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新型材料

2015-04-23

新材料产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甲醇

日本新型人造皮肤如同创可贴

据报道,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日前发表的公报说,该研究所与日本佐贺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创可贴型人造皮肤,这种制品使用简单,有助于预防创伤后出现显著疤痕,并有望用于烫伤应急治疗。

这家研究所的研究员竹泽俊明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期刊《创伤修复与再生》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用猪的胶原蛋白开发出一种由高密度胶原蛋白纤维形成的薄膜,其强度很高。用它制成的“皮肤”是透明的,将其贴在皮肤创伤处后,伤口破损状态可以直观看到。

在利用大鼠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人造皮肤贴到患处后,能很快与动物体内的胶原蛋白融合在一起,促进创伤部位生成新皮,且伤处几乎没有留下疤痕、疙瘩等痕迹。

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在这种人造皮肤上面再覆盖一层薄膜,并用胶条固定。当人造皮肤变脏后更换时,伤者不会感到疼痛。

研究人员说,重度烫伤患者如需接受皮肤移植的话,待移植的皮肤需培养约20天,在等待手术阶段可用上述人造皮肤进行应急治疗。由于这种人造皮肤可常温保存,所以即使在沒有皮肤移植设备的医院,医生也能用它对皮肤重伤者进行应急处理。(新华网)

固特异将关闭英国轮胎工厂

据报道,美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商固特异6月25日称,该公司将关闭其在英国唯一一座制造工厂Wolverhampton,并将其生产转向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以节省成本。

该公司称,这2项计划将带来大约360~390人的裁员措施,并称其需就此与员工代表组织进行磋商。

固特异表示,预计这项重组措施将从2017年开始令其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业务的年度运营利润增加3 000万美元左右。(新浪科技)

双酚A可能会助长儿童肥胖

据外媒报道,种类繁多且价格实惠的塑料玩具或餐具受到很多小朋友及家长的喜爱,然而,澳昆州大学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已有“更加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塑料玩具或餐具中含有的一种化学物质双酚A(phenol A)可能会助长肥胖。

“在对近5 000名儿童就双酚A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后发现,长期接触双酚A可能是儿童期肥胖症状增加的一大诱因。”昆州大学研究人员马赫(Bridget Maher)称。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与双酚A接触最频繁的儿童患肥胖症的几率较接触频率最低的儿童高出40%。理论上,双酚A能够促进人体细胞中脂肪的积累,以及增强胰岛素的抗药性。

据报道,尽管对于双酚A的增肥副作用,目前仍缺乏足够确凿的科学依据,但马赫建议家长最好避免让孩子使用塑料玩具或餐具,尽量不要让儿童食用塑料容器的食品或饮料,选择玻璃或不锈钢容器。此外,在玩具的选择上,他建议最好选择木制或布制玩具,且不要将塑料餐具放在微波炉或洗碗机里。(人民网)

赛得利投资110亿建设100万t差别化化学纤维

据报道,6月28日,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的赛得利公司正式完成对龙达(江西)化学纤维有限公司资产收购的交割工作。这次的资产收购标志着赛得利迈出了在九江市扩大投资的重要第一步。

在6月18日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中国(江西)——新加坡经贸合作洽谈会上,赛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九江市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将投资人民币110亿元建设差别化化学纤维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将达到100万t,成为中国差别化纤维行业里举足轻重的领军和标杆企业。

扩大投资的项目位于九江市湖口县金沙湾工业园,分4期建设:一期投资12亿元收购龙达化纤资产,生产规模10.5万t差别化化学纤维;二期在一期的基础上增资扩建,投资8亿元,年产量13万t;三期扩建项目投资额30亿元,年产量25万t;期建设项目投资额30亿元,年产量30万t。项目全部建成后,总年产能将达100万t,预计年产值125亿元。

赛得利集团是全球特种纤维素行业最大生产商之一,生产不同等级的天然高纯度溶解木浆和粘胶纤维。在华投资项目分别为位于九江的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和位于莆田的赛得利(福建)纤维有限公司,其生产的粘胶纤维是天然可再生的原料,是纺织品、无纺布产品、婴儿湿巾和个人卫生用品等日常用品的关键原料。(中化新网)

中策橡胶海外首家工厂投产

据报道,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6月29日在泰国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启动投产仪式,这标志着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了首个国外汽车轮胎生产基地,是中国轮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

据介绍,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投资10亿元,预计总投资150亿泰铢(约合30亿元),将成为泰中罗勇工业园区内建筑面积和预计生产规模最大的橡胶工厂。

世界排名前10的轮胎企业有7家布局泰国,对此,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中策橡胶具有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在成本和能耗控制上都有着丰富经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十足的信心。他强调,中策泰国工厂主要面向东南亚市场,部分面向欧美市场,走向国际化是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

泰国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第一大生产国。据估计,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每年将采用泰国橡胶原料至少3万t。(新华网)

新型导电纤维织物制备成功

据报道,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导电纤维织物制备的新方法。他们利用带负电的聚电解质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钠,在纺织品表面引发原位自由基聚合,再利用化学方法在表面镀上金属,保证了纺织品出色的附着力性能和优异的洗涤耐久性。

经验证,这种导电纤维纺织品在反复摩擦、拉伸和洗涤后,仍具有优异的机械和电稳定性能,可以取代传统的刚性导电电极,并可将电线集成到可穿戴电子产品中。该工艺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工业生产高性能导电纺织品。(中国化工报)

武汉纺织大学研发可永久防紫外线技术

据报道,武汉纺织大学纺材实验室开发出一种具有永久抗紫外线功能的棉纤维,衣物永久防晒有望真正实现。

据介绍,传统防晒织物是采用表面添加特殊涂层的工艺,但图层在洗涤和穿着过程中极易脱落,防晒周期短暂,不仅会形成斑点影响美观,而且只能进行单色染制、花色单一。研发团队负责人沈小林说,采用新技术的纱线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紫外线防护系数能高达85,外观与平常织物并无区别。新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紫外线防护服手感差、透气性不佳、色彩单一、使用期短暂等弱点。此方法形成的织物可以用水洗,洗后既不会影响外观,更不会影响防晒性能,同时也适应了市场上对花色和环保的要求。同时,由于这一技术产品的原料是棉纤维经过处理而来的,成本也比较低。(人民日报)

惠生MTO烯烃分离技术低耗高效

据报道,惠生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生”)6月24日宣布,其非全资附属公司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承担的甲醇制烯烃(MTO)分离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项目日前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組认定,该技术首次将惠生自主开发的“预切割+油吸收”核心工艺取代传统深冷脱甲烷系统应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产物的分离,并在油吸收过程中应用了传质传热同时进行的降膜换热微分吸收器,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该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专家表示,甲醇制烯烃技术包含反应技术和分离技术,惠生工程自主研发的烯烃分离技术对甲醇制烯烃成套技术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技术的成功开发打破了烯烃分离领域国外技术的垄断,降低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促进了国内甲醇制烯烃行业的发展。

经考核,惠生工程甲醇制烯烃分离技术与国内引进的其他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乙烯回收率可提高1%。以60万t/aMTO装置为例,每年可多回收乙烯3 000t,为企业增加3 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另外,装置每年还可节电33万kWh,节约蒸汽近4万t、循环冷却水570万t,总计每年可为企业增加3 830万元的经济效益。(中国化工报)

新型微孔材料可吸附多种污染物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研究员邓伟侨研究组在共称微孔高分子应用于水处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开发出来的全氟代共轭微孔高分子,具有比表面积大和超疏水的特性,对大范围内的有机溶剂/油、染料和重金属离子表现出极其优秀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和再生能力。

据悉,该微孔高分子材料对染料、铅离子、砷离子等的吸附容量远超以前报道的任何多孔材料,其对染料吸附容量可达1 377mg/g;对铅离子吸附容量可达808mg/g;对砷离子吸附容量可达303mg/g,对有机溶剂的吸附量可达到3 000%(质量分数),且吸附速率较快,在40s内即可除去水中的甲苯并同时高效吸附3种污染物。理论计算表明,该材料的优秀吸附能力来源于骨架中电负性高的氟原子和有配位能力的三键。这种材料可用于开发下一代可重复使用的便携式水处理装置。

目前地球上有超过1/3的人口仍然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如何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染料3种主要化学污染物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早期发展的微孔材料如活性炭等,吸附效率低且再生能力差;新兴的微孔材料如各种纳米材料虽然吸附效率高,然而都只能同时吸附3大类污染物中的一种或者2种,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聚乳酸复合纤维制备获进展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近来取得了聚乳酸及其改性纤维制备与应用的系列突破。为提高聚乳酸的强度和高温尺寸稳定性,研究人员采用液相恒温浴(LIB)技术并调控立构复合晶,制备出包含纳米尺度立构复合晶微纤的聚乳酸复合纤维,并初步阐明了立构复合晶纳米微纤的形成和结构演变机制。

受改性塑料领域广泛应用的“合金化”技术启发,宁波材料所研究人员将聚乳酸与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反应性共混,再经熔融纺丝制得品质优异的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禾素纤维。禾素纤维不仅具有从原料、生产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绿色环保优势,而且在风格与手感等方面与真丝、铜氨等高档纤维品种相媲美,因而获得国内外多个纺织与制衣专业机构和企业的高度评价,被列入《中国生物基纤维及其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30年)路线图》。经过5年的研产合作攻关,宁波材料所于近期协助企业实现了禾素纤维的产业化,并从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角度建立了其优越特性的理论基础。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生物基材料位列重点布局和研制的新材料之一。生物基化学纤维以其可持续和绿色环保优势,被公认为全球化纤与纺织发展的潮流和新的增长点,市场前景无限。这将为宁波材料所的生物基材料及纤维研发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并为宁波乃至江浙地区的传统优势化纤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中国科学院)

我国海底软管结束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据报道,天津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消息称,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油气软管已在渤海、南海和东海等油气开发海域推广使用,结束了我国海底软管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多采用金属管线对石油和天然气进行输送,金属管线具有防腐性能差、海上敷设困难、费用高,接头多、漏点多、隐患多等缺点。柔性管道是传统钢质管道的升级产品。此次研发的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油气软管,突破了介质腐蚀、海水侵蚀、承压拉力和外力挤压4大关键技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腐蚀性,且施工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维护运行成本低。(中国化工报)

自主PVDC技术突破国际垄断

据报道,2015年6月10日从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化”)传来消息,其开发的食品包装材料用新型聚偏氯乙烯(PVDC)共聚树脂上周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巨化的这一科技成果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巨化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产品市场推广应用进程,推动国产PVDC产业技术的发展。

巨化采用该技术成果于2012年底建成国内唯一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约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装置产能达到全球第一,产品质量及消耗水平行业领先,可生产PVDC肠衣膜树脂、保鲜膜树脂、多层共挤膜树脂、里印膜树脂和特种PVDC乳液等多个系列的产品。巨化PVDC共聚产品的上市,为食品包装行业提供了原料保障。

PVDC共聚产品因其对气体、水蒸气、油和异味具有极好的阻隔性,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食品包装、高端药品包装、军品包装等领域。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PVDC共聚产品一直被美国陶氏化学、比利时索尔维、日本旭化成和吴羽株式会社等跨国公司垄断。发达国家在不同阶段将不同型号的PVDC共聚产品列为国家战略性材料,对其进行封锁和禁运。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PVDC共聚产品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好,但我国在其生产技术和产品应用上却受制于国外。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和氯碱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入,东部氯碱企业逐步退出PVC等高能耗产业,巨化在PVDC产品上取得的创新突破,成为国内氯碱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巨化方面表示,将进一步扩大PVDC共聚树脂的产能,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将产能规模扩大至10万t/a。(化工进展)

甲酰胺衍生物高效合成添二氧化碳路线

通过催化加氢合成精细化学品,是二氧化碳资源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二氧化碳是惰性气体,如何实现在温和条件下的化学转化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据报道,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奎岭课题组以pincer型钌络合物为催化剂,成功开发出一种以二氧化碳、氢气与有机伯胺或仲胺为原料,高效合成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温度在80~120℃、二氧化碳和氢气总压力不高于70ATM),催化剂效率高、选择性好,底物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尤其是在DMF的合成中,该催化剂可以方便地实现重复利用,经12次循环使用,其催化活性仍基本保持不变。

同时,该课题组还采用一锅法分步反应的策略,以甲酰胺衍生物为反应中间体,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甲醇的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再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该项研究成果是课题组继2012年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钌催化氢化碳酸乙烯酯合成甲醇和1,2-乙二醇后,在二氧化碳化学利用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中国化工报)

内蒙古易高14万t甲醇制稳定轻烃项目投产

据报道,日前,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14万t年甲醇制稳定轻烃项目投产典礼暨25万t/a甲醇制稳定轻烃项目动工仪式在大路煤化工基地举行。

据了解,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14万t/a甲醇制稳定轻烃工业化示范装置于2014年4月奠基,2014年11月建成投入试运行。试运行半年多来,该装置运行平稳,累计生产稳定轻烃4万余吨。

由于14万t/a煤化甲醇制稳定轻烃的成功运作,2015年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25万t/a煤化甲醇制稳定轻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1亿元,以基地内企业所产甲醇为原料,主装置由甲醇制稳定轻烃、产品分离、甲醇回收及催化剂再生四个单元组成。(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政府网站)

宁夏大地子午线轮胎项目首批产品下线

据报道,近日,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 01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成功下线。6月25日,在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轮胎项目部看到,密炼车间、检测车间、炼胶车间都已建设完成,工人們正在忙碌地生产,第一批轮胎已经成功下线。今年底,该项目将实现年产240万条的产能,产值30亿元。

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发展循环经济而著称的民营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条产业链,轮胎项目属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个终端,这一项目充分利用了自备电厂的电和蒸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据介绍,该公司轮胎项目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采用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企业正在进行产品体系认证。

据了解,该轮胎项目总投资80亿元,共分为三期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67亿元,上缴利税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实现移民工作与企业用工“双赢”。(宁夏日报)

猜你喜欢

甲醇
甲醇汽车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低温甲醇洗装置腐蚀分析与处理
低温甲醇洗装置降低甲醇消耗技术改进
国内外甲醇汽车发展和使用情况及对策建议
浅谈天然气制甲醇与煤制甲醇的区别
甲醇汽车来了
低温甲醇洗装置甲醇消耗高原因与应对措施
布局者 李书福
我国发展甲醇汽车的四大障碍
甲醇生产精馏操作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