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对策
2015-04-21董康银孙仁金张亚青
董康银 孙仁金 李 慧 张亚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2249
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对策
董康银 孙仁金 李 慧 张亚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2249
目前,中国页岩气主要由政府及国有大型油气公司开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为中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创造了条件。通过对美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参与页岩气开发的社会资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参与方式为提供技术服务和资本投资两种,美国社会资本能够在页岩气开发中获益的原因可归纳为政府财政补贴、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市场化运营的管网优势和第三方准入机制。从中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现状入手,初步找到了中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在政策、体系及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的经验和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从政策、体系及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社会资本;页岩气开发;现状;对策建议
0 前言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可开采资源量为36×1012m3,居世界第一位[1]。在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国丰富页岩气资源的驱动下,中国从政府到企业都积极探索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社会资本加速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包括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安东油田服务集团在内的社会资本纷纷投资页岩气开发市场。中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格局已初步显现,但与美国相比,从政策、体系、运转模式等方面仍存在差距[2-3]。借鉴美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中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对策,为中国实现页岩气开发规模化、商业化提供重要支撑。
1 美国页岩气开发模式及经验
1.1 模式
美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主要方式为提供技术服务和资本投资两种。随着美国页岩气市场发展逐渐趋向精细化、专业化,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资本投资。部分中小型企业依靠技术优势和自主研发,通过业务外包方式向页岩气开发公司提供专门的工程技术服务和设备租赁等业务。油气专业公司主要以提供专业化的工程技术服务的方式参与页岩气开发,涉及页岩气开发物探、测井、钻井、采油、地面工程等多个环节,技术和自主研发优势明显,使得页岩气开发单个环节投入小、作业周期短、资本效率高,进而有效提高页岩气开发效益。
1.2 经验
美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完备的技术,更依赖于政府财政补贴、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及市场化运营的管网优势。
1.2.1 政府财政补贴
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离不开全方位、多种类的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尽管美国政府没有单独针对页岩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但所颁布的天然气政策同样适用于页岩气,且州政府有各自针对页岩气的补贴政策[5],见表1。
1976年以来,美国政府与州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补贴政策扶持页岩气开发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政府补贴政策侧重对市场机制的建设维护,依靠市场力量来调节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产量;20世纪90年代以后,天然气市场基本形成,政府补贴政策更侧重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的扶持;美国一系列补贴政策,增加了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积极性,促进了页岩气开发的规模化、商业化。据EIA统计,美国参与页岩气开发的中小型企业的数量从2005年23家发展到目前7 900多家,页岩气产量由2007年36.61×108m3增至2013年323.24×108m3[6]。
表1 美国页岩气相关补贴政策
1.2.2 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
美国页岩气市场高度开放,允许大型油气公司外的其他公司自由进入页岩气开发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即中小型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油气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大型油气公司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发展。中小型企业作为美国页岩气开发市场的主导力量,在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后,以提供专业服务的方式参与竞争,并以技术(水平井加多段压裂技术、同步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和深层地下爆破技术)和设备专业化强等优势,使得页岩气开发单个环节投入小、效率高、作业周期短、资本效率高[7]。而大型油气公司凭借长期性和投资能力的优势,通过收购、合资等多种方式,获得页岩气开发权益,使页岩气开发市场迅速产业化、规模化。
1.2.3 市场化运营的管网优势
1.2.4 第三方准入机制
美国天然气管道实行市场化运营,管道运营商只承担共同运输,无捆绑销售权利[10]。管网第三方准入机制,使页岩气生产商有权选择管道运营商,减少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投资风险,促进参与页岩气开发的积极性。
2 中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
中国页岩气资源多、分布广、潜力大,据2012年国土资源局数据显示,中国陆域页岩气资源潜力134.42×1012m3,可采资源潜力25.08×1012m3,主要富集在四川、渤海湾、鄂尔多斯、吐哈、松辽、塔里木、江汉、准噶尔等盆地[11]。中国页岩气开发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延长石油的大型油气企业为主。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页岩气总产量13×108m3,其中中国石化产气10.81×108m3,中国石油产气1.07×108m3[11]。
大型油气企业主导页岩气开发,造成页岩气开发市场投资主体单一,制约了页岩气开发的市场竞争,阻碍了中国页岩气开发商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而全面市场化改革,则推动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中国参与页岩气开发的社会资本指除传统的大型油气企业外的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股权转让、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来参与。中国参与页岩气开发的社会资本分技术服务型和资本投资型两类,资本投资型主要包括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瀛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技术服务型主要包括安东油田服务集团、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等。
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使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格局正初步形成。2011年和2013年,国土资源部举行两次页岩气勘探许可证招标,在第二次招标中首次向社会资本开放,三个大型油气公司无一中标,19个区块探矿权均为社会资本中标取得。
2.2 问题
2.2.1 补贴力度不足
2011年12月31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将页岩气列为新矿种,中国在相关规划中已将非常规油气资源,特别是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视为重点,并于2012年起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11-12],见表2。
表2 我国现行页岩气政策
尽管中国出台一系列页岩气补贴政策,但明确性不够,除《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外,其他政策均未对补贴做出具体、可执行性的规定,政策无法落实。《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虽对补贴金额做了具体规定,但存在补贴方式单一、补贴力度不足等问题。此外,中国页岩气开发虽有探矿权、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等减免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未针对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出台税费优惠和补贴政策,使想进入页岩气开发的企业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2.2.2 投资主体单一
目前,中国大型油气公司在油气行业形成自然垄断,投资主体单一[13]。页岩气优质资源的垄断,使社会资本无页岩气可开采或在劣质区块开采缓慢。以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虽投标获得贵州凤冈区块的页岩气开发,但该区块地质结构复杂,经济效益不足,项目仍处于寻求合作伙伴阶段。
中国现行投资主体单一,大型油气公司掌握优质页岩气和核心开发技术,形成垄断式经营,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制约了页岩气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阻碍页岩气开发。
2.2.3 管网设施建设缓慢
2.2.4 缺乏第三方准入
3 中国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对策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在勘探开发的最初阶段,已有社会资本进入,并呈积极发展态势。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现实情况,从政策、体系及设施三方面提出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相关对策。
3.1 加大补贴力度
2012~2015年,中国对页岩气开发补贴标准为0.4元/m3,与美国相比,补贴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应出台专门的页岩气开发补贴政策,从补贴的范围、数量、条件等方面加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借鉴美国社会资格与页岩气开发的补贴经验,结合中国对煤层气开发的补贴经验,进一步制定明确的补贴政策。页岩气开发前期,对页岩气勘探、技术开发进行财政补贴。页岩气开发进入商业化、规模化阶段后,应减少或取消特殊补贴,而减免资源税、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
3.2 创新投资形式
中国页岩气开发产业存在投资主体单一、大型油气公司垄断的问题,因此,应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创造开放竞争环境,鼓励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应给予社会资本与大型油气公司等同的投资地位,允许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股权转让、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页岩气开发。
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应创新投资形式,丰富参与页岩气开发方式:
1)与大型油气公司合作。社会资本的参与,扩大了大型油气公司的融资渠道,提供创新技术、服务等专业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
2)企地合作。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时,与当地政府合作,形成企地合作开发模式。当地政府为社会资本提供市场准入、财政税费补贴以及政策保障;社会资本的参与,为当地政府带来高额税收,拉动当地经济。
3)战略外包。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核心技术,而页岩气核心技术又掌握在大型油气公司和专业油气服务公司手中,因此,社会资本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初期可通过战略外包的方式与专业油气服务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页岩气。
3.3 加快管网建设
在现有天然气管网基础上,继续以大型油气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建设长输管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共同管理运营。为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大型油气公司应放宽合资公司自主权,自主决策、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合资公司自主性。2013年,中国石油与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及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共同引入来自保险、养老、金融等社会资本400亿元,成立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并充分授权该合资公司自行运营多条油气管道。
3.4 建立第三方准入机制
加快建立第三方准入机制,实现管道市场化运营。2013年,《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条例》和《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的颁布,规定油气管道非歧视性准入细则,为第三方准入机制的建立提供了规范。国家适时强制性引入第三方准入机制,规范商业运输市场,能促进大型油气公司利用富余能力为其他企业输气、代储代销。
4 结论
近年来,美国页岩气开发快速发展,由社会资本主导的页岩气开发在美国己实现商业化。中国页岩气开发尚处起步阶段,在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方面应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在政策、体系及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1] 赵国泉.国外页岩气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煤炭,2013,39(9):23-27. Zhao Guoquan. Foreign Shale Gas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J]. China Coal, 2013, 39 (9): 23-27.
[2] Agampodi T C, Agampodi S B, Glozier N, et al. Measurement of Social Capital in Relation to Health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LMIC): A Systematic Review[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5, 128 (3): 95-104.
[3] Van Oorschot W, Arts W, Gelissen J. Social Capital in Europe Measurement and Social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 Multifaceted Phenomenon[J]. Acta Sociologica, 2006, 49 (2): 149-167.
[4] EIA U S.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4[R]. Washington D C: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4.
[5] 卢景美,高文磊,刘学考.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影响和环保策略[J].天然气与石油,2014,32(3):76-80. Lu Jingmei, Gao Wenlei, Liu Xuekao.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in Shale Gas Development and Considerations[J]. Natural Gas and Oil, 2014, 32 (3): 76-80.
[6] 刘慧芳,安海忠,梅 洁.美国页岩气开发状况及影响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2,14(6):81-87. Liu Huifang, An Haizhong, Mei Jie. Development and Effect of Shale Gas in the United States[J]. Resources & Industries, 2012, 14 (6): 81-87.
[7] 罗佐县.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其影响[J].中外能源,2012,17(1):23-28. Luo Zuoxian.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USA Today and Influence [J]. Sino-Global Energy, 2012, 17 (1): 23-28.
[8] 赵学明,王轶君,徐 博.国外天然气管道管理体制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能源,2014,36(5):15-21. Zhao Xueming, Wang Yijun, Xu Bo. Evolution of Overseas Gas Pipelin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sights for China[J]. Energy of China, 2014, 36 (5): 15-21.
[10] 吴建军,常 娟.美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7):19-22. Wu Jianjun, Chang Juan.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Shale Gas Industry in USA [J]. Energy Technology Economics, 2011, 23 (7): 19-22.
[11] 曾少军,杨 来,曾凯超.中国页岩气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3):33-38. Zeng Shaojun, Yang Lai, Zeng Kaichao. Statu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China’s Shale Gas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3 (3): 33-38.
[12] Hu D, Xu S. Opportunity,Challenges and Policy Choices for China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J]. Energy Policy, 2013, 60 (9): 21-26.
[13] 王希勇,姚 莉,吉 青.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若干关键问题[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2,6(5):3-6. Wang Xiyong, Yao Li, Ji Qing. Several Key Issues on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J]. Natural G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12, 6 (5): 3-6.
[14] 孙仁金,刘文超.对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运营的战略思考[J].油气储运.2015,34(2):139-144. Sun Renjin, Liu Wenchao. Strategic Thinking on China’s Oil and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J].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2015, 34 (2): 139-144.
[15] 胡文瑞,鲍敬伟.探索中国式的页岩气发展之路[J].天然气工业,2013,33(1):1-7. Hu Wenrui, Bao Jingwei. To Explore the Way of Chinese-style Shale Gas Development [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3, 33 (1):1-7.
我国首座橇装化联合站投运
2015年10月24日,随着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庄三联合站罐顺利进油、进水,我国首座采用橇装化设计的联合站顺利投运。
橇装技术是采油站场技术升级的方向。位于甘肃省合水县的庄三联合站,是中国石油在长庆油田第一座采用橇装化设计的联合站,也是我国首座橇装化联合站。站内通过优化模块设计共形成8套一体化集成装置,主要功能是来油加热、原油脱水、原油存储、原油外输、采出水处理及回注等。
联合站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分为储罐区、集输区、值班区和水区等6个区块,设计规模为年处理能力30×104t,外输能力达到年30×104t。庄三联合站的投运,将极大缓解陇东油区庄二联、庄一联站点的原油处理和污水回注压力,有效保障合水油田生产的顺利运行。
为确保庄三联合站投运一次成功,长庆油田精心组织,研究组成了多部门联合投产小组。投运之前,相关人员提前进驻作业现场,共同制定投运方案、应急处理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前做好投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投运过程中,长庆油田产建项目组、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及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投运方案,以优质、安全、高效为目标,强化施工过程控制、狠抓目标落实,共同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等实际困难,确保投运工作的顺利完成。
(曾 妍 摘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天然气与石油》2015年(第33卷)总目录
注:总目录排列顺序为篇名、作者、期号、页码。
·本期专稿·
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黄 伟 杨桂荣 张品先(2-01)
·油气储运·
盐穴储气库注采集输系统优化
/吕亦瑭 黄 坤 方 亮 杨海军(1-01)
海底管道内检测技术方案的确定
/徐 慧 王诗鹏 杜 鹃 傅 强 孙换婷(1-06)
跨断层埋地输气管道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范 锋 丰晓红(1-11)
玻璃钢原油管线结垢特性试验分析
/潘伟卿 种新民 吴 锦 武玉双 李屹洋 王永新(1-16)
姚团军 陈迪芳(1-16)
中国和北美受限空间技术标准差异分析
/段秋生 孟虎林 杨 伟 齐 卫 马伟平(1-20)
天然气增压站经济优化:成本影响因素
/Rainer Kurz Matt Lubomirsky(1-25)
西气东输泗阳站阀室放空安全分析
/陈利琼 李 攀 刘 博 李 南(2-09)
卫星照片在国外油气管道研究中的应用
/冯 伟 于恩禄 王小丽 白志鸿(2-13)
西部某原油管道冬季安全运行总结与思考
天然气增压站经济优化:压缩机运行
/Rainer Kurz Matt Lubomirsky(2-23)
西部原油管道满输测试研究
/张丙辰(3-01)
基于SPS的长距离输气管道破损压降速率分析
/徐嘉爽 邱星栋 李海润 姜 鹏(3-05)
埋地管道自然锚固规律研究
/陈俊文 徐 境 邱星栋 任启瑞 缪 晖 杨 帆(3-11)
大数据在管道运行中的应用探讨
/吴琋瑛(3-15)
管道裂纹漏磁检测信号WPES特征提取方法
/宋志强 张 莹 张清民 王仕军(3-18)
天然气增压站经济优化:管道与增压站选型
/Rainer Kurz Matt Lubomirsky(3-23)
高烈度地震区油气管道隧道抗震分析
/付开伟 胡文君 胡道华 陈函清 严 鹏 谷 勇(4-01)
输气管道线路截断阀压降速率设定值研究
/张双蕾 陈 凤 孙在蓉 李 巧 陈 渝(4-07)
水网地区漂浮输气管道应力分析
/付 冉 姚安林(4-12)
油气管道连续穿越多种轨道交通线路研究
/刘玉宝 刘海山(4-17)
爆炸地震波作用下埋地油气管道动力响应研究
/谌贵宇 纪 冲 王棠昱 汤建平(5-01)
川东北高含H2S气田线路焊接技术及现场应用
/罗光文 万书华 熊 杰 周家宇 杨志伟(5-06)
天然气海底管道底穿输水管道施工技术
/陈汝蒋 程 潇 帅永太 陈嘉俊(5-10)
输气管道线路截断阀爆管保护模拟
/陆美彤 罗叶新 何嘉欢(5-14)
断层内含体积型缺陷的埋地管道错动反应分析
/李鸿鹏 刘 武 丰晓红 张洪奇 许春林(6-01)
真空干燥技术在天然气站内管网中的应用
/王晓峰 温晓勇 查广平 张晓鹏(6-07)
输气干线放空系统放空量计算软件开发
/白 雪 李自力 姜海斌 王爱玲 翁浩铭(6-11)
海底输气管道调试投产方案研究及应用
/郎一鸣 贾宏伟 许文兵(6-16)
海底管道深水流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晏 妮 王晓东 胡红梅(6-20)
·油气加工·
海拔高度对三甘醇再生系统的影响研究
/孙 雷 王 峰 张 欢(1-32)
清洁能源天然气市场现状及分析
/高明野 王 震 范天骁(1-36)
吉林油田含油污泥整体调剖技术
/于春涛 毕秀范 张 娥(1-40)
天然气厂、站投产试运风险分析及预防预警
/李洪印 杨晓秋 龙艳华(1-44)
酸气中烃含量对硫黄回收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陈运强(2-31)
驰放气回收在炼厂中的实践
/郑跃华 王爱生(2-34)
轻烃回收直接换热工艺优化研究
/刘祎飞 诸 林 王 科 龙海洋 蒲黎明(2-37)
LNG接收站贸易交接在线取样技术
/张 奕 艾绍平 王 浩 安 娜(2-41)
LNG接收站BOG再冷凝系统操作参数优化
/王文凯 李兆慈 盖晓峰 王修康(2-46)
碳酸根、碳酸氢根污染的钻井液处理及机理研究
/冯 丽 雷伏涛 祝学飞 严福寿 黄念义(2-53)
重质高酸原油高效破乳剂研究
/王纪刚 李 泓 晋西润 马方义(2-56)
溶剂法脱除天然气中有机硫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王亚军 李春虎 薛 真 迟明浩(3-28)
天然气生物脱硫工艺评述
/陈赓良(3-33)
某天然气脱硫脱碳装置溶剂配比优化研究
/王治红 颜 丽(3-39)
天然气净化厂低浓度酸气处理工艺探讨
/刘子兵 张文超 何兴军 常志波 乔光辉(3-44)
小型橇装LNG装置液化工艺对比分析
/李贺松 董宪莹 高 杨 朱 琳(3-49)
LNG储罐泄漏危险性数值计算
/季 洁 韩雪峰(3-54)
低含氦天然气提氦联产LNG工艺分析
/罗尧丹 诸 林(4-21)
3018干法脱硫工艺运行技术探讨
/李 凯 张贤波(4-25)
气体分馏装置优化扩产研究
/滕娜娜(4-29)
LNG液化工厂液化率计算实践及探讨
/侯志勇(5-18)
LNG冷却过程中优化控制的仿真研究
/王敏娟 徐亦飞(5-22)
泡沫排水采气固体消泡工艺应用现状
/李旭成 郑 榕 郑小林 刘 鹏(5-27)
天然气脱烃装置烃露点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整改
/杜通林 肖春雨 程 林(6-25)
LNG装置冷箱中混合冷剂偏流处理方案探讨
/孙 博 宋俊平 刘振华 任 伟(6-30)
LNG装车橇鹤管归位锁紧装置设计
/姚贵昌 胡旭杰 尚延伟 卞绍顺(6-33)
内蒙古某LNG项目脱碳单元参数优化
/曾 桃 王海洋(6-37)
·油气田开发·
泉28断块注天然气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史玉胜 赵宇明 张丽颖 陈跃军 胡 伟(1-49)
页岩气体积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张娅妮 马新仿(1-54)
顶封条件下注水套管受力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张光明 曹 畅 王 军 梅 超 孙 超 罗君兰(1-59)
F区块机抽井漏失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韩 亮 峁向涛 冯爱霞 张玲山 王 刚 任高峰(1-62)
刘亚洲(1-62)
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确定新方法
/袁 淋 李晓平 延懿宸(1-65)
煤层气三孔介质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及分析
/刘继芹 史萌萌 王晓刚 何 伟(1-69)
凝析气藏单井油气界面预测方法研究
/熊 钰 周路遥 余 翔(2-60)
G 0-7“工厂化”井组钻井工艺技术
/王万庆 石仲元 杨 光 隗崇华(2-64)
长岩心注CO2气水交替驱试验模拟研究
/吕 蓓 马 庆 程宏杰(2-69)
气井非稳态生产条件下伤害表皮温度表征
/李星君 刘 奎 隋微波(2-73)
关于页岩基质岩块流动能力评价方法的探讨
/李武广 钟 兵 官 庆 杨学锋 周 源(3-58)
海洋低渗油田水平井压裂参数正交优化研究
/郑 旭 文自娟 李 翔 吕栋梁 唐 海(3-63)
高温延迟交联型交联酸研究
/宋 奇 王彦玲 王志明 杨 蕾 王建华 许 涛(3-67)
中古151井二开PDC钻头泥包原因和对策分析
/明瑞卿 张时中 王越之(3-71)
水平井筒气水两相流动压降规律研究
/彭 壮 汪国琴 徐 磊 何显荣 王春燕 胡 松(3-74)
深海天然气田开发工程模式探讨
/白建辉 单连政 易成高 陈 荣(3-79)
基于应力敏感性的视均质火山岩气藏试井模型
/贾永禄 孙高飞 聂仁仕 黄小云 刘 浩(4-33)
全球CCUS废弃井法规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匡冬琴 李 琦 陈征澳 刘兰翠(4-37)
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驱增油机理实验
/俆 杰 俆 玲 胡 伟(4-42)
华北低渗透油藏烃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研究
/黄 伟 任红梅 王 莉 王 哲 王睿思 邵敏敏(4-47)
马 樱 马铨铮(4-47)
理论最小射孔负压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唐国强 熊友明 徐 睿(4-51)
速溶硅酸钾在克深区块钻水泥塞中的应用
/祝学飞 冯 丽 严福寿(4-56)
气举多点注气工况模拟诊断方法研究
/罗 威 谢向威 孙万明(5-32)
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于蓬勃(5-36)
面向叠前弹性反演的井控保幅性评价方法
/马一鸣 孙赞东 王 靖 余立文(5-41)
考虑关停井情况的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
/李 颖 赵 辉 康志江 古振东 孙海涛(5-46)
海上复杂压力体系油田钻井安全密度窗口研究
/管 申 谭 强 黄 熠 梁继文 曹 峰(5-52)
压裂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赵绪平 李志波 孙奉道 车永顺(5-56)
川西水平井尾管悬挂及回接固井技术
/谭 奇 张明华 高剑玮 代红涛(5-59)
页岩气藏水平井开采动态数值模拟研究
/谢 川 郭 肖(6-41)
基于椭圆流模型计算压裂后气井产能新思路
/张芨强 李晓平 罗 诚 袁 淋 杜知洋(6-46)
尕斯油田薄互层控缝高压裂技术研究
/许超兰 谭 鹏(6-51)
数值模拟研究原油脱气对混相压力的影响
/赖文君 郭 平(6-55)
·腐蚀与防护·
浅谈汽油储罐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
/杨金林 杜明忠 张方林 黄 俊(1-73)
流速对管线中缓蚀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荣 明 任呈强 李 刚 祝 明(1-77)
高含硫气田湿气集输管道冲蚀风险预测研究
/陈思维 覃明友 刘德绪 龚金海(1-80)
油气田开发中CO2腐蚀机理及防腐方法研究进展
/袁 青 刘 音 毕研霞 牛增前 王云云 何志勇(2-78)
贾红战(2-78)
不压井腐蚀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刘 锐 刘再锋 王学存 张国庆 刘 乔(2-82)
管线敏感性压力试验在A井场的应用
/姜 放 上官昌淮 汤晓勇(4-59)
集气管线阴极保护失效分析及解决措施
/刘海禄 张国虎 张胜利 黄春蓉 王 非(4-62)
水平入地管道缓蚀剂加注位置优化研究
/陈晓琳 李悦钦 蔡成功 肖 飞(5-62)
双金属复合涂层制备工艺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奚运涛 刘 伟 刘 锐 胡东伟 张建魁(6-58)
L 360螺旋焊热煨弯管外弧产生裂纹的原因分析
/荣 明 鲜 宁 张楠革 张 丽 周辉辉(6-62)
·信息化与仪表控制·
PDMS数据转换应用研究
/彭 锐 彭小康 刘家洪(1-84)
地理信息系统与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建设方案
/赵鹏飞(1-89)
井口安全控制系统自控部分的现状分析及优化
/吴云才 何银达 易 飞 仇 芝 杜 坚 刘可薇(1-93)
全容式LNG储罐罐顶仪表隔离阀选型技术研究
/李广鑫 司红涛 杨公升 廉立伟 李 蕾 张强强(3-83)
数字化LNG工厂建设与应用
/杨 烨(5-66)
基于STM 32的智能燃气表方案设计
/邓金伟 曹 荀(5-70)
数字气田运维服务体系构建初探
/杜 毅 柴 辉 杜通林 李济治 姚 林(5-75)
番禺气田台风模式生产问题及解决措施
/苗 建 刘政洪 吴小辉 王 凯(6-66)
AVEVA软件在仪表专业设计中的应用
/李雨桐 胡 泽 唐 菲(6-70)
·公用工程·
离心式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杨 烨 渠建儒(3-87)
LNG卸料臂泄漏危害分析及现场处置方案
/陈林斌 水明星 叶耀辉(3-90)
天然气处理厂高塔设备吊装浅析
/徐世华 李洪印 龙艳华 胡益武(3-95)
基于FLUENT软件的大型LNG储罐预冷研究
/董文浩 郑 劲 许培林 郭海峰 季夏夏(4-70)
基于灰色关联的油田锅炉节能运行综合评价
/范明月 成庆林 刘国豪(4-77)
抗拉拔锚杆在取水泵房抗浮稳定设计中的应用
/徐喜林 王晔辉(4-80)
正火温度对汇管用控轧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迎来 王高峰 聂向辉 许 彦(5-79)
电驱压气站的变配电系统配置方案探讨
/杨 焜 何丽梅 刘家李 周 晖(5-84)
油田站场一体化数字供热技术
/刘佳明 黄 虎(5-89)
沙漠化地区接地性能改善方法探讨
/张 力(6-74)
外浮顶油罐密封系统隐患治理
/沈 洪 任建红(6-77)
新型可拆卸式低温旋转接头的研究与设计
/尚延伟 姚贵昌 王万海 马 瑞(6-80)
·工程地质与测量·
浅谈Global Mapper软件在油气田测量中的应用
/王创立 王晴生 杨汝芬(2-89)
CORS技术在济淄线管道测量中的应用
/李方圆 江 涛(2-92)
基于内检测的油气管道中线坐标修正方法
/李建辉 刘武广(3-99)
·健康、安全与环境·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估系统分析与应用
/张 磊 张来斌 梁 伟 李尔卓 张俊杨(3-103)
胜利油田污水脱盐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王英伟 谷梅霞 边 江 杨朋辉(4-86)
大型LNG储罐施工质量控制浅析
/付茂林 周洪涛(4-89)
含硫气田恶臭硫化物性质及阈限值研究
/戴万能 高晓根 计维安 肖黄飞 刘启聪(6-83)
页岩气采出水污染及处理技术进展
/陆争光 高 鹏 马晨波 韩善鹏 王 坤 张文博(6-90)
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在DLK 8井的应用
/杨 刚 常小虎 刘建辉 胡 平 李永久(6-96)
·技术经济·
“成果法”对油气开发项目财务评价的适应性研究
/夏良玉 罗东坤 代由进(4-65)
居民阶梯气价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谢青青 周淑慧 曹 跃(5-93)
·企业管理·
中国成品油市场竞争战略保障对策与评价研究
/刘华治 刘先涛 熊志坚 张 斌(1-98)
测井作业成本管控措施及效果分析
/王丽忱 甄 鉴 李嗣洋(1-103)
中亚天然气管道乌国项目管理模式与优化
/刘 杰 鲍玲玲(2-95)
基于改进TOPSIS-DEA模型的采油厂绩效评估方法
/刘 岩 罗东坤 魏新强 张宝生(4-92)
质量安全管理优化评价模型研究
/何自华 贾东辉(4-97)
社会资本参与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对策
/董康银 孙仁金 李 慧 张亚青(6-100)
·消息报道·
西南油气田入市页岩气突破1×108m3(1-05) 苏里格气田总产量突破1 000×108m3(1-39) 阿姆河A区向国内输送天然气超250×108m3(1-43) 青海探明单个油藏储量最大整装油气田(1-48) 西南油气田新井日产量突破1 000×104m3(1-58) 中国石油第三代精细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诞生(1-61) 南海深水气田储量超千亿立方米(2-08) 中国北方地区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2-68)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2-77) 我国常规油气资源总量稳定增长(3-17) 致密碳酸盐岩深度酸压工艺攻关获突破(3-32) 长庆新安边发现我国首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3-38) 辽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温调剖难题(3-48) 中国石油四项目折桂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4-100) 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召开(5-09) 中俄原油管道平稳运行累计输油超过7 200×104t(5-35) 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日产气突破百万方(5-74) 中国石油在川探明3个区块页岩气储量(5-78) 西南油气田高产页岩气井作业获成功(6-36) 磨溪龙王庙组气藏开发创十项国内第一(6-82) 我国首座橇装化联合站投运(6-104)
2015-08-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 &ZD 15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 JZD 048)
董康银(1992-),男,河南信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能源战略与政策系统分析研究。
10.3969/j.issn.1006-5539.2015.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