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启超使“美人计”

2015-04-23和庄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期
关键词:羽衣横滨新民

和庄

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任主编,一些留日学生积极参与撰稿。《新民丛报》议论新颖、语言明快、文字生动,深受读者欢迎,在国内设有多处售报点,印数高达1.4万册,还经常再版、翻印。

梁启超离日赴美期间,将报纸交由几名弟子和留学生署理。梁启超从美国回日后,发现其中一名青年学生对报纸工作不上心,撰稿发稿都很少。而这名学生很有才气,在梁启超离日赴美之前,一直是报纸的主力撰稿人。梁启超十分惋惜着急,把弟子罗孝高叫来商量对策。两个人最终竟然想出了个用“美人计”挽留激发这名青年写稿的办法。

梁启超和罗孝高分工合作,一唱一和,依计行事。罗孝高署名“羽衣女士”开始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艳诗和小说。梁启超则为“羽衣女士”的文章加“编者按”——“羽衣女士,广东顺德人,才貌双全,中英文皆有极深造诣,现在香港某女校执教”,并有意无意地让这名青年学生看到。

青年学生此时年方二十出头,正是情窦大开之时。读了“羽衣女士”的诗文,爱慕冲动一齐涌上心头,忍不住去向罗孝高打听“羽衣女士”的底细。罗孝高谎称“羽衣女士”是自己的表妹,不久即将赴日留学,还拿出一张照片让青年学生看。照片中的美女身材火辣,唇红齿白,美目盼兮,巧笑倩兮。青年学生一见,更是心旌摇动,连忙让罗孝高帮忙牵线搭桥。

罗孝高见“美人计”生效,装作为难的样子说,我这位表妹自视清高,从来不纳俗交,你们先通信联系交流一下吧。青年学生立刻绞尽脑汁,连做了八首七律诗,交给罗孝高代为寄出。一个月后,罗孝高又自己炮制了一封信,拿给这名青年学生看,信中“羽衣女士”读了他的诗,非常仰慕,希望能在《新民丛报》上经常看到这名青年学生的诗文。青年学生大喜过望,文思泉涌,开始不断地写诗作文,源源不断地在《新民丛报》上刊登。梁启超和罗孝高暗自得意。

青年学生三番五次追问罗孝高“羽衣女士”来日的具体日期。罗孝高明日复明日,一再找理由拖延。青年学生起了疑心,有点生气。罗孝高无奈又编造了一封信,说“羽衣女士”已经起程,某月某日到横滨。

到了那天,青年学生刷了三遍牙,洗了五次脸,皮鞋擦得锃亮,精心挑选好诗稿,早早地到横滨码头去接“羽衣女士”。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见人影。青年学生返回东京,严词逼问。罗孝高遮掩不住,只好承认“羽衣女士”并不存在,都是自己一手导演的,就是为了赚取他的文稿。至于那张照片,其实是广东的一名妓女。罗孝高顾及老师的面子,没有供出梁启超。青年学生一听,恼羞成怒,愤然离去,从此与罗孝高和《新民丛报》断绝了关系。

这名青年学生名叫马君武,后来担任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孙中山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公学、国立广西大学等学校校长。在中国近代史上,马君武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力推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行动,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梁启超与罗孝高为了激发青年的创作之才,施展“美人计”,也算是文坛上的一段轶事佳话。

猜你喜欢

羽衣横滨新民
翻译腔(短篇小说)
萌翻全城
第六次中日财长对话在日本横滨举行
母亲的羽衣席慕蓉
羽衣奇缘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