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富虚实”话能源

2015-04-20陈卫东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16期
关键词:油气伊朗石油

随笔

“贫富虚实”话能源

陈卫东专栏

现任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巨大,远东是俄罗斯的欠发达地区。

伊核谈判成功,美国和西方将会解除对伊朗经济制裁,伊朗将会“改革开放”,大规模地招商引资。霍梅尼伊斯兰革命之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已持续30多年,看看伊核谈判成功后伊朗青年街头奔放的庆祝,他们对摆脱物资短缺的期盼溢于言表。伊朗是资源大国,地处欧亚中间。欧洲期盼着石油天然气供给的多元化,从而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伊朗处于极佳的替代位置。亚洲在期盼伊朗油气供给的同时,盼望着进入长期被封锁的庞大的消费市场。法国、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已派出庞大的由政府组织的商业代表团访问伊朗,寻求商机。伊朗也在法律改革投资优惠政策等多个层面密锣紧鼓地为吸引投资做好准备。伊朗开放,为的是摆脱贫困。伊朗长期的经济困难并非源于资源短缺,而是制裁造成的资金与技术短缺。伊朗曾经很开放,也曾经富裕过,人们期盼久违的富裕能很快回归。

俄罗斯和伊朗都是世界上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并不能让他们的能源专家可以纵情谈论能源领域形而上的“高大上”议题,吸引投资、开发资源、出口资源等务实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我们的能源专家可以谈谈“能源互联网”。因为我们早改革开放了几十年,做对了很多“务实”的事,也有赖于世界能源转型、能源供给富裕、主动权话语权正由卖方转向买方等原因。务虚,可以偶尔谈谈,但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口号我们必须切记勿忘。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务点虚难以登高望远指点方向,虚的太多又接不上地气了。

8月9日,笔者到上海参加了由中华能源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2015年能源论坛”。这届论坛邀请了四名院士和国内多位知名能源专家出席。在其中一场题为《能源互联网》的讨论中,专家们就“什么是能源互联网”、“‘互联网+’与‘+互联网’差异何在”和“能源互联网与中国能源革命”等多个议题各抒己见,场面很是热闹,但形成共识甚是寥寥。能源互联网、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4.0等都是新近出现的术语,难有共识非常正常。让我感慨的是,这么多的院士专家和数百听众能够全身心投入,高谈阔论连概念都还没有共识的话题,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中国老话: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中国能源供给已经跨越短缺时代,所以我们可以从容地讨论一些前沿的、形而上的问题了。

6月22-25日,笔者赴莫斯科参加了俄罗斯最高层次的石油天然气论坛“第12届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大会”。这次大会主题有两个:“落实东向战略”和“石油装备进口替代”。“东向战略”是为了实现俄罗斯21世纪经济东移的重大国家战略,重点是油气开发东移至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快速增加油气向东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向中国和东北亚的油气出口,从而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减少对欧洲油气出口的依赖。“石油装备进口替代”战略是要尽快改变石油装备和技术服务高达60%的进口依存度被动状态。在西方实施经济制裁的今天,上述战略的实质是“打破封锁,自力更生,装备自足,资源出口”。中国的50后、60后对这样的战略肯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都是在执行类似的、为解决温饱而奋斗的战略。俄罗斯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差异

责任编辑:赵 雪

猜你喜欢

油气伊朗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过于逼真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