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报道“三字经”
2015-04-21陈建
陈建
从今年3月1日至5月22日,短短83天里,昆明、乌鲁木齐接连发生三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死伤近400人。面对暴恐活动在中国的蔓延、升级势头,以对外报道为主的中国外宣媒体,有责任主动引导舆论,“快”字当头,抢占新闻的第一“落点”,以第一时效报道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用“真”字贯穿,通过大量来自案发现场的一手采访和具体细节,揭露恐怖主义的凶残本质;在日常报道中,更要做到“勤”,保持反恐议题对外报道的数量和频率,形成与反恐斗争形势相协调的舆论声势。以快、真、勤“三字真经”,为长期不懈的反恐斗争做足舆论准备。
快:以第一时效报道事件
自2009年新疆“7·5”事件以来,暴力恐怖袭击呈现从新疆扩展至全国之势,频率空前增加,手段更加残暴。因应此变化形势,我国外宣媒体对暴恐突发事件的报道,也经历了从迟缓、滞后到果断、及时的巨大转变。以昆明火车站“3·01”砍杀事件为分水岭,往日那种“失声”、“缺位”、“慢几拍”的现象不复存在。
五年前的“7·5”事件中,境内首个发出正式报道的新闻机构是中国新闻社,发稿时间为2009年7月6日凌晨2时8分,这实际上距离7月5日下午事件发生时,已过去差不多10小时。虽然事件造成197人死亡,其中156名是无辜平民,但事发后的24小时之内,包括中新社在内的所有中国媒体,对外连一张相关图片新闻都没有。
2013年10月28日中午,暴恐犯罪在天安门广场驾车冲撞游人,造成5死、40人受伤,其中包括五名菲律宾籍和日本籍游客伤亡。由于天安门广场的特殊政治含义,“10·28”案发生初期,现场严密封锁,记者根本采访不到伤员,来自案发第一现场的报道内容非常单薄,以至于新华社最初的一篇对外报道稿件显示,那只是一场“交通事故”。
新疆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古丽燕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于新疆长期处于反恐前沿,人们对突发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极其敏感,在得不到官方消息时,更容易相信谣言,而网络技术则会使谣言迅速扩散。”
从3月1日至5月22日,短短83天里,犯罪分子选择全国两会前夕、习总考察新疆期间、亚信峰会举办之际这些特定的时间节点,三番肇事,政治宣示意味极浓。而且,攻击目标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军警机关,而是瞄准公共场所的普通平民,包括广场上的游客、火车站里的旅客、去早市买菜的退休老人,其危害尤烈。
以“3·01”昆明恐袭案为起始,官方及时公布真相,主流媒体以第一时效进行报道。特别是在“4·30”、“5·22”两起发生在乌鲁木齐的恐袭案中,官方态度尤为果断,发布权威消息的速度明显加快。4月30日当晚,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发生爆炸仅两小时,新疆方面便公布爆炸案细节。新华社率先通过英文网站,先于中文通稿,发布快讯。此内容经由新浪、搜狐等境内中文网站转发,迅速传达给公众。
当生命至高无上的理念、公众利益高于特定群体政治诉求的价值观已成为社会主流的当今世界,面对恐怖袭击,媒体“倾巢出动”,抢时效、快报道,既是新闻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其保持公信力的必然举动。对外报道首先是新闻报道,应当、也必须遵循新闻规律。面对恐怖袭击,外宣媒体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及时报道事实真相,不仅能制止谣言流传,还能占领道德制高点,赋予反恐斗争应有的正当性和正义性,为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奠定舆论基础。
真:用细节揭露恐怖活动本质
对外报道还要在“真”字上面下功夫。
通过真实细节、客观描述,直观、形象地彰显新闻的内在意义,是对外报道始终应当遵循的原则。丰富、真实的细节,来自于新闻现场和一手采访。
具体到恐怖袭击事件的对外报道,就是要用事实说话,以细节彰显本质,藉由记者的现场采访,运用亲历者的口述,以客观平实的笔调,引导外界了解真相,接近新闻事件的本质,唤起国内外的广泛同情,凝聚全球对恐怖主义同仇敌忾的共识。
例如,“10·28”案中,三名肇事者里有两名是维族女性。女性参与肇事,曾令西方舆论一度质疑其恐怖主义性质。但是,通过采访专家,引用其对案情重要细节的分析,有助于外界厘清真相。
中国社科院新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大正在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时谈到,长期观察新疆地区的恐怖案件,就会注意到一个突出特点:参加暴力活动者往往不分男女,无论老幼,他们被东突组织灌输了“实施圣战,就能入天堂”的极端思想。而且,“10·28”案件疑犯事前曾经“踩点”,找到没有防护栏的路段,驾车从行车道直接拐上人行道,显然有意冲撞无辜民众。
在乌鲁木齐“5·22”爆炸案中,媒体深入挖掘现场细节,即便不用自己挺身而出、义愤填膺地口诛笔伐,同样能揭露恐怖主义的本质。
“5·22”案发生于周四清晨7:50左右。从当天中午开始,中新社连续对外发表通讯,以记者耳闻目睹式的现场报道,还原案发现场真相,展现恐怖袭击的残暴程度。在面向海外媒体客户发布的中新社通稿中,有这样的描述:“在现场,记者看到,鞋子、鲜花、手提包等散落在地上。10时35分,距离案发时间已近三个小时,还有被烧毁的物品在冒烟,记者行走在布满灰烬的地面上,可以感受到余温。”
采访救援者时,中新社记者接连引用四位案发地社区巡逻队员的回忆,向海外受众再现恐怖袭击血腥、惊悚的瞬间。22岁的维族青年迪力夏提·怕里哈提说:“当时是早市高峰时期,街道上的人特别多,暴徒驾车冲撞过来的时候走S弯形的道路,左右冲撞人群,地面上有好多遗体。我抢救了三个人,一个爷爷,两个奶奶。”
另一位社区巡逻员名叫蔡新民。记者用白描手法,简单勾勒出他的身世:“俄罗斯族,两岁时从海外回到中国新疆”。稿件中,他的直接引语是:“一辆黑色越野车上面的行李架上,插着一面镶黑边的黄色旗子。第一辆车撞向人群后,许多人都倒在地上;第二辆车直接从人的身上碾轧过去。”
反恐对外报道正是通过这些丰富的细节、当事人的直接引语,揭示暴恐袭击对人道底线的挑战、对社会秩序的践踏。全球反恐同盟也在对事实真相和事件本质的充分揭示过程中得到强化。
勤:设置议程凝聚反恐合力
传播学理论中有“议程设置功能”,即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议程设置”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面对涉疆反恐防暴的严峻形势,“议程设置”其实已不局限于对外新闻报道层面,而成为全党共识与国家意志。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式上,全体与会人员首先为在3月1日晚恐袭事件中的遇难群众默哀。其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默哀也成为首项议程。路透、美联、法新、新华,全球四大通讯社对此均播发图文通稿。BBC、CNN等广电机构也在其网站上醒目报道这一罕见安排。中国各界对恐怖主义的愤怒、对遇难者的哀悼,经由全国两会这一舆论高度聚焦的场合展现出来,其传播效应被成倍放大。
仅今年5月份,北京警方先后举行4次大规模反恐防暴实战演练,全体干警停止休假,各警种24小时保持临战状态。5月底,更有85万名志愿者上街巡逻,修鞋匠、菜摊主都成为涉恐情报的信息员……
5月份,中新社面向海外华文媒体客户播发“中新社电头”有关北京市地方新闻的文字通稿近百条,所有关于首都反恐、安保题材的稿件,都居于被外报转载采用最多的“第一阵营”。俄罗斯《龙报》、巴西《南美侨报》、加拿大《加中时报》、英国《华商报》等均以整版篇幅,报道北京社会各界的反恐动向。这些报道既能及时反映官方对恐怖活动严打高压的态势,也能凸显反恐斗争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得到广大草根百姓的拥护和响应。
在长期、复杂、尖锐的反恐斗争中,我国外宣媒体的主要任务是,呼应官方的议程设置,面向国际社会,通过及时、具体、有说服力的新闻报道,揭示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的本质,凝聚共识,促进形成全球反恐同盟,并协助提升各阶层、各类人群的防范能力和水平,为反恐斗争的持续开展提供必要、充分的舆论依据。
责编:吴奇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