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动员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环境运动分析

2015-04-21刘颖

鄱阳湖学刊 2015年1期

刘颖

[摘 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运动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西方资源动员理论为分析厦门PX事件的资源动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作为中国环境运动的典型代表,2007年厦门PX事件的成功,既是硬资源(物质性资源)如运动参与者、运动组织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充分动员的结果,同时也与合理获取与利用道义资源、文化资源等软资源(非物质性资源)紧密相连。尽管如此,中国环境运动在资源动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资源动员理论;物质性资源;非物质性资源;环境运动;厦门PX事件

[中图分类号]D654;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1-0079-06

[作者简介]刘 颖(1977—),女,法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山东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研究”(12AZD074)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世纪以来的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12YJCGJW008)的阶段性成果。

Abstract: Resource is the key factor to decide the success of a social movement.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is a good perspective to analyse Xiamen PX event.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China, the success of the 2007 Xiamen PX event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material resources such as movement participators, movem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social network to be fully mobilized, but also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use of the moral resources, cultural resources and other intangible resources. Nevertheless, Chines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lso has some difficulties that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in resource mobilization process.

Key words: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material resources; intangible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movement; Xiamen PX event

资源是决定社会运动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作为中国环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007年厦门PX事件之所以成功,与运动资源的成功动员息息相关。本文意图从西方资源动员理论的视角出发,以厦门PX事件为例,对其运动过程中资源动员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同时也为中国环境运动的资源动员提供一种战略上的选择。

一、资源动员理论概述

作为一种西方新社会运动理论模式,资源动员理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形成的,尤其是一些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多角度对集体行为论进行的批判,为资源动员论的崛起创造了条件。1977年,约翰·麦卡锡(John D. McCarthy)和迈耶·扎尔德(Mary N. Zald)合作发表的《资源动员与社会运动:一个不完全的理论》一文,第一次明确把“资源动员”作为社会运动的一个研究视角,并对它的基本假设、核心概念和理论命题作了系统的阐述,标志着资源动员理论的正式诞生。①此后,资源动员理论就成为20世纪80年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视角。

那么,在社会运动过程中究竟需要哪些资源呢?对此,西方学者认识不一。在资源动员理论的开创性论文中,麦卡锡和扎尔德并没有对运动资源作出明确的界定。最早对运动资源进行研究的学者弗里曼(Jo Freeman),把运动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前者包括金钱、空间以及对运动进行宣传的手段(如媒体),后者主要指人力资源,如技能、关系渠道、时间、奉献精神等。②克里斯(Daniel M. Cress)和斯诺(David Snow1)认为,运动资源应该分为道德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③2004年,鲍勃·爱德华兹(Bob Edwards)和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运动资源应该包括五种类型:(1)道义资源,指外界对运动的声援,具体形式包括合法性、团结性支持、同情性支持和赞誉;(2)文化资源,指已经得到广泛传播的一些文化技能、文化产品、概念工具和专门知识;(3)社会组织资源,包括出于运动而有意识创建的组织,以及不是为了运动的目的但可以为运动所用的组织,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社会关系网络和组织三种形式;(4)人力资源,包括人力、经验、技术技能以及领导力;(5)物质资源,主要指资金与物质资本。④不同类型的资源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资源动员理论认为这些资源有些是来自运动内部,但多数是来自外部,尤其是运动群体在当前体制中处于边缘的情况下。因此,社会运动若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到本群体之外去动员“资源”,这样才能发展和壮大。

综合西方学者对资源动员的认识,不难看出社会运动要取得成功,所需资源是多元的,既有对运动成败产生直接影响的硬资源或物质性资源,也有对运动成败产生间接影响的软资源或非物质性资源。表1清晰地再现了社会运动过程中所需资源的种类。

一场社会运动的成功,往往是表中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动员并恰当发挥作用的结果。在中国环境运动发展过程中,2007年厦门PX事件的成功,正是运动过程中硬资源(物质性资源)与软资源(非物质性资源)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那么厦门PX事件过程中这些资源究竟是如何被动员的?各种资源在厦门PX事件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借助资源动员理论的视角,本文将从硬资源(物质性资源)动员与软资源(非物质性资源)动员两个维度,具体分析厦门PX事件成功的动员机制,同时也试图为未来中国环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战略上的选择。

二、厦门PX事件中硬资源(物质性资源)动员的分析

厦门PX事件中硬资源(物质性资源)的动员,主要表现在运动参与者、社会运动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三个方面。

就运动参与者而言,可以从参与者的身份以及参与者人数的多少∕运动规模两个方面考量。在社会运动的过程中,参与者在运动中的身份一般有两种,即运动精英和一般参与者。运动精英是指在社会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与领导力的人或群体,他们拥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本领或专业知识、技能,在整个社会运动过程中往往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发挥着引导、支配与协调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运动精英所拥有的影响力或专业技能,只是其作为运动“意见领袖”的“入场劵”,而真正发挥作用还在于运动精英与一般运动参与者的互动。一般运动参与者的多少或运动规模的大小,往往对社会运动的成败有重要的“数量逻辑”①影响,即一般情况下,运动参与者人数越多,意味着能量越大,眼球效应越强,就越能引起有关当局的重视。

在厦门PX事件过程中,运动精英主要表现为体制内的社会政治精英与体制外的网络精英(网络公共知识分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是厦门PX事件中体制内政治精英的典型代表。2007年3月,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赵玉芬与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这105位委员大都是中国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校长,其中仅科技界的院士就有二十几位)联合签名,提出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揭开了厦门PX项目的盖子,使其成为国内瞩目的焦点,尤其是在厦门海沧“未来海岸”买了房子的业主对此更为关注。很显然,在厦门PX事件中,体制内社会政治精英因为知识结构和视野,对未来趋势演变会有更早的感知,因此也会有更早的参与和投入,从而对厦门市民参与运动起到了舆论引导的作用。在厦门PX事件中,网络精英如自由撰稿人连岳、QQ群“还我厦门碧水蓝天”的发起者之一吴贤等都是网友心目中的“PX英雄”,同时也是厦门PX事件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在整个过程中,他们起到了统一意志、协调行动的作用。如2007年5月27、28日,吴贤在群里呼吁成员带“反对PX,保卫厦门”的横幅和黄丝带,于29日中午12时到厦门世贸商城前集合。29日上午,当吴贤带着复印好的厦门PX资料来到世贸商城时,发现附近火车站的巡逻警力比平时有明显增加,马上又在QQ群中发布撤离的通知,取消了当天的聚会。②

当然,在厦门PX过程中,市民也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境,即不管网民如何求助,政治精英尤其是个别公共知识分子也不支持、不表达态度。如在该事件过程中,网友寻求省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帮助,认为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典范,应该加入共同拯救厦门的活动,呼吁易中天代表厦门市民出来说话,不少网友还在易中天的博客上留下诸如“PX这么大的事,怎么易老师没出一点声音”“易教授,关于厦门PX项目,您不想说点什么吗?”“易老师,请您关注厦门,给予帮助”等帖子。然而易中天却由于体制内的政治身份而失语了,实在是令厦门人民感到失望。

就参与运动的组织而言,虽然环境非政府组织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乐观,但是厦门PX事件的成功仍与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努力紧密相关。当然,不可否认厦门环境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从一开始的“三不政策”转向后来的积极行动。以厦门最大的环境保护组织“厦门绿十字”为例。在PX事件初期,“厦门绿十字”的表现让很多民众失望。面对民众提出其出面组织6月1日“散步”的要求,该组织负责人马天南明确对上街游行的做法采取“三不”政策,即不支持、不反对、不组织。到PX项目进入公众参与阶段之后,该组织才开始积极行动,主动承担起整合民众利益诉求并影响精英政治的角色功能。在座谈会召开前夕的12月11—13日,他们连续召开三次咨询会,通过网络召集与会市民代表参与,就问题重点和分工进行指导。可以说,厦门市海沧区公众参与环节能够在理性、有序的环境中完成,与厦门“绿十字”组织之前对与会代表进行有组织的分工训练有密切关系。①当然,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过程,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厦门PX事件过程中民众动员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方面存在困境。

就社会关系网络而言,在中国这个“关系导向”社会中,关系网络在厦门PX事件的动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合作的纽带。学者高恩新认为,个体社会成员借助关系网络中的连接点(行动者)与其他连接点(行动者)的增加交往机会,并从交往中获得资源。在集体维权的活动中,关系网络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横向社会关系网络、纵向社会关系网络与市场社会关系网络。一般而言,市场社会关系网络是在市场交换买卖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网络在农村环境维权运动中表现比较突出。横向社会关系网络是指在同质性群体、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以及与某个特定“事件”相关的群体之间以地域、血缘、亲缘等为纽带所形成的网络。纵向社会关系网络是指在运动中处于关系网络中的成员在资源拥有、价值取向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存在多少、高低之分,其中资源拥有多、价值取向鲜明、专业知识丰富的成员往往对资源拥有少、价值取向模糊、专业知识缺少的成员有影响、指导、动员的作用。②作为中国城市环境维权运动的代表,厦门PX事件过程则更多地体现了横向社会关系网络与纵向社会关系网络的动员作用。在厦门PX事件中,在厦门海沧“未来海岸”买了房子的业主们以“黄旗忠”这个业主为连接点,出于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担忧,形成了一个横向的业主关系网络。他们建立业主QQ群,使分散的力量不断聚合,并以未来海岸业主代表的身份给海沧区政府发投诉信。而以黄旗忠为代表的未来海岸业主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的互动,以及厦门市民与网络公共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则清晰地体现了纵向社会关系网络在厦门PX事件中的资源动员作用。不难看出,在厦门PX事件过程中,横向关系网络有助于人员动员,纵向关系网络则有助于资源动员。

三、厦门PX事件中软资源(非物质性资源)的动员分析

毫无疑问,厦门PX事件中的参与人员、运动组织以及各种关系网络,这些物质性资源的存在,为环境维权运动的成功提供了硬件支持,而软资源(非物质性资源)在事件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厦门PX事件中参与者对道义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一些精英人物的影响力,这些软资源或无形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厦门人民的维权走向成功。鉴于上文已经涉及精英人物的影响力与领导力这一资源的利用,在此不再赘言。下文仅对厦门PX事件对道义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动员进行分析。

就道义资源而言,在厦门PX事件过程中,厦门人民为取得有关媒体、政府当局乃至全国人民的团结性、同情性支持,以及为自己维权运动的合法性,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如厦门海沧“未来海岸”的业主黄旗忠发在厦门一家房产论坛的帖子:“请大家救救自己吧,救救我们的劳动成果、能守着累了倦了可以靠它来栖身的家。”①朴实的语言触动了厦门人民的内心,激发了厦门人民对PX事件的团结性与同情性支持。在一些网络文本中,自称“厦门儿女”的网民都叙述了自己对城市的共同记忆,描述了自己对PX的所见所闻以及各种困惑和疑虑,从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和维护自己基本生存权利的普通市民或小百姓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他们以地方性权利以及相应责任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②从而为PX维权事件寻求合法性支持。

厦门PX事件对文化资源的动员与利用,主要表现在维权运动中对话语策略、组织策略与行动策略的合理选择上。就话语策略而言,厦门市民在PX事件中打出了“民生、民主、民权、和谐”和“抵制PX项目、保市民健康、护厦门环境”等口号,借用这些话语把市民的环境公民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提出来,③但并不与政治体制产生冲突。不仅如此,厦门市民还以官方话语为依据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如PX项目厂址边的业主吴玉梅所言:我们一直非常关注政策,这是我们唯一的斗争工具。许多网民在评论PX环评时提出:PX建还是不建,希望厦门市政府能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集厦门市民的意见。④很明显,这种有理有据、有官方文件参考的话语表达策略,无非是希望地方政府在保护环境、尊重公民的环境权这一问题上,不要专断独行,制定决策要回到宪法的精神上来,回到中央政府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上来,切切实实地为民着想。更重要的是,在借助官方话语的策略下,厦门民众与官方切合的奇异“景观”也逐渐形成。《人民日报》于2007年12月19日发表评论说:这个项目受到民众质疑,应该慎重考虑。厦门市民由此在年底成为各类媒体关注的热点。不难看出,在厦门PX项目上,由于运用正确的话语策略,民众与中央实现了共谋,出现了“政府与民意双赢的结局”,⑤这是中国环保运动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

就组织策略而言,虽然社会成员的组织化是社会运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但在中国语境下,社会成员开展社会运动所必须的自建组织往往面临着种种政治边界,运动行为经常缺乏组织化必要的生存空间或政治机会,从而导致群体利益表达不能很好地奏效。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维权运动为取得成功,只有常常采取非正式的组织形式,即使有正式的组织形式,也要注意“去政治性”,避免与政治体制的对抗之嫌。厦门市民在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组织策略是:通过横向社会关系网络与纵向社会关系网络,把对PX项目关切的厦门民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正式的、明确的组织。

就行动策略而言,厦门市民遵循理性和非理性相结合的“踩线不越线”的反抗策略。其涵义是指行动者往往并用合法和半合法手段的“问题化”行动策略,即在向政府诉苦的同时运用有节制的群体聚集手段,边缘性地触响秩序的警铃,有分寸地扰乱日常的生活,以危机秩序的信号来唤醒官员们解决问题的诚意。①这种行动策略使厦门市民在2007年6月1日的“儿童节集体散步”过程中保持着极强的行动逻辑,在采取以“集体散步”这种体制外抗争的行动方式的同时,又在游行过程中保持了较大的理性,“‘集体散步者没有留下垃圾,没有咒骂,没有脏话,没有暴力,途径医院与学校时,自觉停止呼喊口号。”②这充分显示了“集体散步”的非暴力与高素质,也正是这种“踩线不越线”的行动策略,才使厦门民众的举动没有过多地激化矛盾,相反却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时至今日,厦门PX事件已经过去7年之久,但其影响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失而逐渐消淡,相反,“PX”已经成为近几年具有标志性的关键词。在厦门PX事件后的2011年,大连的PX项目厂区堤坝垮塌后,引发民众的恐慌和抗议;2012年,宁波拟上PX项目,市民要求“非搬不可”,政府承诺“坚决不上”。大连与宁波两地的PX项目抗议事件,在某种程度上都继承了厦门PX抗议事件的运动风格,如采取“集体散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与不满。不可否认,在厦门PX事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资源动员的因素,如作为民意代表的体制内政治精英连接公众与政府的纽带作用发挥较弱、某些公共知识分子失语、正式的环保组织作用发挥欠佳、信息获取方式渠道不畅通等。尽管如此,在厦门PX事件过程中,对新媒体(第四媒体中的网络和第五媒体中的手机)的利用,尤其是对博客、维客、电子公告板等即时通讯工具能产生“聚合效应”这一功能的利用,在运动中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动员的作用,灵活运用运动策略,以及积极争取正式的环保组织的支持等等,所有这些均为中国环境运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责任编辑:胡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