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用户体验的新思维

2015-04-21吴涛

信息化视听 2014年9期
关键词:厂商小米可视化

吴涛

据华尔街日报网报道,市场调查公司Canalys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第二季度小米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出货量占比达14%,首次超越三星(占比为12%),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销售商。

Canalys的分析师指出,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中份额的快速增长,除了与其亲民的价格和采用互联网思维销售手机的运营模式有关之外,基于安卓打造的MIUI系统,更是为人津津乐道,聚拢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是的,硬件不是小米的亮点,这几乎没什么可辩驳的。如果经常去逛电子类网站就会发现,小米和魅族的拥趸“米粉”和“煤油”相互攻讦对方品牌的缺点而不可开交,旁观者则往往感慨,要是一款手机能把魅族的工业设计和小米的MIUI集于一身就完美了。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但是,不管黄章如何人气爆棚,小米在市场上压倒性超越魅族却是不争的事实,相比魅族的flyme,小米MIUI的操作体验为其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操作系统,也就是软件的作用,在彰显个性化的消费类电子市场尚且如此,在硬件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信息化视听领域,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更是重要。

软件思维,提升用户体验的法宝

用户体验,一般被定义为“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产品设计”。

在专业AV行业中,一套系统要发挥最大的功效,还需软硬件结合。硬件和软件对于用户体验而言固然都不可缺少,但是当硬件的突破没有实质性进展,在大家都受困于硬件同质化问题的时候,软件的差异化体验就成为了发力的方向,不少企业因此突出重围,赢得用户。

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客户希望将运营管理、生产调度、安全监控、应急指挥等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大屏幕信号远程呈现,各种屏与屏间互动,形成一个信息共享的云管理平台,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威创VIS可视化交互系统便是这样一套超高分辨率的远程交互显示平台,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该系统将视频、语音、数据等信息通过互联网方式,在拼接墙、IDB交互数字平台、PC、iPad等多种显示设备上实现信息交互,方便用户异地交流、汇报演示和会议决策。正是凭借其跨平台甚至跨地域操作的强大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在指挥运营中心的远程呈现信号与共享信息、控制大厅演示汇报、会议室多屏互动等应用场景中赢得了广泛的客户认同,在铁道、国家电网、石化、电视台等应用领域均全面中标。

同样运行于拼接墙系统的VDS可视化数据呈现系统,基于对用户所属行业和业务的深刻理解,充分发挥信息资源视觉呈现和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独特优势,集超高清信号处理、三维科学可视化、大规模非数值类信息可视化为一体,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多渠道信息全面综合展示。同时,该系统所有操作均可通过iPad进行控制。可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煤炭等领域。据悉,VDS可视化数据呈现系统就曾配合LG超窄边大屏,演示能源领域的指挥调度和实时运行数据,二者相得益彰。

视频墙领域实力厂商VATION巨洋在软件方面的开拓也不遗余力,其SMART TOUCH大屏系统控制软件基于苹果iOS平台开发,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更加便利地进行人机交互,对大屏幕整套系统进行控制。突破了对大屏幕控制系统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的限制。

德浩科技代理了众多品牌的液晶和等离子拼接产品,也发展了自己品牌的拼接产品,为了进一步增强其大屏的功能,德浩引入德国ICT smartPerform多媒体信息互动演示系统,该系统采用世界首创的开放格式,多点触摸交互式演示软件,无需任何编程知识,只需简单的拖放,就可对现有内容进行编辑和整理,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一份专业的演示文稿,并且不受演示硬件设备局限,可在拼接大屏幕、多点触摸屏或iPad上进行协同操作。

赛普科技X-Touch无限拼接触控屏内置的X-Show展示软件同样值得一提。作为一款多媒体交互演示软件,X-Show以各种格式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档等多媒体文件作为素材,进行混合编排、超级链接、缩放拖动等处理,制作出形式多样又具有个性化的互动展示作品,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获得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认证的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更是以软件见长,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开发的移动示教系统、企业培训系统、多信号融合调度平台等解决方案均收到来自用户的积极反馈,在教育、医疗、会议室、军队以及应急等行业被大量应用。其中,锐取数字化手术室集中控制系统是针对数字化手术室中用户对众多ICT类设备集中控制的需求研发的专用系统,通过该系统医护人员无需专业培训便可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快捷地操控数字化手术室内的ICT类设备,完成手术病人的信息查询、录入,手术转播/示教系统的手术录像开启/关闭,转播开启/关闭,数字化手术室内多块显示屏的显示信号切换,PCAS信息的查询、调阅,手术室外的呼叫控制以及背景音乐播放等功能。功能十分强大,且操作便捷。

平台思维,发展壮大的“野心”

在纷纷开拓软件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有了更大更加长远的目标,那就是打造平台,做生态。

实际上,现在我们如果还仅仅将小米的MIUI单纯地看作一个操作系统,就是低估了它。现在,MIUI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圈,汇集“屌丝”(这里没有贬义)无数,这对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小米智能终端的销售也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而我们也曾在往期探讨过数字标牌行业内相关厂商的平台化(生态圈)动作。

相关厂商借鉴互联网行业的开放化模式,通过在系统中开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集成商、厂商和开发者都可以成为丰富系统应用的一方,能够为使用者提供符合需求的各类应用。同时,集成商还可以在API上做文章,比如对接自己的行业软件系统或者二次开发,在满足用户需求之外,通过API入口对各种类型的应用进行持续的更新和完善,扩展盈利的机会。这样,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各司其职,专注本身业务,行业的强壮性成长也就成了必然。这显然比一味比拼价格的模式更具优势。

开放API的目的,是将厂商力有不逮的环节交给集成商、开发者、甚至是用户自己来解决,而厂商只需要创建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将集成商、硬件厂商、开发者引入到这个平台中,彼此分工协作,一个数字标牌行业的生态系统就形成了。

除了数字标牌行业,打造“平台”也是很多其他厂商希望达成的愿望。

有行业应用厂商设计了相关的概念,将厂商——产品——方案——系统使用者——使用成果——应用对象——周边用户集合在一个平台中,平台的各个环节分别承担系统提供、方案设计、资源发布共享、资源获取等职能,从而形成AV应用的一个行业“大社区”。如果将这一“社区”的构想完成,市场将难以想象的庞大,而且竞争者根本不能与之匹敌。

当然,无论是数字标牌还是其他类型产品的平台化运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建设难度远远比想象中要大,庞大的用户群和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一不可。

平台思维也被引入到了网上销售模式上,有业内企业借鉴时下如火如荼的电商模式,欲打造专业音视频行业的专门电商平台。

我们知道,整个专业音视频行业都是一门客制化依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各个应用行业以及行业中各个应用场景的应用情况可能都不尽相同,不可能以通用的标准化系统满足所有的应用需求,电商模式成功的几率有多大不好说,但是这种平台化的尝试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有好的操作方式和强大的渠道把控能力,或许可以一试,我们拭目以待吧。

平台化就好比卧薪尝胆,好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野心”昭然若揭,但成功的美好却令人无限向往。

“面子”到“里子”思维,厂商不能做表面功夫

我们见到或听到了不少这样的场景:某拼接墙在领导视察的时候打出一行“欢迎领导莅临指导”的话语,平常时间则处于关机状态。

动辄百十万计的大屏项目,无关功能性,无关可靠性,无关安全性,只不过承担了最简单的跑马灯功能,这钱也太好赚了。于是,为了分得一杯羹,众多有资质无资质的企业趋之若鹜,将价格战打得热热闹闹,系统做得良莠不齐,口碑破坏得稀里哗啦。

政策变了,大屏项目上马没那么容易了,日子难过了,开始埋怨了。

而真正沉下心来做产品做系统的企业,固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他们同时也看到了行业的曙光,迎接行业洗牌的来临。

无论是做客户体验,还是做平台,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做“面子工程”的用户没有了,要“里子工程”的用户还在;只能做“面子工程”的企业可能没有了,踏踏实实做“里子工程”的企业的春天不就来了吗?

可视化这门生意的门槛,在之前被人为拉低了,以为人人都能插上一脚。政策的变化,只是将这种认识拉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而已。市场容量并没有变小,甚至大部分的原“面子工程”的用户,也是有“里子工程”的需求的,只是没有给他们提供与其应用场景和职能相匹配的解决方案,没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用,能达成什么样的效果。“下游客户的需求已由简单的显示功能逐步向实现信息实时传递、远程指挥监控等控制显示需求转变,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可视化解决方案是降低应急指挥、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等多领域综合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的理想途径之一。”威创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陈宇如是说。

通过后台模块,将数据、信息、知识变为可视化图表、有组织有关联的数据,并用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拼接墙同时展现,提高观测者、指挥者的洞察力,为其对事态的研判、决策提供依据参考。这是威创在做的事情,也应该是所有致力于可视化生意的企业都应该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厂商小米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杜小米的夏天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