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兄弟档案期刊集萃

2015-04-23谢建波

档案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村落档案馆利用

谢建波

国际档案馆建设新情况新趋势

庄惟敏、张博雅、张维在《中国档案》2014年第10期上撰文,首先,指出国际档案馆建设的新情况是:随着档案载体的变化,对档案馆建筑提出了新要求,档案的联网查阅和备份,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档案事业的大势所趋。为进一步提高档案馆的利用服务效率,数字化阅览、网络服务等功能逐渐成为档案馆建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各国民众利用公共档案馆的意识不断增强,档案馆建筑的职能定位也愈发博物馆化,文化教育功能越来越成为档案馆建筑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自发联合起来,共享资源为公众服务。其次,指出了国际档案馆建设的新趋势是:一是人性化。国际上新建的档案馆普遍对人性化有较为深刻的思考,更加重视档案馆建筑的文化教育功能,强化民众的互动。二是智能化。作为国际档案的重要发展趋势,智能化在新时期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与修复方面新途径、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三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尝试通过对地域社会、技术资源的利用,从新角度阐释传统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四是绿色可持续。所谓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如德国包豪斯档案馆是绿色建筑思想融入档案馆建筑设计的先驱,美国克林顿总统图书馆堪称档案馆建筑在绿色可持续方面的典范。五是防灾减灾。这是档案馆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元素。最后,对我国档案馆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要建设方关注新趋势;二要建设方进行设计前期建筑策划研究;三要加强对现有建筑的使用后评估和新建筑预评估。

档案文化产品开发

李新宇在《中国档案》2014年第11期上撰文,以自己参与档案文化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工作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是产品设计与档案内涵一致。一个好的文化产品,应该具备反映时代风貌的特征,除了能够向消费者传达产品自身的基本信息外,最主要的是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满足受众的功能需求。二是保证与产品相应的生产水准。作为一种高端文化产品,档案文化产品在注重精神内涵的同时,也要在产品的整体设计、制作工艺和生产质量上达到与之匹配的专业水准。如,档案仿真复制品重要的是还原和强调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它的制作不能违背这一理念。作者在从事毛泽东手书和毛泽东藏画复制品的制作过程中就将这一理念加以运用。三是开阔思路确定选题。具体体会有三点:第一点,档案文化产品与大编研思路结合。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中要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协作,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为我所用,才能多出精品,提升档案文化传播档次。第二点,项目设计尽可能地承接地气。档案文化产品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承接地气。各地馆藏都因历史传承、地域文化等因素而各具特色。这些特色往往是最大看点。第三点,联合社会力量,拓宽档案文化产品渠道。除了在本行业、本系统开展联合外,走向社会,寻找合作伙伴很有必要。

《档案法》规制下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探析

卢小宾、高欢在《档案学通讯》2014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从“文件”到“档案”是政府信息流转的必经之路,政府信息在归档之后将受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档案法》的双重规制。档案的常规封闭及期间内的档案利用规则,为行政机关在实践中的部分信息不公开留下了漏洞,通过利用档案封闭期满后的审核机制,行政机关又不断取得延迟部分信息公开的时间。近年来,造成政府信息不公开而申请行政复议,提出行政诉讼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为:一是文件转化为档案后遭遇“一般封闭”(文件自形成之日起到移交到档案馆的封闭三十年);二是依申请提供利用的条件与对象不清;三是封闭期满的档案不能自动公开。如何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其解决途径有三:一是协调封闭期管理与公开利用。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行政机关应将档案的封闭期管理与政府信息的公开利用协调同步。二是加强档案馆信息公开职能。三是要主动及时审核、审查封闭期满的档案。

大数据时代档案馆服务创新研究

田伟、韩海涛在《档案学研究》2014年第5期上撰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给档案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两点:一是大数据给档案事业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档案海量数据将迅速增长、数据处理发生变化和档案工作流程和档案服务模式也将随之改变;二是大数据给档案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为,大数据的支持能够提升档案馆的服务质量和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够科学制定档案馆的发展策略及大数据将成为档案馆的核心资产。其次,设计了大数据时代档案馆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一是档案馆的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理念就是在档案馆的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是档案馆的个性化服务。档案馆要以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大数据科学分析结果为依据,引入个性化推荐的思想,进行档案资源的个性化推荐,对档案数据资源个性化服务系统进行改进,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满意、低碳的个性化大数据阅读服务,体现大数据时代档案馆的价值。三是档案馆的智能化服务。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馆服务,对技术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服务的智能化程度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准。四是档案馆的知识化服务。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分析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具有的知识优势,从数据资源、数据价值性、数据分析技术等角度去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档案馆知识服务引擎,从而充分满足大数据时代档案利用者对档案资源精品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利用档案部门优势,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王静在《北京档案》2014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使档案馆进一步走入公众的视野,作为档案部门如何能抓住机遇,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做好公开信息的利用工作,使之真正成为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我们的挑战和需要进一步深思的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与摸索,提出几点看法:一是利用档案部门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化体系优势开展政府公开信息的接收和整理工作。二是利用档案宣传方面的优势开展工作,首先是通过档案馆查档大厅这个窗口,宣传公开信息查阅工作,其次是利用全市联动的“档案馆日”活动,为参观者详细介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义与利用方式。三是利用档案部门人力和物力资源优势开展公开信息的利用工作。

我国传统村落档案管理路径探析

王云庆、韩桐在《浙江档案》2014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传统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因为多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村落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屡遭破坏。如何遏止这一现象的蔓延?作者从档案工作视角揭示传统村落建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期借档案工作之力对传统村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记忆予以保护,并对传统村落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保管提出了建设性措施:一是明确传统村落档案的收集范围。主要包括:传统村落的概况(如,所处地区、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人口数量、民族情况、生态环境、传统选址格局、村落规则、基础设施、家庭组成、家族情况、家族群体情况、家谱族谱、村落公共事务状况等)、物质文化(如,衣冠服饰、特色食物、传统乡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资料情况、手工业生产情况、商业贸易情况、村落自然景观、村落历史文化景观、名人实物等)和非物质文化(如,特色节日、宗教信仰、成年婚姻丧葬习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传统手工艺技能、民间美术、地方戏曲、特色音乐、民间舞蹈、传统医药、口头表演艺术等)内容。传统村落档案的收集范围是因地制宜,不是一成不变。二是传统村落档案的整理。首先,传统村落档案一般按问题特征来确定分类方案。其次,采取问题分类法,按照收集范围中的村落概况、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类目编写立卷类目并归档立卷。之后进行案卷排列、编档号、编制案卷目录并进行数字化,从而完成传统村落档案整理工作。各地档案馆接收传统村落档案时,应按照“一村一档”的形式接收(一村档案装一盒或数盒)。传统村落档案中的照片、录音、影像等材料因载体特殊,可单独立卷装盒,但要标明参见号(与原村落纸质档案同属一个全宗号)。三是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经济条件不好的传统村落,不具备成熟的保管条件,可移交给当地档案馆,村里可自留一份移交目录清单。经济条件较好的传统村落,可自行保管,但要严格执行国家保管档案要求。

猜你喜欢

村落档案馆利用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