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合作发展研究

2015-04-21琳,王

东岳论丛 2015年1期
关键词:出口额出口贸易

林 琳,王 欣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合作发展研究

林 琳,王 欣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近年来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发展不断加快。但针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投资关系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运用混合回归的方法对2004-2011年间东盟十国对中国的出口和投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就东盟十国对中国的出口和投资而言,出口对投资的影响要大于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东盟今后的经贸合作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自贸区;国际直接投资;中国-东盟

一、引言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标志着继欧盟、北美自贸区之后,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的诞生。作为最大的贸易和投资市场,在后危机时代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仍取得了长足进展。东盟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据统计,2012年1-11月,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额3599.6亿美元,同比增长9.3%。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1831.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进口1768.3亿美元,同比增长0.6%。中国-东盟不仅保持了贸易的稳定增长,双向投资亦不断增加,截至2012年10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累计已近1000亿美元,其中2012年1-10月中国对东盟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0.6亿美元,同比增长31.2%。本文主要针对近期内中国东盟自贸区内贸易投资合作关系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以及贸易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二、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经济领域多年来的重要议题。H-O一般均衡模型中Mundell(1957)指出如果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是由于关税所导致的,那么贸易与投资之间可能会存在互补关系。随后Lipsey和Weiss(1984)、Rugman(1990)、Mardusen(1995)、Swensson(1997)、Head和Ries(2001)等使用不同的实证方法证明了贸易与投资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事实上,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却发现贸易与投资不存在互补关系,而是一种替代关系。Hirsch(1976)通过建立模型得出结论,认为企业选择出口还是投资是基于其成本的比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这一结论也得到了Buckley和Casson(1981)、Belderbos和Sleuwaegen(1998)等人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大多都是针对发达国家而言,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未必适用。因此,国内许多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项本武(2009)使用面板协整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2000-2006年我国与50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另外,王迎新、陈立敏以及张如庆等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于贸易与投资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但针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分析尚显不足。本文使用2004-2011年东盟10国对我国的进口与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混合回归模型分析,探讨东盟十国对我国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发展的新特征

(一)后危机时期区内贸易投资合作仍保持高速增长

拥有19亿消费者、6万亿美元GDP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投资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后危机时期东亚地区已成为国际竞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

表1 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发展:2002-2012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年。

近十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基本都保持了逐年增加的态。尽管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双边贸易与投资都略有下降,但2010年贸易与投资方面都有明显的大幅增长,由此可见,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基础牢固,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且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发展较稳定,区内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自贸区建立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长更为显著

自贸区建立有效的促进了区内直接投资的发展。进一步分析可知,2012年东盟在华直接投资额达70.7亿美元,仅较上年增长1%。相比较而言,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长更为显著。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额达44.1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52%。在2012年中国与东盟114.89亿美元的双向投资额中,中国的占比已提高至38.5%。由此可见,《投资协议》的签订有效的促进了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直接投资,中国企业也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东盟,双边投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区内贸易合作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总体来说,自贸区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区内商品的跨国流动,东盟成员国对华出口基本都保持了上升态势。进一步具体分析可知,关税削减对不同成员国对华贸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从东盟十国在2004年至2011年间对中国的出口趋势,可以看出有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一直很平稳,一些并不平稳。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对华出口增长更为显著。

(四)区内双向投资发展在地区分布和产业分布方面不均衡

地区分布方面,新加坡是东盟十国中对华投资额最多、吸引中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底,东盟国家在华直接投资前三位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在东盟十国直接投资按数额排在前三位的国家是新加坡、柬埔寨、老挝;按投资增幅排在前三位的国家是越南、柬埔寨、老挝。这些表明,中国与东盟十国双向投资中交往最密切的仅仅涉及五个国家,其余五国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却很稀少。产业分布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的加快,中国对东盟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直接投资增长显著。尽管如此,对于东盟国家拥有竞争优势的实体产业领域投资进入相对滞后,例如印度尼西亚的矿产、汽车和纺织业都很发达,但我国企业与其在该领域的投资合作尚显不足。对于实体产业相关的投资进入是今后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今后投资合作的重要领域。

四、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这里我们使用2004-2011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与投资数据进行混合回归模型分析。数据来源方面, 中国与东盟十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空间距离使用网络地理测度工具计算所得,东盟十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及直接投资额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两者的关系,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为了减少模型的异方差性,本文在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之前,先对上述五个变量分别取对数,因此,模型变为:

其中α是指东盟十国的GDP变动1%时,其对中国的出口额的变动率,即为测度出口的GDP弹性;同样,α1为测度出口的距离弹性,α2为测度出口的FDI弹性,β1为测度FDI的GDP弹性,β2为测度FDI的距离弹性,β3为测度FDI的出口弹性。

使用stata软件检验得出面板数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证分析。

表2 个体效应检验

注:检验中的原假设为“所有个体虚拟变量都为0”。

表3 模型(3)混合回归结果

注:表3是对模型进行回归后的结果,其中F值为77.64,

R^2为0.9278

对模型(3)使用LSDV法来检验是否存在个体效应。检验结果得出大多数的个体虚拟变量的P值都大于0.05,这表明可以接受“所有个体虚拟变量都为0”的原假设,即认为不存在个体效应,应该使用混合回归。

上表为stata对面板数据做的混合回归模型,总体分析,东盟对我国的出口额与对我国的投资以及东盟各国的GDP总值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并且三个解释变量的P值都小于0.05,呈显著性。对模型进行了Ramsey检验,发现P值大于0.05,接受原假设,即模型并不存在遗漏变量问题。

具体来说,LDGDP的系数为正,说明东盟各国的国内发展水平越好,就会越倾向于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并且系数值大于1,表明GDP对出口是富有弹性的,即当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时,其对中国的出口额增加约1.4%。同样,LFDI的系数也为正,即证明了FDI与贸易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会促进其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并且从P值也可看出,具有高度显著性。但是其系数小于1,即为缺乏弹性的,FDI每增加1%,出口额会增加约0.3%。综上得出,FDI对出口波动的影响要远小于GDP对出口波动的影响。Ramsey检验充分证明了我们假设的模型中不存在遗漏变量的问题,也就是说三个解释变量的结果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很充分,不受其它相关因素的干扰,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模型(4)进行检验,发现模型(4)与模型(3)一样不存在个体效应,因此使用混合回归。

表4 模型(4)混合回归结果

注:表4是对模型进行回归后的结果,其中F值为11.89,

R^2为0.6954。

分析与对模型(3)实证的结果相似,但是也有不同点:

(1)上表表明了东盟对我国的出口额与其对我国的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弹性大于1,即当东盟对中国的出口额增加1%时,其对中国的投资额会增加约1.2%,表明增加出口额会大大刺激FDI的发展。

(2)东盟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对我国的投资情况呈现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将国内资金投入到投资国,也会引起国内较强产业的向外发展从而忽略了本国国内的发展,造成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另外,P值大于0.05,表明这一现象不显著。

(3)空间距离与FDI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距离越近越容易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表5 两模型结果综合分析

注:α1,α2,α3,β1,β2,β3的含义与前文表述一致。

将两个模型的实证分析结合得出:

(1)尽管分析两个模型都得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但是远大于的值,这就表明东盟十国与中国的贸易对投资的影响大于投资对贸易的影响。这可能因为增加了出口额,可以增加本国的资金流入额,这些资金可以增加国内产业向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保障,刺激了FDI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也会间接引起贸易额的减少或者增加速度。

(2) GDP与东盟对我国的出口额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对我国的投资额呈负相关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一部分是由于出口额的增加引起的,GDP与出口呈正比,而与投资没有这种直接性的关系。并且对外直接投资是将资金流入国外,对国内生产总值也会有负向影响。

(3)对模型(3)和模型(4)都进行了Ramsey检验,发现两个模型都不存在遗漏变量问题,说明模型的建立及检验的成果可信度高,解释力度强。

五、结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区内投资增长更为迅猛。本文通过对双边贸易和投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东盟十国对我国的出口额与对外直接投资额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对投资的影响相对显著。这对中国与东盟今后在经贸领域合作方面给出了重要的启示,中国与东盟应在不断加大双向投资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与分工合作,促进产业内分工合作与贸易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1]项本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财贸经济》,2009(4)。

[2]范爱军 都春燕:《贸易自由化与经济收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视角》,《亚太经济》,2011(6)。

[3]赵春明 吕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亚太经济》,2011. (1)。

[4]王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 5 (9)。

[5]赖石成 钟伟:《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FDI关系实证研究》,《东南亚纵横》,2011.7

[6]陈德照:《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特点、问题和前景》,《亚非纵横》,2005. (1)。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13DJJJ11)、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团队项目(IFYT14017)。

林琳(1977-),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王欣(1991-),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F752

A

1003-8353(2015)01-0149-04

猜你喜欢

出口额出口贸易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2018015 2017年巴西铜精矿出口增长29.9%
贸易统计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