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稳健货币政策
2015-04-20马超
马超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于3月21~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谈及货币政策时表示,我们仍然选择稳健货币政策。过度宽松的政策,对于结构改革也许是不利的。
货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尽管货币政策是稳健的,但是改革开放的步伐还是会进一步地加快。人民币目前的国际化正在有序地发展,是否能够在本次特别提款权(SDR)评估中被考虑并加入,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总体来看,中国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准备,而且会进一步地有所推进。我们也是欢迎各个方面对人民币进行评估,对我们的改革给予推动。我们知道,虽然说国际货币基金并没有明确说加入SDR的货币应该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货币,但是大体来讲逻辑关系也是接近的。中国在4年以前,就提出了加快推进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同时在金融改革里面明确提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是打算通过各方面改革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点的。具体来讲有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要使境内境外的个人投资更加便利化。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在有关的法规条例上,在自由程度上还是有缺陷的。我国居民到海外投资证券或者其他金融产品的时候,还需要事前审批的制度。这点已经准备要进行改革了。外国居民如果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产品,主要是通过QFII的渠道。方便程度和灵活程度都不够,这方面我们也准备在2015年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试点的举措。在这之后,不仅是企业,境内外的居民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也会更加便利。应该说基本上达到资本项目可兑换,或者是自由使用货币。
第二,资本市场会更加开放。过去资本市场开放也都在议程之中,但是人们心理上总是有些担忧,或者担忧一些不确定的威胁。2014年,大家都看到中国成功顺利地实现了沪港通。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又明确提出,2015年还要加一个深港通,就是深圳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的连通。这种连通实际上进展的比较顺利,没有出现特别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资本市场除了应该使国际上的投资者能够自由投资国内的股票债券、国内的投资者也可以投资国外股票债券外,在方便程度上及投资者的权益方面也应该得到更高程度的保护。
另外就是发行者,不管是股票的发行者还是债券的发行者,他们都有更大的自由程度,将来可以选择境外的发行者,可以在境内发行,也可以在境外发行。他们选择的币种可以是可兑换货币,也可以是人民币。
第三,在法律方面,我们准备起草新一轮的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每隔几年都要修改一次,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国的开放程度不断地加大,过去外汇管理方面的有关外汇管制、控制方面的条款慢慢地不适应了,需要修改。在这次修改过程中,我们也考虑有关人民币变成国际自由使用的货币所提出的要求,根据这样一个框架来审视我们的《外汇管理条例》,并对它进行修改。
除此之外,在资本项目方面,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还有一系列小的改革,也会在2015年进一步推进。要使货币政策更好地运转,需要大胆有力地向前推进改革开放。
货币政策将始终保持稳健
对于货币政策这个问题,有人说中国前一段时间出台了一些新的流动性管理以及信贷总量管理的工具。确实我们在尝试,同时也是在引进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做法,使我们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多元化。这个多元化包括对短期流动性市场产生影响的工具,也包括一些中期甚至长期的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同时也在使用传统的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大家也注意到,我们在最近半年两度调低了中央银行的利率,同时我们也调低了存款准备金率。
有人会问,是不是这就意味着是一种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我们仍然选择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说工具的使用还要看它的影响,可能用了多种工具,但是加在一起总体量并不是很大。虽然这些工具使用的量应该比以前放大了,但是我们说中国整个经济,特别是GDP作为分母来讲,也比以前大多了,所以任何工具操纵的数量,也可能与以前相比会更大。
这些工具加在一起,信贷扩张的速度,或者是货币供应总量扩张的速度,也就是我们广义货币的扩张速度,仍旧是相当稳健的。这个稳健和名义GDP相比,整个社会信贷的扩张总量可能比名义GDP扩张总量略高2~3个百分点,根据中国传统的经验数据来看,这种量的掌握是比较稳健的,也是大幅度地低于经济刺激计划期间的扩张幅度。
所以我们说,新常态下的稳健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支持经济增长,考虑经济增长的新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结构改革。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结构改革也许是不利的。
货币政策的第二个问题是,有些评论界注意到中国整个经济中的信贷杠杆率和GDP相比偏高,与很多国家相比偏高。我们说这中间要考虑中国储蓄率高的原因,也要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所以走信贷渠道支持经济增长的量是要稍微高一些。
因此,我们说在新常态下,我们会考虑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发展的力度,同时也要考虑货币政策稳健的程度,要使得过去杠杆率不断提升,特别是将经济刺激计划期间抬升的量比较大的现象逐步改善,使得我们在新常态的经济情况下,货币政策始终保持稳健。
(本文根据周小川在“201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整理,未经作者审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