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扩频应答机的微纳化设计研究
2015-04-20秦奋吴涛罗列峰
秦奋 吴涛 罗列峰
摘 要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单一芯片能够集成复杂的系统功能,使得宇航通信产品具备了微纳化研制基础。本文着重介绍了星载扩频应答机的微纳化设计,以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为核心,通过芯片化的硬件平台和参数化的软件算法实现设计方案,最后探讨了实现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微纳化 扩频应答机
1 概述
近年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使得软件无线电朝着更深层次方向发展。传统的通信产品设计,采用分离式模块设计电路,具有调试复杂和设计灵活度差等缺点。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得单一芯片可以集成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功能,能够真正实现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构想,即在开放式、通用的无线通信硬件平台上,通过设计灵活的软件来完成不同的通信功能,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在宇航测控通信系统中,星载扩频应答机是一种集合射频接收、射频发射、基带处理的重要星上通信设备,完成测控信号上行接收和下行发射的通信业务功能。近年来,星上设备微纳化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国外NASA等科研机构,采用芯片技术,完成了多款应答机的微纳化设计并投入工程应用中。随着集成电路和软件无线电的不断深化,本文详细阐述了星载扩频应答机的微纳化设计方案,研究了通用化的关键设计指标,在今后宇航应答机微纳化研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2 应答机微纳化设计方案
在我国航天测控系统中,传统星载扩频应答机,依据通信功能,划分为四个部套,包括有接收机部套、发射机部套、中频部套和电源部套。接收机,对上行射频信号完成频综、下变频,频率滤波等射频处理,向中频部套发送中频模拟信号;发射机,接收中频部套提供的下行基带信号,完成频综、上变频、频率滤波等射频处理;中频部套,对输入的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采样、基带软件处理,完成捕获、跟踪过程,同时进行DA变换产生下行基带信号;电源部套,为各个部套提供所需工作电压。
微纳化的应答机设计,围绕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来实现传统模块实现的系统功能,即通过一款射频芯片来完成以往接收机、发射机模块实现的功能,通过一款基带芯片来完成以往中频模块实现的功能。
微纳化的应答机设计,是针对国内S频段测控通信的应用,设计开发自主的国产测控射频芯片和测控基带芯片,利用射频、基带两款芯片实现国产化、轻量化、通用化、芯片化并可工程化研制的宇航扩频应答机产品。设计方案,是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统一硬件平台,完成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在整机上的应用,包括:
(1)射频芯片化技术:通过国产、抗辐的射频芯片实现,芯片内集成了高速AD、DA模块,配以参数配置,完成收发同时工作、频率合成,收/发通道变频,谐杂波抑制等功能。
(2)基带芯片化技术:通过国产、抗辐的基带芯片集成实现,配以参数配置,完成基带扩频信号处理算法功能。
以高度集成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实现芯片级的软件无线电设计平台,产品由外围滤波器、巴伦、接口芯片、晶振等少量元器件组成,取代了以往采用射频分离模块、AD单芯片、DA单芯片,基带处理FPGA的产品设计方案,芯片化扩频应答机架构图如图1所示。
设计中,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小型化、集成化,采用“单层结构+整机开发”模式,具体是指:整机只有一层结构壳体空间,将射频接收、射频发射、基带处理、二次电源设计在一块印制板上,实现收发双工、接收变频、高速AD转换、发射调制、高速DA转换、频综锁相、测控基带处理、对外接口、二次电源功能。
3 工作过程与关键参数
应答机工作过程,分为接收处理,基带处理和发射处理三部分,以芯片为核心实现主体功能,外围配套不多的射频模块,配置存储器、接口电路等元器件。
接收处理时,上行信号经过片外低噪放、滤波器的处理后,通过巴伦转为差分信号输入至射频接收芯片。接收频综单元,提供一路频点可变的本振信号。射频接收芯片内部,上行信号经过超外差式一次变频,产生中频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芯片内多相滤波、片外中频滤波、片内可调增益放大、片外中频滤波、片内放大,输出至片内集成的高速AD采样器,向基带芯片提供中频数字信号。
中频处理时,基带芯片通过片外配置PROM存储器,按照实际工作场景加载工作参数,满足扩频码率、基带速率可变的要求。对接收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上行测控多通道、高动态、弱信号的捕获、跟踪处理处理,完成遥控基带解调和上行测距处理;完成下行遥测通道和测距通道的扩频调制,将扩频调制信号提供发射机。
发射处理时,射频发射芯片接收下行扩频调制信号,经过高速DA转换器,形成中频载波频率可调的中频调制信号。中频调制信号,经过中频放大、片外滤波、片内多相滤波和超外差式一次变频调制到S频段的工作频点,输出下行射频信号。
此外,基于芯片的微纳化扩频应答机方案,由于采用一次变频,集成高性能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因此在硬件上支持软件无线电的可参数化配置的特性,能够在芯片中,针对目前和未来的应用要求,将关键参数按照通用化、可配置的方式进行设计,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进一步的,基带芯片的通用化设计,需考虑我国测控通信领域多频段的兼容,中频处理满足C、X、Ka频段的测控要求;射频芯片的通用化设计,需考虑我国测控通信S频段的其他应用,如载人航天S频段测控、天基S频段测控等。
4 频率流程设计
考虑工程产品化的应答机方案设计,还需要考虑在天基、地基、天地一体的应用中工作频点常有变化的实际情况,因此产品频率设计需统一考虑信号带宽、中频处理频率、接收本振频率、发射本振频率进行合理设计,考虑工作频点变化时的方案兼容。
频率设计中,射频接收芯片设计有两个锁相环模块,分别产生接收本振和AD采样时钟,并向基带芯片提供一路采样时钟信号作为工作时钟;射频发射芯片,设计两个锁相环模块,分别产生发射本振和DA转换时钟,频率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片外高稳恒温晶振,分别向接收、发射通道提供同源基准,保证收发频率相参。针对工作频点变化的应用,射频收发芯片的本振频率,通过配置接口加以改变和实现。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在片外时钟、本振频率、AD采样时钟、DA转换时钟具有参数化、可配置特点。
5 结束语
星载扩频应答机的微纳化设计研究,代表着我国宇航产品在微纳化方向的技术探索,未来将迎来广阔的应用空间,同时也面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和相关科研院所,研制宇航级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的经历基本处于空白,在宇航芯片设计和工艺要求上需进一步提高研制能力;其次,我国测控通信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出现了统一测控、扩频相干、扩频非相干体制,需要重点研究在芯片化产品方案里多测控模式兼容的技术实现问题。
应答机微纳化设计研究工作,是以满足目前型号任务需求为基础,阐述了产品方案、与关键通用化指标,是我国测控应答机微纳化发展的探索,未来必将推动测控技术朝着通用化、平台化、微纳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思,黄辉,周亚民.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分析[J].信息通信,2011(06):57-58.
[2]王延伟,王宝良.软件无线电面临的挑战[J].电信快报,2002(05):9-11.
[3]邓永铭.S频段多模式应答机的设计[J].电视技术,2009,49(4):85-88.
[4]潘高峰,崔庆华,丛波.S频段通用应答机的设计与应用[J].电视技术, 2009,49(4):38-42.
作者单位
1.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 201109
2.上海大学 上海市 20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