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万永:做有硬度的新闻

2015-04-20李娜

中华儿女 2015年7期

李娜

记者是一个比拼耐心和毅力的行业,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并付诸实践;记者也是一个比拼理想和激情的行业,永远都在和时间赛跑,停下来就意味着失败

在华盛顿国立气象研究所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在调查记者刘万永看来,这句话用来诠释记者这个职业非常合适,理解这句话,也让从事记者工作17年的他,内心更从容平和。

调查报道应该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当新闻变成旧闻,其认识价值和文本价值仍旧历久弥新。身为《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记者,在十几年的工作中,这一点刘万永做到了。从《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到《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再到《一青年举报同学公务员考试作弊遭跨省抓捕》《公安部处长洗冤录》,他的许多报道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轰动,更促进了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完善。“藏獒”是他公认的绰号,“有血性”是公众对他的评价。他也因为出色的工作3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获得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

来到中国青年报社见到刘万永,也听说了他工作了10年的特别报道部刚刚经历了改革,对于这一点,刘万永说:“其实按照改革方案,我们的深度报道并没有取消,也没有减少,而是动员全报社力量为特报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回首这十年,我们报道过高官腐败、司法不公、学术不端等新闻,时效有快慢,文本有好坏,但都是努力做好,无愧于心。”刘万永一直没有改变过要当一个好记者的初心。

新闻背后的故事更精彩

“他是一个天生的斗士,向不公宣战是他的信仰;他是一个悲悯的义士,为弱小呐喊是他的本能。他留下的那些文字,给了我们藐视黑暗、追求光明的勇气。”这是2009年刘万永被腾讯网评选为“年度教育记者”时候的颁奖词,而那一篇篇给予我们勇气的报道背后,是刘万永作为一名调查记者在寻求真相路上的坚持和不易,对于“新闻背后的故事远比新闻本身更精彩”这句话,刘万永有着切身的体会。

时间是2006年10月24日,辽宁省阜新市原市委书记王亚忱等4人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职务侵占罪”案一审开庭。休庭时,六七十人的扇形向刘万永围攻过来,刺耳的尖叫声和谩骂声掺杂在一起。“说实话,当时挺紧张的,那帮男的喊着要打死我,后来法警上来,让我赶紧走。”威胁源于2005年刘万永的调查报道《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披露了阜新市原市委书记王亚忱利用个人影响和子女权力将一民营企业侵吞的事件。这篇刘万永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后来屡屡被提及,还入选《检察日报》和新浪网联合评选的《法治影响生活2005蓝皮书》,被评为“最忧心的舆论监督”。2009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利用影响力受贿”将被定罪。

2007年12月,刘万永采写的“山西问题疫苗”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影响。紧接着2008年1月他又采写的“辽宁西丰警察进京抓记者”,这一事件一直持续到了当年年底。

2009年5月,刘万永独家采写的《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是一篇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报道,有媒体称:“一个弊端丛生的高考迷案至此揭开神秘面纱,全国掀起了有关罗彩霞事件的舆论风波。”罗彩霞也成了“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代名词。时隔多年,刘万永依然记得当时罗彩霞接受采访时候深深触动了他的那句话:“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我,我感觉自己是被精挑细选才选上的。难道就是因为我们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里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后来,这个旅游专业毕业的新闻当事人也变成了刘万永的同行,成了一名跑调查的电视记者。

报道刊发后,刘万永一直在进行跟踪报道直到问题解决。2009年6月30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清查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学生,清除了一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学生。当年,一些高校推出新措施,在录取通知书上加印被录取学生的照片,从制度层面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当然,对记者来说,不能奢望有人主动将新闻送到你面前,事实上我是偶然听一位高校老师说起教育部下发了一个通知与我的报道有关。所以随后我先后找了北京的三所高校和河北的两所高校,最终得到了这份不是秘密的通知。”《通知》下发4个多月后,刘万永发表了跟踪报道《教育部严查疑似冒名顶替在校生》。“现在回想,如果不是自己的坚持,没有关于这份《通知》的报道,整个报道会留下很多遗憾。”

由于长期坚守在新闻一线并采写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的报道,刘万永被评为2010年中国青年报“年度最佳记者”。2010年采写的《“真凶”现身三年后,“杀人犯”仍在蹲大狱》

《一青年举报同学公务员考试作弊遭跨省抓捕》,2011年采写的《公安部处长洗冤录》和他参与组织的报道《宋江明求职验血记》等都为社会弱势群体伸张了正义,推动了相关制度的完善。

被问及做调查记者的阻力时,刘万永说:“做调查性新闻,最怕的是法律之外的干扰。这种干扰,无形却有力,加剧金钱与权势的苟合,动摇公众对法律的敬畏。有诸多干扰时,做还是不做,要看记者坚持的信念。”他将最后的胜利归之于信念的坚守。

带着“不哭”的愿望做记者

记者是一个比拼耐心和毅力的行业,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并付诸实践;记者也是一个比拼理想和激情的行业,永远都在和时间赛跑,停下来就意味着失败。“是不是从小就立志从事新闻工作?”也是刘万永经常会被问及的问题。

实际上,刘万永本科毕业于河北大学的教育系,甚至在大二时候,他还不知道新闻的5个W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影响刘万永对于新闻的理解,所谓“闻道有先后”,由于是系学生会宣传部的部长,平时又喜欢写东西,校团委就把刘万永推荐给《河北青年报》做特约通讯员,全校只有一个名额,第一次拿了15元的稿费,让刘万永很有成就感,从此喜欢上了新闻。本科毕业后,他就考取了中国新闻学院,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新闻专业知识。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至今。

学新闻时,老师的一句话和一个故事让刘万永记忆犹新。老实说:记者,要学会在天安门上思考问题,意思是记者要有宏观思维,要从全面角度思考问题。在谈到新闻事业时,老师举例说:一名老记者,退休前准备出一本作品集,可翻遍自己所有的作品,竟然拿不出一篇有分量的稿子,最后,只能哭着作罢。“成为记者的十多年来,我常常想起老师的教诲,一方面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努力学习从更高更广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另一方面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和写作,争取写出有质量的稿件。不为别的,为的是将来面对自己的报道时不用哭。”

带着这“不哭”的愿望,刘万永“用脚采访,用笔还原”,一路追求有硬度的新闻报道。在报社内部,人们把写稿多的记者戏称为“疯狗”,而刘万永得了另外一个雅号:藏獒。“我对这个称呼的理解是,这不仅是指我的发稿数量,更指我稿件的硬度。”

什么是优秀的记者,怎样才算好稿子,也曾经是困惑刘万永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他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调查性报道。“我并不认为只有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才是好记者,但调查性报道对记者的突破能力、写作水平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能够坚持下来确实不容易。因此当你的付出获得回报时,那种成就感是别人不能体会的。”

做记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一方面从判断选题到最终成稿的过程中,记者是否用心,对于稿子的成败影响很大。一篇稿子记者是否用了心,读者是能看出来的,网络时代,记者更应该珍惜自己的名字,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应该用心。另一方面,从收入,社会地位,社会声誉上来讲,很多工作比记者这个工作好,所以,一个记者是否能够走得更远,是事关新闻理想的。刘万永说:“当个好记者,一直是我的理想。我喜欢并且能够胜任这个工作,至于其他因素,比如收入,我不是不考虑,只是现在的收入自己能够接受,而且这个工作还能给我带来很多乐趣,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有没有新闻理想,关系着在新闻的道路上,你能够走多远。

保持职业激情

刘万永曾经在微博中写道:作为一名记者不仅要防范自我道德化、自我悲情化,更要防范普遍的无力感。故而,刘万永很欣赏著名记者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的“大爱清尘”行动的口号:能帮一个是一个,能救一个是一个。我们无法改变太多,但应走得更远。

道德、良知、责任——这是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国家和民众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在社会转型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记者要面对种种诱惑,又要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刘万永认为,压力和诱惑不能成为平庸甚至堕落的理由,作为一名调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洁身自好。在这个前提下,也要尽量避免在采访中的冲突,学会保护自己。

“这十几年来,我认识了一批出色的调查记者,这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们奔走在新闻现场,面对恐吓临危不惧,为获得证据百折不挠,虽屡遭挫折却无怨无悔,努力把真相呈现给受众。”

然而,一项关于调查记者的调查表明: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记者选择在5年内辞职,而刘万永依然在坚持。“不管有多少人或失望或悲伤地离开,总有人满怀理想地进来,走在路上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带着这份梦想,走得远些,再远些。即使离开,也要做一个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从事调查记者十几年,刘万永依然对调查性报道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很多人做三五年新闻就没有激情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再有新鲜感了。这个时候,就要开拓自己的视野。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越来越发现追求真相的乐趣,当你带着资料去调查,看到一些采访对象和你周旋,用一个谎言来遮蔽另一个谎言,而你不断地将假象拆穿,与他斗智斗勇,确实很有趣。更重要的是,你会有种担当道义的成就感。我一直认为,如果我们不去维护正义和公平,下一个受害者就可能是我们自己,而一旦报道,或者事件得到解决,或者有助于法制完善,有助于社会进步,那更重要。”

责任编辑 李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