人眼中,艾米丽虽然早已没落,却依旧肩负着护卫高贵的南方传统和旧价值观的重担。因此在他们看来,艾米丽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仅仅是一座代表了南方没落贵族阶级旧传统、旧价值观念的“纪念碑”。更有甚者,艾米丽在小说中曾两次被喻为“偶像”:“她那挺直的身躯一动不动像是一尊偶像一样”;“……她的身影,像神龛中的一个偶像的雕塑躯干,我们说不上她是不是在看着我们”。这两处描写把艾米丽在小镇居民心目中的神性地位渲染得恰到好处。于是,那个作为个体的艾米丽逐渐消失,同时面具化为一个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折中产物。

与此同时,艾米丽本人似乎也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过分认同于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并自觉自愿地按这一角色产生蜕变的过程。父亲在世时,艾米丽一直是父亲手中牵着的一根风筝线,父亲完全主宰了她的个人意志和话语权。如此这般,艾米丽变得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沉默,自由选择及追求爱情和婚姻更是奢谈。父亲过世后,艾米丽不必再以恭顺的女儿这一身份示人,然而,南方依然保守的社会氛围并不允许她脱胎换骨。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南方传统自然而然的熏陶是她无法逾越的鸿沟;力求摆脱现实,追求自我意愿或实践,对于艾米丽来说都是行不通的,她只好压抑自己的本性,无奈地接过了父亲遗留下来的文化大旗,走上了南方传统捍卫者的道路。

艾米丽成为人格面具的受害者。当她把自己与自己的人格面具相等同的时候,必然脱离真实的自我而陷入完全的空虚之中。父亲生前剥夺了艾米丽选择婚姻的自由,但是父亲死后遗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南方传统依然伴随并支配着艾米丽,使她对身边悄然发生的变化从内心深感惶恐和无助,既不能接受也无法适应,只好数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封闭在老房子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孤独和恐惧不断侵蚀着她,她只能死死拖住死去的父亲——那个抢走了她一切的人。父亲的肖像画虽已失去光泽,却是她唯一可以与之相伴并依赖一生的精神寄托。艾米丽不能超越自我,更不能超越传统,失去了拥有丈夫、儿女、家庭以及做正常女人的权利,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艾米丽心中的“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即男性意象,是荣格提出的个人人格中的原型,是女性心目中的一个集体的男性形象。“对于女性个体来说,只有与男性交往的过程中,其阿尼姆斯才得以显现和表达。父亲由于是女孩最早接触到的男性,而常常成为女孩的阿尼姆斯的化身。阿尼姆斯基本上是受了女子父亲的影响而成形。这种影响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不同的女性的阿尼姆斯也是不同的……”小说中的艾米丽小姐是南方没落贵族家的大家闺秀,像所有女孩子一样,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着一份浪漫甜美的爱情。然而,她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却无情地践踏着她心中纯美的阿尼姆斯,使它一步步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以致最终酿成了爱的悲剧。

从小到大,艾米丽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她最早接触到的男性,艾米丽对男性的阿尼姆斯自然而然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正是她父亲亲手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福克纳以小镇居民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身段苗条,身着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着艾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的身影。”在这幅画中,叉开的双脚象征着父亲的顽固,手里的马鞭象征着他的力量,背对着艾米丽的侧影象征着他的威严,如此种种无不代表着父亲的强势和霸气;相反,身着白衣象征着艾米丽的纯洁,立在父亲背后象征着她的柔弱和驯服,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父亲与艾米丽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活在父亲阴影下的艾米丽只好无奈地压抑着自己心中的阿尼姆斯。

等到父亲去世后,艾米丽遇到了北方工头荷默·伯隆,她终于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阿尼姆斯投射到这个真实的男人身上,品尝一番她向往已久的迟到的爱情。艾米丽和荷默两个人之间也似乎真的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然而好景不常,他们之间的裂痕还是逐渐显露了出来。在“爱情”遭遇失败后,艾米丽对世俗的爱情和婚姻彻底地心灰意冷了,她由爱生恨,最后选择了“谋杀”这种几近疯狂的极端方式来解决和荷默之间的爱情矛盾,不顾一切地毒死了荷默,从此,可怜的艾米丽只能从她父亲的画像和情人的尸体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艾米丽的“阴影”

根据荣格的理论,阴影是一些被压抑,甚至从来不会浮现于意识的邪恶的东西。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原型,阴影具有极为深厚的根基,事实上,它包含着来自我们的人类祖先的动物的基本本能,因而它就包含了所有社会认为是邪恶的、有罪的和道德败坏的那些冲动。从此角度理解,阴影代表了人性中恶的内容,它使人具有激情、攻击性甚至暴力倾向。简单说,阴影所代表的正是恶魔的品性。“由于阴影中有很大的卑劣的成分,而且这些成分一直受到了自己与社会的压抑,这反而使阴影所包含的能量和潜在危险更大。当压力变得过于严厉,或者疏导的途径不恰当时,阴影就很可能以灾难的形式爆发出来,另外,阴影本身也有一种人格化的要求。阴影将个人不愿承认的东西都加以人格化,但也往往将它自己直接或间接地强加在个人身上。这样一来,阴影不仅会损害人格化过程本身,而且必然会影响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艾米丽小姐系出名门,从一出生就被冠以“格里尔森”这个高贵的南方贵族姓氏,成了地地道道的南方淑女。同时她必须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所有历史、家族、传统赋予她的责任和义务。她的一言一行都要遵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是否符合大家闺秀的规范。与此同时,没有人把艾米丽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相反,却对她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产生臆断,自始至终忽略了艾米丽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的个体,其人性中必然存在着阴暗面。我们发现,主观上,艾米丽本人不断地体验到自己身体里所潜藏并不断恶化的阴影给她带来的难以名状、无法摆脱的痛苦和焦虑,并努力调整自己与周遭社会的扭曲关系,以期成功抑制自己不断恶化的心理阴影;客观上,僵化的“格里尔森”姓氏、专横独裁的父亲以及南方贵族的家庭背景却不断地给艾米丽施压,妄图把她深深束缚在曾经辉煌的时代,使她不能自拔。

处在传统与变革夹缝中的艾米丽是那么渺小,虽然她不断努力改变自己,也想和社会交融在一起,但是一切的尝试最终证明都是徒劳的。一切努力都归于失败之后,艾米丽最终选择了通过恋爱的方式寻求心灵的归宿,以达到自我拯救的目的。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北方人荷默,把自己的幸福作为赌注完全押在了这个男人身上。然而,两个人之间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全相左,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一起的。艾米丽最终被荷默抛弃彻底击垮了她的心理防线,她心中那被“阴影”所驾驭的“兽性”彻底爆发了,她选择了在自己精心布置的新房里用砒霜毒死了荷默,然后在荷默尸首的陪伴下终老一生,用她的一生去祭奠这份扭曲的爱情。

结 论

回顾整篇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女主人公艾米丽小姐展示给世人的永远是孤独高傲和愤世嫉俗的一面,她和整个大时代以及周遭的人们永远是格格不入的,她把自己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起来,残忍地杀害了自己唯一爱过的情人,并和他的尸首厮守终生。那么艾米丽小姐缘何如此另类呢?归根结底,还要追溯到她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生活中去。艾米丽生不逢时,身为贵族后裔,却偏偏出生在南方贵族阶级行将解体的时代。时代要求她与时俱进,而呆板的父亲却一直给她灌输旧传统和旧伦理,在双方矛盾的巨大冲突中,艾米丽显然无所适从,她只好无奈地给自己戴上了“人格面具”,放逐了自己作为一个正常女人对异性“阿尼姆斯”的诉求。方方面面的压力不断地向艾米丽袭来,她只好把自己伪装得更加坚强,而她柔软的内心却一点点被“阴影”所吞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爱情失败成了艾米丽“兽性”爆发的导火索,这个外表看似坚强的柔弱女人终于崩溃了,她杀死了情人,同时也残杀了自我。此后的艾米丽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她的心灵早已枯竭了。因此,与其说艾米丽是怪异的,倒不如说处于转型期的整个南方社会是怪异的,它是一切怪异的根源。正是基于对艾米丽一生悲惨遭遇的同情,福克纳为她献上了一朵玫瑰花。

[1][5][7]王先霖,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82-584.

[2][3][4][6]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A].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274,277,281,278,277.

[8]Guerin,Wilfred L.,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9]Bressler,Charles E.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

[10](美)布鲁克斯·沃伦编著.小说鉴赏(第三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11]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12]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3]刘俐俐.外国经典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朱振武.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5]王江松.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6]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刘建华.文本与他者:福克纳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王菲菲(1980— ),女,河北省张家口人,硕士,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跨文化。

柳叶青(1970— ),女,河北省石家庄人,硕士,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与写作。

猜你喜欢

尼姆艾米丽福克纳
生活的“胜利者”
你穿得真好看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伊拉克前国脚:战争改变了一切
威廉·福克纳的《熊》
瓮底的世界——试论福克纳小说中的瓮及相关意象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