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八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个性区域(上)

2015-04-23

新材料产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义乌中关村企业

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经济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探索,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个性化区域在全国乃至全球脱颖而出,中关村的IT产业、义乌的小商品流通、深圳的通讯、杭州的电子商务、寿光的蔬菜产业等,成为了极具辐射力与吸引力的产业尖峰区域,为中国经济的个性化发展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中关村IT

中关村是全球第2大高新区,全球“瞪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原创新兴产业爆发式发展的区域之一。它是我国IT产业的发源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历经30年,变身为海纳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国硅谷”。

一直以来,IT产业都保持着中关村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年收入已突破万亿元,占到园区总收入的40%以上。迄今,中关村聚集了联想、百度、新浪、搜狐、京东等中国本地IT行业领头羊,并吸引微软、松下、四通、IBM等跨国IT业巨头落户。2006年,中关村被评为世界IT行业10大圣地之一。

1.区域个性分析

中关村在IT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市场环境、创新文化等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综合优势,是其不断发展壮大、快速崛起的核心因素。

(1)产业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以陈春先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人员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兴起带来的技术动力和市场机遇,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至1987年,中关村地区科技企业注册数量达148家,汇集了大量经营各类IT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并开创了中关村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市场辐射全国,并销往港澳台地区和全球,奠定了良好的IT产业基础。

(2)科教资源

中关村是全球人才最密集、我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据统计,中关村全区域有普通高校40多所,“211”高校19所、“985”高校9所,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5.5%和20.4%,并有以中科院所属各研究所在内的各类研究机构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到全国总数的36%。这些无可比拟的科教资源,为中关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3)创业文化和市场生态环境

20世纪80年代,一批科技人员率先突破传统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从大学和科研院所走出来,创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中关村第一次创业浪潮。20世纪90年代至今,大批携带技术回国的海外归国人员来到中关村创业,与不同的创业人群汇成一股洪流,推动了中关村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浪潮。持续的创新精神和科技企业家的改革开放意识,促进了区域内鼓励创业、宽容失败价值观的形成,并以创业为核心建立了全球人脉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中关村还形成了以创业为中心,以充分的市场竞争为基础的生态环境,大量的创业者、天使和风险资本、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在其中自由流动和发展。良好的创业文化和充分的市场生态不断吸引着掌握前沿技术、深具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前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不断诞生出新公司和新业态,形成中关村发展壮大的原动力。

(4)体制机制

中关村自诞生起就担负着体制机制创新的使命,早期创业者通过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试验探索,率先擂响了民营科技进军蓝海的战鼓,成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从1988年我国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成立,到199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设立,再到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中关村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以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建立了包含企业产权制度、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创业投资、科技经费管理、政府采购、社会组织管理、科技中介服务、信用体系等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有效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结合。

2.政府的促进行为

(1)制定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

中关村园区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涉及企业税收、土地使用、人才留京、股权激励、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适宜创新创业的市场生态环境。为充分发挥北京各高校的科研资源优势,加大高校成果转化力度,中关村示范区出台了《京校十条》政策,是目前其政策创新的新一轮突破。针对IT产业发展,中关村管委会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支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为IT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建立系统的产业扶持體系

为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政府大力推动“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关键技术示范工程”等重点工作。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千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和中关村“高聚工程”等人才引进工程,引进国际IT领域发展前沿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并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强化公共财政支持、搭建公共基础平台、创立产业联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为IT及其他产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支撑体系。

(3)构建创新型服务型政府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原则,积极履行“调研、规划、协调、督办、服务”5大职能,为企业提供大量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通过积极争取各项政策、落实扶持资金,推动院所、高校、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资源整合平台,调研企业需求,为企业免费举办各种宣讲、培训,组织企业走出去,带领企业整体参展等,不遗余力地以政府服务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二、义乌小商品

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日用商品批发市场、展示中心和我国重要的商品出口基地,已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享誉海内外。

历经20多年发展,义乌形成了以2个国际商贸城为核心,12个专业市场和28个农村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完善的市场体系,总面积多达430万m2,商位6.2万个,拥有16个大类、4 202个种类、170多万种单品,日均客流量达20多万人次,并联结着10万余家生产企业。义乌市场外向度达65%以上,商品出口到全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不仅是国内出口商品的集散地,也成为国外商品的集散地。由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被誉为全球小商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截至2013年底,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连续23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1.区域个性分析

义乌走出了一条以商贸为主导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突出亮点,其背后的支撑来自义乌突出的人文品质、重商文化和产业基础。

(1)人文品质

义乌自然资源匮乏,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耕作价值小,因此塑造了当地人敢破敢立、创新求变、艰苦奋斗、务实苦干的人文品质。义乌商人最早的源头,可追溯至明朝抗倭期间,大批义乌兵长期脱离农业生产,战后转由经商,义乌兵军旅生涯中养成的纪律严明与合作分工的精神,对义乌商业经营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商口碑。

(2)重商文化

义乌人受自宋代以来的兴商文化影响,“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的意识在义乌人头脑中深刻根植,“鸡毛换糖”的倚农兴商传统延绵数百年,积淀了厚重的商业文化底蕴。尽管历代官方重农抑商思想重压,但义乌货郎担在小本生意掩护下,发展出了农业社会中少见的经济理性与商业精神。到现代社会,义乌拥有小商品市场培育出来的大量经商和厂办人才,孕育了该区域发展市场经济的巨大潜能。

(3)产业基础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浙江温州、台州农村地区就兴起了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而义乌则兴起了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1982年,义乌在全国率先开放小商品市场。在早期的市场培育阶段,义乌生产同类产品的制造企业逐步聚集,并形成生产某种商品的专业村,生产规模迅速提升。随着商品种类不断扩大,产业辐射作用日渐突出,形成了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核心区的产业带,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政府的促进行为

与20世纪80年代初“温州模式”凸显政府“无为而治”的管理经验有所不同,义乌市场的发育和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和有效规范,大大促进了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

政府在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正确战略引导,是义乌市场能够长盛不衰、独占鳌头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化早期,义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行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的政策:1982年,开放小商品市场,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产生;1984年提出“兴商建县”战略,引导资源向商贸业集聚,倾全市之力促进了义乌市场的迅猛崛起;1992年“划行规市”政策,打破了义乌市场素来只凭工商部门执照安排摊位的传统,兴建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第4代市场;1995年,政府适时提出“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2002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义乌政府确立了“外贸带动”、“建设国际性商贸名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义乌构建起了全球性市场体系。

三、深圳通信

深圳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和软件研发、生产、出口基地,产业规模全球领先。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终端制造基地,每年手机出货量居全球首位。

深圳通信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配套率达99%以上,程控交换机设备、光网络设备、移动通信设备、DSL设备等产品产量和性能均位居全国前列。从事通信产品生产研发的企业超过1 000家,其中,华为、中兴2家本土企业是全球最先进的通讯设备生产商和电信设备供应商,自主创新能力极强,国内外专利申请量屡登榜首,成功跻身全球通信企业专利产出大户之列。

1.区域个性分析

深圳之所以能引领我国乃至全球通信产业发展,与深圳文化环境、区位优势、产业基础3大因素密不可分。

(1)创业文化

深圳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新兴移民城市,在短短30年间,从30万人口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孕育了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的文化氛围,成为了当代移民文化的典型范本。同时,深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开放特区之一,也充分营造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吸引着全国众多打工者、创业者、高端人才等前来就业、创业,“实现梦想、敢于创业”成为了深圳最核心、最突出的价值观念。

(2)区位优势

深圳毗邻香港,成为我国最早的经济开放特区之一。其城市发展的第一个10年,有2大区位优势:一是政策区位优势,即中央给予特区的、我国其他城市及地区所不具备的优惠政策;二是地理区位优势,由于临近香港,获得了深圳城市崛起的启动力。借助2大区位优势,深圳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优先接受外向型思维方式,优先吸纳国际先进技术,营造了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更为优越的创业、创新和企业成长沃土。

(3)产业基础

深圳的IT产业靠代工发展成形,众多IT中小企业从为世界著名企业加工零部件或产品起步,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深圳IT业的有识之士,开始走上自主研发之路,逐步实现产业的升级,并由此成长起来一批世界级的IT企业,如华为、中兴等,成为推动深圳打造世界级通信产业中心的中坚力量。

2.政府的促进行为

(1)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与引导

1990年,深圳市制定了“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战略,并相继颁发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深圳经济特区民办科技企业管理规定》等文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此后10年,深圳市力主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深圳市的特色经济与第一经济增长点,随后通过制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九五”规划》将其提升到战略决策高度。深圳市政府的超前意識是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1991年就将华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从技术、资金、人才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借助华为培育和凝聚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进入21世纪,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园规划建设,这些都极大带动了以通信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

(2)营造充分的市场环境

深圳市政府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调节辅助作用,率先建立起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土地使用权有产转让、股份制试验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制度,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平等对待国有、民营企业。如在1993年,深圳各种所有制科技企业,只要从事创新研究,就能公平享受市政府的“三项经费”研究补助,并积极为华为等私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支持。政府通过营造充分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了深圳经济的发展。

(3)完善产业支撑体系

深圳市政府支持民营通信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在通讯行业不景气时,对企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重点项目等方面进行高额补贴和奖励,以增强其竞争力。深圳市政府还大力推动产学研协作机制,鼓励通信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成立研发机构,已建设近百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提升深圳通信产业的整体创新水平。

(4)推行高效的公共服务

深圳是国内较早尝试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城市之一。一直致力于构建“大社会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的格局,开展了精简机构、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并陆续推出“大企业直通车”“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制度,从职能上体现了务实高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012年中国十大高效政府”排名中,深圳位居大陆地区城市排名第一位。

四、东莞IT制造业

东莞是制造业全球化的典型代表。在全球IT产业巨大的产业链中,东莞聚焦在“配套加工制造”这一环节,跃升为全球最大的IT产业加工制造基地,电脑配套设备产量居世界第一,配套率近100%。

东莞市共集聚IT制造企业3 300多家,其中包括诺基亚、三星、日立等为代表的全球500强IT企业。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东莞生产的电脑资讯产品在占有率超过10%的有10余种,其中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敷铜板、电脑驱动占30%,高级电流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5%,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0%,电脑主板及键盘分别占到15%以上,是全球主要电脑制造商的零部件采购基地之一。

1.区域个性分析

(1)区位交通

东莞毗邻香港,位于珠三角最强发展轴——穗深港“经济走廊”中点,区位优势显著。境内交通发达,水路陆路众多,早在20世纪末,东莞市政府自筹17.4亿元资金建设了莞—深高速公路,一小时直达港澳,是华南地区与世界各地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此外,东莞紧邻深圳港、广州港2个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靠近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等中国内陆最大的机场,是其发展出口贸易的重要保障。

(2)劳动力资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口管制的相对松动,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的建设完善,吸引了来自全国五百余万就业人口来东莞就业,迅速形成充裕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加之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在金融危机期间,东莞凭借成本优势,成为了国际IT产业转移的首选阵地,这是早期东莞IT制造业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

(3)产业基础

1978年,东莞引进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项目,随后紧抓港资、台资、国际大企业转移3次机遇,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了诸多IT巨头入驻。这一过程中,东莞利用境外资金和市场,完成了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的原始积累,并吸引大量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本地,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奠定了IT制造迅速崛起的基础。

2.政府的促进行为

东莞IT制造产业的良性发展,与当地政府给予的战略引导、诸多扶持政策及精心的环境营造密切相关,在政府的积极作为下,东莞IT制造产业的优势更加凸显,个性更加鲜明。

(1)给予正确的战略引导

基于区位及成本优势,东莞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服务平台,吸引三星电子、日本三洋、NEC、台达电子等诸多IT业巨头入驻;引导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分工。此外,东莞市政府做出了兴建著名大学科技城的战略性决策,陆续引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高校建立IT制造研究院、远程教学基地与现代制造技术服务中心等,提升东莞IT制造业软实力。

(2)制定有力的扶持政策

东莞市政府为IT產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推动IT产业国际化过程中,政府取消了地方企业保护制度,鼓励外商进驻,并按照国际惯例对企业实行一条龙惯例服务,将政府的“服务”功能提到了首位。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东莞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包括启动科研发展专项基金扶持计划,成立民营科技企业协会、软件企业协会和科技合作促进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服务机构。此外,东莞市政府通过制定优质项目资金支持、外资企业增资奖励、企业税费政策、总部资助、研发支持及人才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拥有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财团、企业及创新创业人才等来东莞投资设厂或进行技术成果转化。(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义乌中关村企业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2018上海企业100强
中关村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中关村的记录者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2013年中关村节能环保业总收入2500亿元 同比增18%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