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阳市残疾人社会救助调查研究

2015-04-21

时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救助

王 玲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都源于他们自身的缺陷和社会对他们的偏见、不公平的待遇等。以上原因导致他们心理压力大,对生活和前途往往持消极心态。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社会救助制度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残疾人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残疾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实施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它主要是通过救灾、扶贫等手段来保障救助对象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残疾人社会救助包括对残疾人的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

一、阜阳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现状

据2009-2010年全市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显示,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61万,占总人口的6.1%,涉及全市五分之一家庭200多万人口。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群体,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点人群。“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残疾人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

全市有60956名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普惠加特惠的生活特别救助。95%以上的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50889名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或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到政府补贴。全市已经建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8个,有2499名聋哑、智障、脑瘫、孤独症儿童得到康复训练救助。完成白内障复明免费手术19439例,医疗救助贫困精神残疾人4080名。免费发放辅助器具3568件。市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假肢站、辅助器具中心、低视力康复部相继建立。全市现有特教学校6所,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新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9个,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7个,免费培训残疾人3871名。5000名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享受到“万人千元就业工程”的创业扶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171个乡镇(街道)、251个社区全部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1722个村委会指定有残疾人助理员。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制度化。五类残疾人专门协会活动日益活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开展了残疾人基本信息登记。开展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核发工作,为13.2万名申请领证的残疾人免费发证。

二、阜阳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残疾人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保障、康复、教育、就业、住房、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社会救助的力度还有待加强。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一)残疾人社会求助水平较低

残疾人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多数残疾人是依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救助来维持生活需要的。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虽然对残疾人改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帮助有限。阜阳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月人均150元。另根据我省颁布的《2011年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实施办法》第四、五条的规定:凡在我省城乡享受低保待遇的重度残疾人均有权享受生活特别救助待遇,城镇、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按50元的标准救助。由上可知残疾人每人每月最多领取的补助金为200元,远低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

(二)救助内容不全面,救助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残疾人身体精神的残缺,其医疗支出一般远远高于正常人,对许多轻度残疾人而言,往往接受过特定的康复或医疗之后就可以恢复正常,但很大比例的轻度残疾人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耽误了医疗与康复,因此,残疾人医疗救助还应该包括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救助措施。阜阳市目前采取的救助措施,大多集中在对残疾人的生活救助、普通医疗救助、就业救助、教育救助等几个方面,而残疾人所需的救助内容远远不只这些,还应有权利救助、心理救助等。由于缺少这些救助内容,并且社会救助制度中也没有提及相关的内容,使一些需要救助的残疾人不能获得相应的、及时有效的救助,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三)残疾人就业层次低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虽然我市对残疾人开展了创业扶持计划,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但是大多数的残疾人由于残疾的影响和外界障碍,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就业较其他人群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一些较低层次的工作,担任不了较高层次的工作。这使得残疾人群体的就业层次处于较低水平。

(四)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环境欠佳

人们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待残疾人仍有偏见,歧视。主要表现在:对残疾人的工作不重视不关心,使得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滞后于整个社会,并且社会救助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比较困难;人们对残疾人的关心少,扶残救残意识也不是很浓厚。残疾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不受人待见,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也经常受到侵害。

三、完善阜阳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对策

(一)加大对残疾人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残疾人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完善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重残的低保家庭给予重点救助。科学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残疾人等贫困者置于社会安全网之中,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同时,对残疾人的生活救助金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提高,以抵消物价上涨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另外残疾人社会救助也要和残疾人教育、医疗、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消除残疾人群体贫困的现象。

(二)扩大残疾人社会救助的内容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救助的内容。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的要求,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例如: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为残疾人普及法律知识,做好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在他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另外,政府和残联会应积极与一些有权威的医院、心理机构合作,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一些特殊的康复治疗,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快速的康健。

(三)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层次

首先要保障残疾人受教育平等的权利。残疾人和我们正常人一样有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身体的缺陷而把他们挡在知识的殿堂之外。相反,我们应该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地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文化知识带来的不一样的力量。同时,要加强特殊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发展更加适合残疾人学习和掌握的技能,进而提高我市残疾人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其次,加大对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政府和残联组织在对残疾人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时,要加大培训的力度,扩大残疾人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努力为残疾人创造一个能够实现自我的平台。同时,要调整结构稳定集中就业政策,尝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向乡镇延伸,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化的残疾人就业培训队伍,为每位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培训与指导服务。这也有利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

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消除社会对残疾人思想观念上的歧视和排斥,为残疾人事业及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平等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心理疏导,让他们从心理上慢慢减少自卑感,使残疾人有参与社会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热情和信心。

[1]李迎生,孙平,张朝雄.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完善策略[J].河北学刊.2008.05.

[2]梁颖佳.辽宁省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刘敏,鲍仁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探析——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4]彭程熙,刘晓凤.浅谈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09.

[5]周庆行,张新瑾.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J].理论探索.2008.05.

[6]汪洁.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差异性分析及对策——以天津市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7]王勇.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J].中国残疾人.2014(11).

猜你喜欢

残疾人社会保障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水下救助抢险
我骄傲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