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武威秦延德故居建筑风格

2015-04-23卢秀善

丝绸之路 2015年4期
关键词:厢房架结构堂屋

卢秀善

(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处,甘肃 武威 733000)

秦延德故居位于武威市北郊凉州区金羊镇海藏村七组,东临海藏村七组居民区,西、南紧靠海藏寺灵均台,北依海藏村耕地。秦延德故居具有西北地区典型的民国时期庄园式建筑风格。整个院落坐北朝南,平面布局为方形,南北长44.5米,东西宽32米,占地面积1424平方米,建筑面积1152.4平方米。院墙高约13米,南、北各筑护院墩一座(见图1),南院墙偏东辟正门。院内呈四合院式布局,现存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倒座、东西厢房、堂屋、伙房及储藏室(见图2)。其中倒座为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出廊。东西厢房均为平顶,东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西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出廊。堂屋为二层,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东、西两侧各有卷棚一间,前出廊。正门为条石与青砖砌筑,门额正中题“味经遗范”,为“辛酉仲夏杏卿题”,题记四周雕花,门框题有对联一副,上联为“积善前程应远大”,下联为“存仁后地自宽宏”,题记均为隶书(见图3)。杏卿即贾坛,民国时期武威人,能书善画,酷爱金石文物,解放前曾对保护武威文物做出过重要贡献。据门额石雕题记记载,秦延德故居修建于民国时期辛酉年仲夏,即1921年夏,为当地绅士秦延德先生家庄园。建筑保存较完整,具有鲜明的西北地方民居特色,较好地保存了民国时期武威传统古民居的历史风貌。

秦延德故居基本保留了古民居四合院的建筑特征。院落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梁架采用抬梁式或硬山搁檩式建筑风格,檐部装修精致,砖雕、木雕做工精美、形式多样。院墙采用夯土板筑,房屋墙体用土胚砌筑,做成清水墙,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院落地面均用青砖满地,没有泥土,便于清扫,故居内外装饰古朴典雅,门窗都采用木樘木棂,花纹繁巧,且各不相同,檐下用梁枋穿插。正门门眉及两侧雕刻精美题记,反映出住户的富庶。柱网布局合理,均为前出廊,整个院落主次分明、内外有别,将建筑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为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图1 北护院墩

图2 院落平面图

图3 正门院落

院墙:院墙为夯土板筑,覆斗形。南墙偏东筑护院墩,墩下部正中开正门,正门为条石与青砖砌筑。门庭两侧及顶部用条形木板修筑。东侧有向东斜坡踏步通道通往院墙顶部。南院墙顶部围墙及女儿墙已残缺不全;北院墙顶部围墙及女儿墙已毁,偏西筑长方形护院墩,顶部外侧围墙局部残损,东院墙顶部围墙及女儿墙已毁。西院墙顶部残存部分围墙及女儿墙。院墙四周有许多竖向裂缝。

倒座:倒座坐南向北,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出廊,明间檐部装修精美,后墙被粮管所辟为正门。西次间装修保存完好;东次间原装修被拆除,改为土坯墙体和现代木质门窗,梁架结构及屋面保留原貌(见图 4)。

东西厢房:东厢房为平顶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西厢房为平顶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出廊。南、北两侧墀头雕刻精美,保留原貌。拆除了前檐金柱间原有门窗,在前檐柱间新建土坯墙体,安装现代门窗。屋内原墙体已粉刷白石灰,梁架结构及屋面保留原貌(见图5、图6)。

图4 倒座

图5 厢房墀头砖雕

图6 东厢房梁架结构

堂屋:堂屋为院内主要建筑,坐北朝南,上下两层,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出廊,东、西两侧各有卷棚一间。西卷棚廊下有通往二层的木质楼梯。一层前檐金柱间原有门窗已拆除,在前檐柱间砌土坯墙体,并安装现代木质门窗。二层木楼板已拆除,被改建为库房,檐部木雕做工精致,围廊保存完好。屋顶正脊东西两侧正吻缺失,两侧卷棚屋顶方砖缺损,东侧卷棚墙体及屋面局部倒塌,梁架结构及屋面保留原貌(见图7、图8)。

图7 堂屋檐部木装修

图8 堂屋正立面

伙房及储藏室:伙房及储藏室位于堂屋东侧,整个建筑连为一体,均进深一间,前出廊,檐部门窗、梁架结构及屋面保留原貌。

由于秦延德故居管护单位的随意变迁,使院落外观和结构有所改变,加上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又使部分建筑受损,保护和开发利用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厢房架结构堂屋
海洋平台板架结构简化评估对比研究
某轻卡车架结构强度性能优化
绝 句
守 望
下午愈加忧郁(二首)
叉车门架结构分析和定期检验探讨
板凳:平衡的世界
父亲的笑容
寿星(外一首)
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