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华 航空强国“中国心”
2015-04-20张惠清
张惠清
2015年3月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记者如约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某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这位将其一生致力于航空发动机事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着学者的儒雅举止和亲切的笑容,与他谈话使人如沐春风。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翻开世界航空史,能独立研制飞机的国家有20多个,而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屈指可数。近年来,随着一批新型国产飞机放飞蓝天,我国航空工业、特别是发动机研制水平又向前迈进一步,这是一代代“航空人”披荆斩棘、奋发图强的结果。正如发动机托起一架架战鹰翱翔于蓝天之上,甘晓华和他的同仁所肩负的事业,承载着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几代人的飞天梦想。
这样一位军人、航空专家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情怀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在过去的几年里曾多次与甘晓华院士联系采访,都被低调而礼貌地回绝了。而这次,他在两会期间欣然接受《中华儿女》记者的独家专访,却缘于一份教育提案。
“航空人”的教育情怀
3月6日,在科技29组的小组讨论中,身为航空发动机专家的甘晓华抛出了一个教育问题。没想到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在场各个委员,以及教育部前副部长陈小娅的共鸣。
这是一份关于“要重视保障乡镇高中办学条件”的提案。紧接着,有媒体为此展开讨论:“乡镇高中会不会成为历史名词?”
话题需要从甘晓华的母校——江西省进贤县李渡中学的变迁开始。 李渡中学是在清末民初由当地志士桂瑞藩先生留学日本后怀抱教育救国理想、返乡创办的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直是一所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优质中学。
该校曾有着辉煌的历史:文革前,就连地区所在市(抚州市)内的很多学生都争相报考这所学校。改革开放初期,这所乡镇中学仍有大批高中毕业生考入清华和北大等名校。甘晓华也是从这所学校考入大学,并成长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可是,让甘晓华痛心的是,这所昔日培养了无数英才的乡镇高中,如今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已寥寥无几。学校更是陷入了愈办愈差的恶性循环中,留不住优秀教师,也留不住优质生源。
今年春节回乡期间,甘晓华特地做了一番调研,得知进贤县内原有6所乡镇学校办有高中,其中的5所因难以维持而关闭,如今仅剩李渡中学一家。
而他的助手在春节期间回到河南老家,也调研了当地的乡镇中学,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
甘晓华的讲述马上得到了29组的共鸣:同组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汪鹏飞的老家都面临着同样的状况:乡镇高中办不下去了。
著名农村教育问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也认证了这个现象并非个案:多数高中搬到县城去了,乡镇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据他所知,北方的乡镇高中几乎没有了,南方还有一些乡镇高中。
乡镇高中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高中的办学经费相当紧张。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在财政力保的范围之内。
甘晓华说,近些年,尽管李渡镇是人口中心大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但是按照李渡中学被划分为农村三类完整中学的分类,每学年只能收取240元的学费,而在物价并无差距的县城中学的标准却是760元。当地政府在政策、财源和精力方面主要集中在对所谓重点中学的投入上,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而乡镇高中的各方面条件也无法与县城中学相比。甘晓华说,李渡中学现聘请有24个代课教师和9个临时工,才能勉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每年要自己解决几十万元的编外人员的工资。据他了解,在编教师工资每月只有两三千元,还不如农村的打工族,教师队伍流失严重。
“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势必将来我国只有县以上城市才有条件办高中,占全国青少年人口多数、居住在乡镇的学生要不就放弃上高中,要不就背井离乡,甚至带上他们父母(伴读)到县、市上学和居住。”甘晓华说。
而现实情况是,不是所有的农村学生都上得起县城高中。在我国,居住在乡和镇以下的人口仍占大多数,大多数青少年是在乡镇接受中小学教育后进入大学和社会的。甘晓华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愈来愈发展,社会愈来愈发达,乡镇孩子上学反而愈来愈难?
针对高中的“弱势”问题,也有委员提出,目前,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唯有高中是没有法律保障的。
对此,甘晓华呼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乡镇学校办学规范,加大政府对乡镇学校发展建设的扶持力度,注重扶持和保留历史悠久的名校,同时,要制定措施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乡镇学校办学。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甘晓华第一次关于教育问题进行提案了。
两年前,他曾对“撤点并校”的政策发声。“撤点并校”是于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但由于部分地区在操作中的不当,也有地区出现学生生活条件下降,甚至辍学的现象。因此,该政策的实施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受到舆论的争议。2013年,甘晓华在两会上提出,“撤点并校要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获得普遍关注,当年下半年,江西“撤点并校”问题便得到妥善解决。
然而,一名航空发动机专家为什么却对教育问题如此关注?
针对这个疑问,甘晓华真诚地回答:“国家目前面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也带来了对更高素质建设者资源的需求。教育是国家的大计,人才是国家的未来。办好乡镇学校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建设中的迫切和现实要求。”
航空梦亟需“中国心”
在教育情怀之外,作为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航空发动机专家,多年来,甘晓华在从事飞机发动机研究工作的道路上,组织、参与了多项重大课题攻关,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他来说,航空梦想的实现,需要一颗“中国心”。
1998年11月,成都某机场,薄雾低垂。一架架战鹰在机场上空盘旋几周,呼啸着开足马力,飞向雪域高原。此举标志着某引进型飞机发动机国内自主修复成功。
十年磨一剑。这一刻,来之不易。这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某型先进战机。因长期在高原恶劣环境下使用,发动机未到寿命便被迫停止复杂环境下的训练。眼看重金引进的主战飞机就要成为一堆废铁,一直跟踪研究该型飞机的、时任空军某装备研究院某所发动机研究室主任的甘晓华心急如焚。他凭借多次解体维修该发动机的经验,说服主管部门,主动接下这一修复任务。
经过他带领团队一年多的潜心研究,终于迎来第一台修复的发动机可以进行整机验证试验了。但是一天、一周、一个月,试验中发动机全状态就是达不到,是对引进的发动机技术缺少了解还是修理中存在问题?大家焦急万分,直到第三个月,他们才查出功率测试设备问题。翌年“五一”,修复的第一台发动机再次试车。试车组完成冷开车、热开车、低状态运转、高转速运转测试后,开足马力进行最关键的全状态运转测试。
“成功了!”甘晓华忍不住欢呼,试车台前一片沸腾,奋战一年的他们,此刻相拥而泣……经鉴定,该型发动机经维修后使用性能达到标准,性能平均提高10%,自主修建的试车台系统精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专家认为,这是扬我国威军威的重大科研项目,技术上有重大创新!这一成果,使停飞的战鹰重上高原,为国家节省经费数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走上航空航天道路,当一名军人,是甘晓华一直以来的梦想。然而,投身航空发动机领域,却实属偶然。
1957年出生的甘晓华是江西省进贤县人。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第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航空学院(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学校寄来录取通知书,需尽快填报专业的时候,他因上山下乡而处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完全不知情。由于时间紧迫加上交通不便,无奈之下县教育局请了一位与他并不认识、但同时被南京航空学院录取的考生帮他填报了专业,使他进入了一辈子都被魂牵梦绕的航空发动机领域。后来,甘晓华又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系攻读硕士、博士。
1984年,为实现携笔从戎的梦想,甘晓华放弃了留校赴德国深造的机会,特招入伍来到空军某研究所从事发动机运用研究。从此踏上了航空发动机研究的攻坚道路,一干就是31年。
2004年,甘晓华走上空军某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岗位。重任在肩,他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有一次,在一项国家级科研任务中,他受领研发高超声速风洞燃烧加热系统。马赫数大于10的常规大型高超声速风洞燃烧加热系统研究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要实现突破,必须解决高温、高压、高速条件下的加热等关键技术问题。
“要干,就要瞄准世界一流!”话语不多的甘晓华,以实际行动带领团队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锋。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带着攻关团队在实验室里昼夜鏖战;多少个团圆之日,他们奔波在天南海北……为确保工程万无一失,甘晓华和同事们论证、研制、施工、测试“一条龙”全部自己干。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采用某种蓄热介质加热的系统终于实现了技术跨越。他们设计的燃烧系统获得了3项发明专利,其中自主研发的“防积碳控制方法”,攻克了燃烧液体燃料全过程防积碳的技术壁垒,突破了国际上类似加热系统只能燃烧气体燃料的限制。
在主持另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中,甘晓华发明的双模雾化喷嘴,解决了发动机喷嘴积碳这一世界难题,大幅提高了发动机使用寿命。他提出并验证的喷嘴内“液膜不稳定性破碎”空气雾化机理,纠正了国外“流体力学大百科全书”有关雾化机理的论述,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
2007年3月,航空兵某师组织跨昼夜飞行,一架引进的新型战机在飞行中突然发出“降转”信号后停车,此类故障在该型战机引进后已发生多起。为此,上级部门紧急启动中外联合调查程序,甘晓华同国内外30多名专家迅速展开调查,最终得出结论:故障原因是发动机轴承损坏。在随后的谈判中,外方代表百般推托,以各种理由拒绝承认飞机设计存在缺陷。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作为中方首席专家,甘晓华和其他专家利用确凿证据将外方提出的理由一一驳回,最终迫使外方承诺改进。
从事航空发动机研究31年来,甘晓华先后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换来的是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一项项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控制热负荷的发动机战斗训练状态功能,使发动机战斗时推力增加4%、训练时寿命延长70%;发明双模雾化喷嘴,已批量装备发动机,解决了发动机喷嘴积碳的世界难题;建立和推行“使用载荷谱”整机试验方法,成功确定多型国内外发动机的重大故障;采取单机定寿技术,将某型高级教练机发动机平均延寿33%,我国航空发动机定寿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为从设计源头促进飞机安全性能提高,2010年6月,空军航空器适航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在空军某装备研究院成立,甘晓华受命担任中心主任。为表彰他对国防建设作出的特殊贡献,2010年12月,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甘晓华记一等功。凭借着在航空发动机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2011年,甘晓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航空发动机研制需要举国之力”
当今世界,能制造飞机的国家已经有20多个,而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却寥寥无几。因此,航空发动机不仅被视为飞机的“心脏”,更被誉为“世界工业王冠上的明珠”。作为航空发动机专家,甘晓华一以贯之的梦想,就是为中国战鹰装上一颗强劲有力的“中国心”。
国之重器,使命在肩。甘晓华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差距仍十分明显,技术及产业基础仍然薄弱,与我国大国地位还不相适应。”采访中,记者时刻能感觉到甘晓华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突破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瓶颈,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甘晓华,在各种重要场合积极呼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他向记者提及,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施航空发动机等重大项目,让航空人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报告对航空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开展好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项目,让飞机带着强劲的‘中国心’走出国门,出口国外。”
甘晓华表示,国家已经意识到航空发动机永远是飞机的“心脏”。“我们国家航空领域,主要制约在发动机上。航空发动机的滞后,制约着军用、民用飞机的发展。很多飞机上安装的是外国的发动机,如需出口,还要经过其他国家的允许,这是我们航空领域的瓶颈。”
只有研制出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发动机,这样的成果才有生命力。甘晓华认为,目前,航空发动机研发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正在逐步获得解决,而且是较为系统的解决——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材料工艺、制造技术等都得到了支持。
“资金有了,下一步怎么办?我认为最大的隐患就是缺少先进的管理。”
他说:“目前,我们无论是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型号研制、条件建设等都是各管各的。部门间的壁垒导致缺乏沟通,不仅技术人员之间缺乏沟通,数据以及研发进度的交流也很少。”
“躯体”是自己的,“命门”却在别人手上。为了拥有中国飞机自己的“心脏”,甘晓华建议参照“两弹一星”的研制经验,建立一个具有顶层设计功能的技术管理班子,只有这样才能举国之力统领整个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发现和培育高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及人才。
“只有将国家最优秀的人才、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实验设备等高效利用起来,才能搞出一个好的航空发动机产品。因此,我们应在国家顶层有一个稳定的航空发动机专业‘总师’队伍,统筹在全国开展航空发动机研发工作,并且这支队伍必须由科学家及技术工作者组成。”
甘晓华感慨地说,对于发展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许许多多航空人早已期盼多年。“这次出了专项,应该说从国家层面上给予了高度支持,再加上全国人民的共同关注,将会对我们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此,他信心十足。
自从成为航空人的那一天起,甘晓华就选择了热爱和奉献。多年来,他秉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见证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一座座里程碑。
航空发动机的科研工作非常艰难,出成果十分不易,没有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很难坚持下去。从80年代走过来,甘晓华经过国家航空工业的不景气,也经历过出国潮、转业潮,下海潮的强势来袭,他身边的许多人在各种机遇下相继脱离了部队,脱离了航空工业,但他却始终坚守岗位。问其原因,他也只是笑着给记者一个朴实的答案:希望为国家做点事。如今,他无不骄傲地说,在他的影响下,自己家族的后辈中已经出了几位航空发动机学科的博士。
甘晓华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工作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从事单位相关技术管理工作,航空发动机专业团队的发展建设,以及国家、军队层面的装备宏观建设工作。谈及对未来的规划,他认为自己更应该向着战略科学家的方向发展,希望能够在宏观层面上,更多的为国家、军队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 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