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考——以美丽乡村南京浦口区示范区规划为例

2015-04-24毛安元

山西农经 2015年9期
关键词:浦口区规划区生态文明

□毛安元

(苏州苏农园艺景观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12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考
——以美丽乡村南京浦口区示范区规划为例

□毛安元

(苏州苏农园艺景观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123)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土与现代、多样与特色、生态与生产的矛盾,需要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加以思考和解决。南京浦口区美丽乡村规划项目中,试图将“生态文明”贯彻到环境、产业和生活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乡村的经济繁荣、民生保障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农业

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其中将“生态文明”提到战略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而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62961万人,占比46.27%。作为农业大国,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就必须关注“三农”问题突出的中国乡村,打造新型农村,促进农村发展与繁荣。换言之,美丽中国最薄弱的环节在乡村,因此提出美丽乡村概念,全面贯彻实施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

1 拓展研究范围

南京浦口区美丽乡村规划期限为2013—2017年。示范区共涉及8个街道的33个行政村总人口13.3万人。自滁河以南,西起九峰山,包含整个老山森林公园,以汤泉街道、汤泉农场、永宁镇区域范围为主,包括部分盘城街道、星甸街道、泰山街道及江浦街道,总面积约352km2,其中老山约117km2。考虑交通、发展现状、优势资源等综合因素,将星甸街道后圩片区、汤泉农场、汤泉街道邵兴圩片区、瓦殿社区等区域作为本轮规划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82.0km2,约占规划面积的22.7%。为了形成一个具有全局指向性的发展规划,规划过程中结合了政策性文件、各分区规划成果、实践成果和现状调研成果等多种资料,将研究范围拓展为整个浦口区,立足浦口区整体的经济、农业、用地、村镇、交通、旅游等宏观方面,以便使规划内容与浦口区以及南京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从而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图1、图2)

图1 浦口区土地利用规划图(摘自《南京市浦口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图2 规划区核心区块范围图

2 环境的生态保育

2.1 自然资源梳理

规划区山林资源丰富,南倚老山,西临九峰山,鸽子山、姚家山耸立,它们共同构筑基地西南方向的绿色屏障、天然氧吧。基地北侧滁河贯通,滁河在浦口区境内河道长42.8km,其主要支流清流河也在浦口区境内,其它注入滁河的小流域支流有万寿河、陈桥河、永宁河。朱家山河、驷马山河(规划范围外)、马汊河(规划范围外)为滁河的3条通江分洪道。基地南侧广泛分布小型水库,主要供圩区灌溉及居民生活所用。

特别是,规划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汤泉镇及老山区域,目前已形成以汤泉镇为中心的温泉利用区块,但未形成合理的开发,且开发品质不高。在汤泉地下水资源容量及开采情况调研中发现,根据2005年完成的《南京市汤泉地下热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规划方案报告》,汤泉地下热水多年平均总资源量347万m3/a,可采量171万m3/a,温泉自流量176万m3/a;汤泉地区冷水总资源量70万m3/a,可开采量50万m3/a,自流量20万m3/a。具有很高的旅游、医疗、养殖等方面的开发价值。(图3)

图3 南京市汤泉地下水资源保护带划分示意图

2.2 山水对话的环境保育

规划区域虽然有着优质的山水格局,但是部分建设项目侵占生态用地;居民生活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不足。以“生态观”审视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加强居民和游人的环保意识。

规划区域山林优美、河网纵横,生态环境优良,本轮规划围绕区域内最大的特点——农田,以农田为纽带,以整个浦口区域大的生态网架为基础,搭建“一脉一核,绿底蓝网”的生态格局,实现山水关系在农耕活动中的对话。(图4)其中,一脉指滁河湿地风光带;一核指老山-九峰山生态绿核;蓝网指滁河分支河流水系,构筑生态通廊;绿底指生态农田基底。

图4 规划区生态网络结构图

同时,依据《南京市浦口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以及各镇域土地利用规划,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协调控制区。禁止开发区(59.6km2):主要为老山-九峰山核心保护区、滁河生态湿地核心保育区,该区域禁止一切与保护维育等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活动。限制开发区(71.5km2):主要为老山-九峰山核心保育区之外部分山脉,河道的滨水绿带控制区。该区在不影响其主导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适量建设与开发,其建筑规模、高度、游人容量等指标受严格控制。协调控制区(78.9km2):以保护山体和水系的生态及景观完整为原则,对未纳入禁止及限制的山体水系进行协调控制。该区域可进行更为集中的开发建设,但其建筑规模、高度、游人容量等指标仍受指标控制。(图 5)

图5 规划区生态保育分区图

3 产业的生态嫁接

3.1 农发展现状

浦口地区产业发展上依托其现有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以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为主导,结合花卉苗木及经济果林生产,基本形成规模化经营和一定程度的科学管理模式。同时,以基础农业发展为依托,结合当地的乡土风情,以农事体验、乡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农庄及农家乐项目。规划范围内共评选出8个南京市休闲农业星级景区,但总体来说,规模不大、各自特色不够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整体档次偏低。

3.2 特色推动的农业转型

3.2.1 巩固“粮食、林果、蔬菜、养殖”的产业优势。建设高标准粮田,以优质稻谷、小麦、油菜等高效粮油作物作为重点产业。建设林果基地,苗木上,以意杨、金银花、雪松、广玉兰、香樟、女贞为重点产业;茶叶上,以福鼎大白茶、雨花、迎霜、旗枪为重点产业;果树上,以桃树、葡萄为重点产业。建设标准化菜地,以叶菜类蔬菜、有机蔬菜、加工蔬菜为重点产业。建设高效养殖个基地,重点产业在水产方面,以优质鱼、青虾、观赏鱼、河蟹、河蚌为主;家禽、家畜方面,以鸡、鸭、鹅、生猪、奶牛、羊为主;还包括梅花鹿、野猪等特种牲畜。(表 1)

表1

3.2.2 特色基地推动农业转型。围绕农业基础,以“一产+三产=休闲农业”、“ 一产+二产=加工农业”推动农业转型。通过整合规划区的核心农业资源,依托村落规划,形成以下三类特色农业基地。(图6)

(1)大型综合农业基地——汤泉农场农业基地、永宁农业湿地公园、星甸水产养殖基地;

(2)中型专类体验农场——雨发生态园,永宁蔬菜基地,盘城葡萄园,永宁金银花基地,永宁莲藕及水生蔬菜基地;

(3)小型品牌农庄与家庭农场——丽铭农庄、水墨农庄、强蕾农庄、龙井金鸡文化园、晓月农庄等。

图6 规划区特色农业基地分布图

4 生活的生态引导

4.1 现有文化休闲资源

规划区域拥有众多历史遗址,主要包括牛头岗古文化遗迹、杨山头古文化遗迹、大崮堆古文化遗址、大古堆古文化遗址、惠济古寺遗址等内容,且均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规划区乡风质朴、民俗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同时部分资源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例如永宁镇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手狮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前文所述自然资源结合,本区域的核心文化休闲资源极为丰富。(图7)

图7 规划区核心资源分布图

4.2 回归农耕的人居生态引导

在梳理乡村资源,发掘个性特色差异后,规划试图实现农业特色与乡村资源的复合嫁接。提出以休闲主题引领具体村落的发展方向,归纳形成特色鲜明的主题村落,最终构建以农业产业为基底的主题乡村深度休闲游憩群落。

通过打造宁城生态田园后花园、现代休闲农业体验地和高尚养生养老度假区,为都市生活方式提供回归自然的生态引导。

规划分核心旅游区与一般旅游区两类进行开发引导核心旅游区——重点资源,集中引爆,主力支撑共190km2。一般旅游区——散点布置,内容丰富,特色各异,共162km2。核心旅游区为“两带,七片”。两带为滁河农业湿地休闲带、老山森林绿色度假带。七片为滁河湾养生养老度假桃源、汤泉农场农业基地、汤泉田园温泉度假小镇、永宁农业湿地公园、九峰山森林禅修养心基地、滁河古道民俗风情带和雨发生态园。(图 8)

图8 规划区核心旅游区布局图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基于现状的、植根本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在规划过程中乡土与现代、多样与特色、生态与生产的矛盾,最终都需要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加以思考和解决。本次规划实现了三个目标:

4.2.1 原真乡村,现代功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保持乡村风貌的原真乡土性,使之区别于城市化景观,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基础设施与功能活动内容。

4.2.2 资源整合,主题打造。立足浦口,通过拳头休闲度假产品打造形成发展核,联动周边生态、农业、文化、温泉等资源,丰富资源类型,错位发展。基于资源特色,通过类型化主题打造和休闲旅游项目策划,实现乡村生活、产业与旅游的共融发展的三赢格局。

4.2.3 生态保护,产业复合。以山水、湿地和基本农田作为生态保育核心,确保乡村的绿色基底和基础农业工程的实施;通过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引导,将农业特色与农产品加工及乡村休闲旅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1004-7026(2015)09-0044-03

F205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5.09.28

猜你喜欢

浦口区规划区生态文明
浦口区举办第二届迎新春“五洲同庆 云端送福”活动
南京浦口区锚定消险除患 强化两个根本
塞罕坝林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探讨
城市规划区内涵的演进及其多元化解构
风雨润侨路 硕果压满枝——南京市浦口区侨务工作掠影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