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拉里:启程之路

2015-04-23邹珊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克林顿希拉里民主党

邹珊

4月14日,希拉里造访爱荷华州展开总统竞选活动,受到支持者欢迎

2014年的圣诞节假期,希拉里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两个月前,她的老朋友、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奥斯卡·德拉伦塔因癌症离世,她要在这个重要的节日赶赴其出生地多米尼加共和国,看望德拉伦塔仍在悲痛中的遗孀。一路上,她还需要阅读一份厚达500多页的活页文件夹,这是全球各国的政策分析。她在为自己参加2016年的总统大选做准备。

她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下定决心再战总统大选。2013年2月,当这位先后扮演了第一夫人和国务卿两种角色的女强人回归普通公民的身份之时,她的健康状况似乎不妙。几个月前,她在家中因脱水而昏迷,头部重重地摔在地上,摔成了脑震荡,康复期长达6个月。此前,她还曾因脑血栓而再三入院治疗。2008年,她曾在大选中搏杀,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奥巴马。这一次,许多她身边的人都不愿她再为此劳心费神。“如果还想着参选,那她就是疯了。”谢丽尔·米尔斯,克林顿夫妇的一个顾问这样说。

卸任后不久,希拉里加盟了美国最有名望的演讲公关公司哈里·沃克。这两年内,尤其是2014年以来,她的一项“主业”,就是四处发表公开演说,她的身影出现在各行各业的会议厅里……她也出国,在墨西哥和加拿大演讲。

向希拉里发出邀请的单位都准备了高额的演讲报酬,而她对此也并不拒绝。目前,她的演讲收入据估算已累计达到了数百万美元。这为她招来了不少争议。最严重的一次,是去年10月的内华达大学演讲。当时,这所高校正在计划调高学费。当学生们看到校方居然给希拉里开出了高达22.5万美元的演讲邀请费时,不禁纷纷发出抗议。“您曾长期维护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为了让您保持言行统一,我们作为学生组织的领袖,要求您将自己22.5万美元的演讲酬劳捐出一部分给内华达大学基金会。”高校学生会主席以及其他学生领袖联名上书写道。

希拉里的助理解释说,演讲酬金将全部流向克林顿家族基金会,以“继续改善人们的生活、拯救人们的生命”,而非希拉里自己的口袋。可不是人人都相信这句话,尤其是共和党成员。共和党政治行动委员会的蒂姆·米勒攻击说:“孩子们,我知道学费正在乘火箭上涨,而你们又欠了一身学生债务,但我还是要从你们学校拿走180万美元,虽然只演讲了8个小时。”共和党人认定希拉里在撒谎。理由是,她不久前在美国ABC电视台接受著名主持人戴安·索耶的采访时曾表示,自己之所以四处演讲并收取费用,是因为她与丈夫离开白宫时,“不仅身无分文,而且已经破产了”。但事实却是,他们花了170万美元在纽约郊外的富人区查巴克买了一套房子。而之所以如此细致地抓住希拉里身上的每一处漏洞,也是因为,在共和党人眼中,这位前国务卿依然是“民主党2016大选的热门人选”,CNN的报道这样描述道。

很多人都希望希拉里为总统宝座再赌一次。

希拉里退任后,许多工作机会找上门来——哈佛、耶鲁和哥伦比亚等高校向她提供了各种学术和研究职位,福特基金会询问她是否愿意参与,许多公司的董事会也期待她的加入。但她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演讲之余,她重新开始了与朋友为伴的社交生活。在她作为一名外交官在全球飞来飞去的日子里,那些住在纽约、加州和老家伊利诺伊州的朋友很难见她一面。而终于团聚后,他们却都在劝她再次参选,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琳恩·罗思柴尔德就是其中之一。

从2012年的总统大选开始,可以针对政治目的公开募款且不受捐款数额及花费限制的“超级政治行动组织”(Super PAC)就已成为任何参选人都不敢忽视的新势力。而一个名为“希拉里预备队”的政治行动组织则在2014年就已为她的再次参选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该组织的200多名成员承诺,每人为希拉里募捐2.5万美元,或至少共同募捐555万美元。这其中不乏忠实于希拉里的“大财团粉丝”,比如美剧《国土安全》和《24小时》的制作人霍华德·戈登,原对冲基金经理乔治·索罗斯等。这样的吸金能力足以令全美国的政客们艳羡。

而在民主党同僚眼中,希拉里是“救命稻草”。4年的国务卿生涯结束时,她已经连续10年成为盖洛普民意测验中最受美国民众尊敬的女性,支持率高达70%,是她20年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2014年9月,美国各党派开始为中期选举造势。当时,奥巴马的支持率已从2009年的超过60%下滑到了40%左右。为了避免选民把对总统的不满转移到自己身上,民主党成员试图与奥巴马“划清界限”,把提升支持率的希望放在了希拉里身上。整个中期选举期间,她都十分忙碌,除了出席民主党的众多活动,希拉里一共为18个州的26个候选人助选。

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遭遇了惨败。面对下一次大选,如何说服选民再一次信任民主党?选择不多,希拉里似乎是最后的赌注。“如果在她身边还有像年轻的比尔·克林顿那样的人,而她也信任这个人的思想、人格和能力,那么她就一定不会参选了。”琳恩·罗斯柴尔德说。

“民主党人太过小心翼翼了。”中期选举后,希拉里总结道,“这个党派几乎没有为自己在经济和医保上取得的成就而进行防卫。关于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说得更少。”去年9月,在爱荷华州参议员汤姆·哈金斯的年度牛排野餐会上,她被5000名热情洋溢的民主党人簇拥着。在人群的欢呼声中,她回应她将再次参加总统选举的传闻:“能回来真好。让我们别再虚度另一个7年了。”这次露面被认为是她回归政坛的首秀。

然而,希拉里在爱荷华和选民的初次接触并不成功,在那里,她尴尬地宣布道:“我回来了。”还打了点磕巴。而虽然尽力造势,但她也并没能触动选民的兴奋点,帮助民主党向他们发出清晰的政策信息。

参选的念头从未彻底离开过希拉里,它只是一直潜伏在她的念头深处,游移不定。2014年6月,希拉里的回忆录《艰难的选择》问世。这本书讲述了她在担任国务卿的4年期间,在国家内政外交上所面对过的一些艰难的政治选择,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往事组成。但是,此书虽然与基辛格、撒切尔夫人等世界政要的回忆录摆放在一起,但与一般回忆录的总结式叙述不同,它更像是面向未来的思索。

4 年的国务卿生涯结束时,她已经连续10 年成为盖洛普民意测验中最受美国民众尊敬的女性。

“如果你向我最开始时一样,想要通过迅速翻阅此书而寻找(希拉里)对于某个人物或事件的看法,你会失望的。如果你想从中读到某种宏大策略,你也会失望的。但是,如果抱着看看作为候选人的希拉里将如何在未来两年中为自己打造形象的想法来读,这本书就变得非常有趣了。”《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安娜·艾普尔鲍曼这样描述自己的读后感。

中期选举后,一切水到渠成,希拉里的参选进程进入快车道。她咨询了包括奥巴马的著名竞选经理大卫·普洛夫等人在内的“老白宫团队”成员,同时也就收入不均等经济问题与相关专家展开了长时间的探讨。今年3月,其选举阵营的大部分位置已填补完成。这个阵营的特点是“新老融合”,其中既有克林顿家族的老盟友,也有为奥巴马助选的新朋友。年仅36岁的罗比·穆克是竞选经理也是这支团队的“最佳骨干”,这支团队中还有约尔·本尼森和吉姆·马戈利斯这两位在2008年大选中一路协助奥巴马对抗希拉里的两大关键人物。本尼森曾为奥巴马操刀民调,马戈利斯则为奥巴马主导媒体沟通策略。华裔美国人丹尼斯·郑是希拉里的另一得力助手,他是团队的财务主管。2011年起,他担任克林顿基金会的发展总监,短短几年为基金会募款2.48亿美元。

最重要的成员是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主席、现年66岁的约翰·波德斯塔。波德斯塔体力惊人,能在1小时26分之内跑完10英里,还烧得一手好菜。在克林顿第二任期内,他曾担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在希拉里公布参选视频的前三天,他向支持者们发送了一封电邮,最先证实了希拉里即将参选的消息:“这是一个正式消息,我希望我是第一个通知您的人:希拉里将参加总统竞选。”至此,希拉里2016选战之路正式启程。

猜你喜欢

克林顿希拉里民主党
克林顿城市授权区项目论析
克林顿夫妇的政治罗曼史
克林顿基金会被指“瞒报千笔外国捐款”
参考译文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