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2015-04-23张页
张页
《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海运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产业地位,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运体系的目标。这是指导我国未来海运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作为七大主要任务之一,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发展迅速,成就显著
在全球贸易一体化,以及世界航运中心东移的带动下,伴随着我国海运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市场化,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附加值不断提升,在产业链中的连接作用日益显著。创新驱动成为了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快速崛起的原动力,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实践成为了我国迈入航运强国的闪亮名片。
1、创新航运指数体系,国际话语权初步形成。
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帮助下,上海航运交易所1998年首创并发布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继CCFI之后,航交所又相继推出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BFI)、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上海船舶价格指数(SPI)、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和中国进口原油运价指数(CTFI),形成了覆盖全面的指数体系。
多年来,我们的指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众,从被怀疑到被接受,直至如今的国内外广泛应用,一路不断创新,以其科学性、权威性受到业界一致认可。国际航运界著名的媒体《劳氏日报》高度评价SCFI是全球最具权威、最精准的集装箱运价指数之一。全球知名的银行、机构将航交所发布的指数作为航运市场景气程度的重要反映,国家统计局将指数纳入国民经济指标的计算。指数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指数挂钩协议快速应用发展。国内沿海煤炭运输市场,指数挂钩的合约占年度长协的比重超过一半。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为此修改了其实施多年的运价备案的规则,认可SCFI、CCFI作为指数挂钩合约的基准指数,在其接受的与指数挂钩备案合约中,与CCFI和SCFI指数挂钩的合约占据42%。
2、创新运价衍生品交易,为企业控制船运风险。
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明确指出了“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我国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条件”。2010年1月,首笔以SCFI指数结算的集装箱运费掉期交易在英国伦敦成功实现,填补了国际上集装箱运费衍生品交易的空白。2011年,上海航交所控股成立的“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搭建了全球首个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场内集中交易平台,为我国航运企业全面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有利条件。平台为“航运交易”注入了全新的理念与内涵,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建设最有效的结合。上海市将其列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3、创新运价备案监管制度,维护航运市场公平。
根据《国际海运条例》,2009年8月,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际集装箱班轮的运价备案,拉开了运价备案监管工作的序幕。五年来,运价备案的主体、备案监管的市场范围不断扩充,实现了集装箱运输的全覆盖。备案内容从运价延伸到运力,备案的方式也与时俱进,从“幅度备案”到“精细化备案”,备案监管制度在创新探索中不断完善。上海航运交易所作为运价备案的受理机构,共计受理运价5000余万条,在交通运输部的带领下,在全国多个口岸对120多家备案企业实施运价检查。运价备案制度的有效实施对规范海运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航运业实现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抓手,得到广大市场主体的充分肯定。为此,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将上海航交所与之共称为“世界海运规则的两大风向标”。
二、金牌利剑,排除万难
然而,航运服务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瓶颈。主要表现在:其一,制度、标准设计不能适应市场日新月异、快速扩大的需求。比如随着大数据和电商时代的到来,运价指数传统的点对点式数据采集方式已不能顺应市场瞬时变化的节奏;而运价衍生品交易的制度设计和监管体系亦不能适应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其二,粗放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运力过剩、无序竞争、备案调查、处罚机制、诚信建设、环保压力等等问题都需要顶层设计和有序引导。
因此,国务院近期发布的《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逢其时,为加快我国海运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对我国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文件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支持“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明确目标,将航运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路透社在新闻评论中表示,这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措施中一项重要的刺激政策。
其二,从现代航运服务业的三大特性:资本和知识含量高、黏合度高、开放度高的角度出发,明确了重点支持航运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于航运金融、航运交易、信息服务、设计咨询、科技研发、海事仲裁等,对于增强我国航运服务业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提升我国航运业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三,围绕着重点任务,部署了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并要求各部委、地方政府积极制定落实方案,体现了国家级文件既有“顶层设计”也能“脚踩大地”的“平民化”风格。
三、“三三重点”,未来可期
1、两带一路的三大战略布局。
前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布局,后有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考虑。在这三大战略布局中,海运业将天然的承载着实现三大战略目标的现实重任。重振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靠我们的海上运输和长江航运,将我国东南沿江沿海发达地区的丰富产品一路向西挺进,并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提升,繁荣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同时,要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加强和改善南亚地区的政经关系,又需要我们通过海运来直接贯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直接给我们长江航运下达了明确的发展任务。
2、政策效应的三道金牌叠加。
近期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三个文件的陆续出台,犹如“三道金牌”,在海运战略的国际化、长江战略的支撑化、物流战略的平台化上的政策效应将叠加显现。我们务必抓住这一重大良机和全面深刻学习领会三者对我国海运业的综合效应,促进江海联动,增强水上运输在综合物流中的支撑作用。
3、金融、贸易、航运三者有机融合。
古往今来,金融、贸易和航运三者天然相互依存,我们再也不能就航运谈发展航运。没有贸易,要航运干什么;没有金融,航运如何发展;没有航运,贸易如何实现;没有航运和贸易,谁来承接金融。
现代航运服务业更是要求航运与金融的融合,从现代服务航运业的角度,重点是在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船舶融资租赁模式的创新上。创新衍生品交易既能为航运企业提供对冲风险的工具,又能从中发现价格,优化航运资源的配置和集约;而创新船舶融资租赁模式,能够带动和促进我国航运企业整体步入“大船时代”,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占取国际航运的高地。
在航运与贸易融合方面,建议注重海运条款与贸易条款的融合、托运人与承运人的融合、多种运输方式的融合等。为了保障国家战略物资运输,提升我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建议实行有底线要求的货载保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