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库品牌
2015-04-20王文
王文
当前,中国国家影响力已遍及全球,中国企业已走向世界各地,中国智库的国际化进程却滞后得多。相比中国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智库并没有形成享誉全球品牌,以及相应的国际干预力和决策咨询力,不足以充分了解中国经济、贸易、文化、人员、政治甚至军事的全球化动态,也无法全面提供下一步中国各项事务全球化的思想支撑。对此,中央、地方、社会以及知识界都需要找到更加有效和快捷的办法。
远远没有走出去
中国智库尚未形成走出国门的全球组织力,对各国情况的了解相当有限,对一些中等强国的了解与跟踪严重稀缺。美国一流智库如卡耐基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均在全球主要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但中国智库却没有。在一些国土面积小却在全球事务中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如瑞士、比利时、新加坡等,极少见到常驻或频繁赶赴学习交流的中国智库学者,对像土耳其、巴西、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区域大国的把握也是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政府对全球格局剧烈动荡的了解往往显得被动,甚至出现政策支撑的思想空白。以近月来日益加剧的乌克兰局势为例,中国真正研究乌克兰经济、金融与政治以及相关中东欧事务的专家非常少,导致中国对乌克兰变局把握与政策应对显得捉襟见肘。
中国智库尚未形成主导他国的国际感召力,缺乏构建全球对话领衔平台的必要实力,也缺少与国际政要名流对话的智库知名学者。当下全球最著名的论坛,如达沃斯论坛、香格里拉论坛、财富论坛、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等,背后都是美欧一流智库和相关机构的运作与支撑。近年来,中国智库与相关组织对博鳌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等相当重视,但影响力却不足覆盖全球。虽然中国也组织过与一些大国之间的双边智库对话,但通常只局限于欧美日,与非西方国家的智库对话以及中国主导的多边智库研讨会仍然严重不足,这远远跟不上国际事务多边化、去美国化的全球大趋势。以G20峰会为例,这个目前最重要的国家首脑会议已举行6年,但直到2013年才有中国智库举办第一次G20智库研讨会。
中国智库尚未形成干预全球的话语塑造力,无法主动构建国际主流舆论与设置重大国际议程,还无法创造出令各国争相讨论的重大战略名词或学术理念。欧美一流智库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抛出一些全新词汇,诸如历史终结、金砖国家、利益攸关方、G2、巧实力、财政悬崖、笨猪五国等,中国智库往往只能跟随讨论。面对由欧美智库主导的各类“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智库学者只能被动反驳,穷于应付。欧美媒体与舆论对中国智库品牌与相关学者的识别度还相当低。对国内的一些重大观念与思想创新,中国智库政策解读的影响力往往只限于国内。相比之下,在中国网络舆论中,经常会看到有人转述甚至是伪造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欧美一流智库对中国的批判评述。这些都体现了欧美智库
除了观念与人才原因之外,经费预算则是中国智库的另一个难言之隐。中国领衔智库的年预算通常都在2000万至1.2亿元不等,而美国领衔智库的预算通常在数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换句话说,在各自国内居领衔地位的智库,中美预算的差距在6-10倍左右。在这个预算差距中,来自社会与企业的捐款差距尤其大。中国智库多源于官方行政拨款,社会捐赠的相当少,加之中国还没有形成支撑智库业发展的基金会机制,能够用于国际交往与品牌打造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一些外国基金会在中国国内却非常活跃,它们以重金设置研究课题,招募中国学者为他们提供重要报告,进而提升本国智库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打一个比方,如果说思想是一个市场,那么,美国智库的购买力和定价权明显比中国智库要强。这是中国智库的国际化发展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
几点建议
智库没有走出去,是中国对外战略失衡的重要原因。要扭转这种局势,还有赖于解放思想,对现行运作机制进行深化改革。
首先要寻求于目前的智库改革,特别是官方智库的人事制度改革。官方智库的声望高、资源广,如果能够放低身段,向社会广纳贤才,而不是仅局限于职称、学历,那么必然会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经验的精英愿意加入到这个咨政启民的大事业中。建议官方智库可以到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人群中寻求目标,给予市场化的报酬,努力打造适应于全球化发展的智库人才梯队。
其次,寻求于官方智库互动机制的改革。官方应主动抬升本国智库的权威性。建议中国领导人参照欧美领导人,多到智库走走,在该智库的大背板下发表与国际相关的主题演讲,借国际媒体的曝光率,抬升中国智库的地位。
最后,智库国际化的关键,还取决于智库发展决策者本身的意愿与规划。毕竟,智库领导的理念决定着本智库能够走多远。建议中国一些大型智库可以加大与欧美著名高校、机构合作,设立欧美分部,加强在思想领域上在当地的融合、交流与推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微信公众号:rdcy2013)
责编:吴奇志对中国话语的塑造能力以及中国人对其品牌的认同度。
中国智库尚未形成参与国际组织的人才输送力,还没有形成能够参与重大国际交流的人才储备,更没有形成“智库一政府国际组织一智库”式的荐才聚贤机制。欧美智库、政府、国际组织之间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旋转门”机制。虽然近年来国际组织涌现了不少中国人,诸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ICC(国际商会)执董张燕玲、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等,但欧美人目前仍然是主要国际组织领导人的绝对垄断者,且那些欧美精英几乎都有在一流智库或相关机构工作学习过的经历,出任要职后仍与曾工作的智库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相互烘托。这些都是欧美国家依然主导国际格局的重要原因。
、
没有全球品牌
智库(think tank)兴起于一战以后,当时坦克(tank)作为主要武器第一次大范围运用于战场,由此看来,智库本意“思想坦克”实际上蕴藏着思想的进攻力、干预力的含义。但中国人对“智库”概念似乎没有从社会干预力、国际博弈的角度来理解,而是更多地从学术研究的层面来理解智库。中国智库精英通常以为,智库主要是做好研究,提供优质的决策咨询报告,对外品牌、话语传播、国,际交往是相对次要的事情。这是中国智库不热衷于参与国际活动,没有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意愿,未能全面融入全球智库界,没有形成全球智库品牌的观念原因。
正因为中国智库“重研究,轻行动”的特性,在管理人才上,中国智库更倾向于任用学术精英。这是出于保证学术研究质量的重要考虑,其实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竞争力的激烈,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泛化以及国际交往频率的加速,智库管理仅靠学术精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入更多的综合人才,尤其是兼具有研究能力、国际视野、行动偏好与传播认知的统合型人才。在欧美一流智库,通常都有一个副总裁级的负责人主管媒体传播与品牌推广,有的还会再设一个副总裁级负责国际交往。这两位负责人不一定研究能力突出,但一定具有超强的传播经验与国际交往能力。在这方面,中国智库参与全球思想博弈的人才梯队培养远远不足,、直接塑造全球话语的行为力也有待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