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枢纽站站前广场整体性研究初探
2015-04-21韩雪婷
崔 淦 王 蔚 韩雪婷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4)
轨道交通枢纽站站前广场整体性研究初探
崔 淦 王 蔚 韩雪婷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4)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枢纽站站前广场逐渐由单一的疏散空间演变为以疏散为主的多元化换乘纽带空间,而其整体性功能的发挥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相关原则对西直门站前广场空间元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望相关结论能对轨道交通枢纽站站前广场疏散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
轨道交通枢纽站,站前广场,格式塔心理学,整体性功能发挥,广场疏散
西直门轨道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立交桥西北角,其地上建筑为综合体大楼凯德广场。西侧是城铁13号线西直门站,北侧为北京北站,南侧与地铁2号线西北出口、地铁4号线西直门站接壤,是北京西部最重要的交通转换中心[1]。随着城市出行人数增多,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频率越来越高,而站前广场(见图1),作为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纽带空间,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组成整体的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特定的联系,整体并不等于其内部元素的简单之和,所以其发挥的功能效应要远远大于局部元素各自发挥的功能效应之和。文章主要从知觉[2]和意识的角度,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相关原则来揭示轨道交通枢纽站站前广场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功能整体性发挥程度,并进一步从广场疏散设计的角度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1 背景
1.1 格式塔心理学介绍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3]。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任何一种经验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
1.2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应用
站前广场包含疏散空间,绿化空间,公交站台空间等等,但其整体性功能发挥并不是这几种空间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这几种空间功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1+1>2”的复合功能效应;格式塔心理学相关原则是分析广场空间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方法,其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广场的整体性功能发挥。
2 格式塔心理学在建筑学中的相关原则
2.1 图形与背景原则
一般说来,图形与背景[4]的对比度越明显,整体性就容易被我们的知觉所感知。要使整体性成为知觉的感知对象,不仅要具备突出的特点,还应具有明确的轮廓线,明暗度和统一性。西直门站前广场空间设计应着重突出其重点表达的内容,才能增强客流对其核心空间的感知能力,进而增强广场整体性功能发挥。
2.2 接近性与连续性原则
接近性:有些空间元素因其距离、色彩等等相近而容易组成整体[5]。连续性:线条的一种知觉倾向,尽管线条受其他因素阻断,却仍像未阻断一样为人们所感受到。
文章此处主要探讨与广场疏散功能相关的边界空间元素,并针对不同的功能要求来研究其空间的穿透性、围合性、安全性,进而选出有益于增强站前广场整体性功能发挥的空间形式,提高广场边界空间疏散能力。
2.3 完型和闭合倾向原则
完型:知觉印象随环境情况而呈现可能有的最完善形式。如一个模糊的,不连贯线条的图形,由于观察者的经验,看起来似有一完整的形式,即缺口“闭合”了,线条“连接”了。闭合性: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即使其间有短缺处也倾向于完满的图形。
西直门站前广场空间元素多且琐碎,若能从整体设计的角度统一众多元素,将会减少各个空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并增强广场整体易读性。
2.4 相似性原则
元素中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文章此处主要研究植物空间设计和客流对广场整体性功能感知能力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植物空间和广场疏散能力之间的关系。
GPS定位系统的应用相比之下具有保密性强、准确度高、用时短等特点,可以经过系统在短时间内生成被测点坐标,满足了现代化人们的快节奏生活特点。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使其优势更为明显,为用户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便利条件。
文章应用这四个原则来研究限制广场整体性功能发挥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3 格式塔心理学相关原则在西直门枢纽站站前广场的具体应用
3.1 图底背景分析
提炼广场空间元素的平面形式,并将现状元素转为图底关系(见图2)。
地铁疏散口和广场地面饱和度较低,图底关系不太明显;景观构筑物因色系、色彩饱和度差异,图底关系比较明显(见图3),即整个广场空间客流知觉印象较深的是景观及其附属设施,而不是地铁疏散口。
站前广场整体性功能发挥的强弱程度与其重点内容的表达是否充分相关,即重点表达的内容越突出,核心功能的使用就越能凸显,就越有助于提高广场的整体性功能发挥,而疏散空间恰是站前广场设计中应重点表达的内容。文章建议疏散口采用高纯度红色、花池采用冷灰色,使客流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快速定位疏散区域,从而提高广场的整体功能的疏散能力。
3.2 接近性和连续性
站前广场边界空间有三种形式的栏杆(见图4)。
第一种栏杆:白色石墩。这种边界空间穿透性比较强,缺点是场所空间感和安全感较弱,适用于广场内侧的边界划分。
第二种栏杆:金属竖向栏杆,横向栏杆间距较小,这种边界空间穿透性较差,优点是空间围合感、安全感强。其主要用于有安全防护需要的场所。
第三种栏杆:金属横向栏杆,竖向栏杆间距较大,这种边界空间穿透性较差,空间安全感较弱,但空间围合感较强。其主要用于广场内部功能分区的边界线。
因色彩,形式的不统一,客流对栏杆的整体知觉印象是间断、不连续的,所以将三种栏杆应用到同一个广场上时,客流对栏杆的功能定位就会产生迷惑,广场的整体性功能就有所限制。文章在肯定不同栏杆形式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将广场内部的栏杆改为白色,使客流能对广场停车功能区域进行快速定位,其停车疏散功能也进一步提升。
由于色彩的统一,广场整体性功能的发挥随着停车功能空间识别性的增强而增强。
3.3 完整和闭合倾向“完形”
广场空间元素杂多且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如广场地面放射线缺乏统一的放射中心,造成了广场整体设计缺乏“力”的统一性。但是,局部空间设计上还是能看到完形闭合倾向的影子(见图5):广场附属建筑底部空间切去了1/4,但两根柱子在弧面上的延长,凸显了完整闭合的倾向;点式和弧形的花池构成的曲线也体现了视觉上似断非断的完整性和闭合性。
为加强空间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文章采取两点措施:在点式元素、三角形元素、矩形元素之间增加渐变的过程,使所有元素在视觉上可以看成一条连续渐变的曲线,使整体感识别性增强;广场铺地线状元素呈放射形状,统一指向疏散口处。这样元素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了统一,广场的整体性功能发挥得到有效提升。
3.4 相似性
合理的植物空间设计对广场疏散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西直门站前广场植物呈高低交互姿态出现(见图6),这种空间形式使得视觉通透性增强,便于客流能快速定位广场其他功能区域,如公家站点、地铁疏散口等,间接促进了广场整体性功能的充分发挥。图6中实线框表示低空间植物,虚线框表示高空间植物。
4 结语
应用格式塔原理相关原则剖析西直门站前广场的整体性,揭示各个功能之间的主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并深入探讨限制其整体性功能充分发挥的相关因素:站前广场空间元素图底背景差异越大,元素的接近性和连续性越强,元素的完形和闭合倾向越强,植物空间的相似性越强,也就越有助于站前广场的整体性功能的发挥,站前广场整体疏散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1] 董玉香,王 新,丁园园.北京西直门轨道交通枢纽换乘流线优化设计探究[J].华中建筑,2013(5):49-55.
[2] 成志军,林晓妍.格式塔理论在建筑美学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3(10):12-15.
[3] 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 贺 禧.格式塔组织律在现代建筑形式美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3(5):1-3.
[5] 兰 娟,陈 力,关瑞明.浅谈格式塔组织原则对建筑设计的启示[J].福建建筑,2012(5):34-36.
Discussion on holistic research on rail transit hub station square
Cui Gan Wang Wei Han Xueting
(ArtandArchitectureCollege,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the hub station squares evolved from a single evacuation space to a diversified bond space based on evacuation, but its overall function has not received sufficient attention. The article applys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to research the integrity of Xizhimen station square space elements, we hope related conclusions can offer some reference to the rail station square evacuation design.
rail hub, station square, Gestalt psychology, holistic functioning, square evacuation
1009-6825(2015)32-0018-03
2015-09-08
崔 淦(1987- ),男,在读硕士; 王 蔚(1989- ),男,在读硕士; 韩雪婷(1988- ),女,在读硕士
U4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