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林下养殖土鸡技术研究
2015-04-20冯国祥段志涛
冯国祥, 段志涛
(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冯记家禽养殖场;2.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畜牧兽医总站,315200)
近年来,宁波镇海地区五水共治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禁养、控量、提质、增效”为主线,关闭拆除污染大、群众反应强烈的一批养殖场。集中饲养因单位面积载禽量过大、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不利因素,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本课题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利用镇海多林带的优势,发展探索林下养殖模式,不仅生产出绿色的无公害禽产品,而且对周边环境零污染,实现养殖转型升级,经济增质、增效的新理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选取本地同一批出雏、体质健壮、体重相近的1日龄三黄土鸡公雏400只,60日龄前笼舍集中饲养,60日龄后随机挑选330只分为5组。笼舍饲养1组50只;林下放养4组,分别为40只、60只、80只、100只,每组林下场地250平方米,中间使用2米高尼龙网隔开,每个场地搭建鸡舍,鸡舍离地50cm以上,四周夏季使用太阳膜,冬季使用油布挡蔽风雨,顶上使用铁皮遮盖。场地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料槽、饮水器。
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试验采样玉米-豆粕型日粮[1],镇海地区土鸡的常用配方为:玉米79%、豆粕20%、食盐0.3%、蛋氨酸0.3%、微量元素0.4%。林下养殖组根据季节不同增添水葫芦、青草、次粉发酵生虫等物,采用常规饲养管理并准确记录各重复组日采食量、体重、生长状况和死淘数。
1.3 免疫程序及用药1日龄马立克疫苗皮下注射,8日龄和30日龄新城疫Ⅳ系苗滴鼻,21日龄和42日龄禽流感H5H9二价苗胸部鸡肉注射,60日龄新城疫Ⅰ系苗肌肉注射,放养鸡群每隔1个月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驱虫一次[2]。
1.4 生长性能及环境破坏程度的测定 试验期间,每天观察鸡的健康状况,分别于试验开始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150日龄、180日龄以重复组为单元称量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和料重比[3],目测鸡群对林地植被破坏程度。
1.5 屠宰性能测定 于150日龄试验结束时,鸡禁食不禁水12h后,将每只鸡空腹称重,从每个重复组中按平均体重选取1只鸡放血,去羽毛、脚角质层、趾壳和喙壳后称屠体重,后分离腹脂并称重;去除所有内脏(只留肾脏)后称全净膛重,按NY/T 823-2004中规定方法计算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
1.6 数据处理 试验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组间差异显著性及影响效益,以P<0.05作差异显著性判断。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验组生长性能的比较 试验共5组,1组(存活47只)圈养,2~5组放养,其中2组存活39只,3组60只,4组78只,5组97只。从表1可知,圈养组和放养组在180日龄时体重差异较大,圈养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放养组(P<0.05),放养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由于放养鸡群有青绿饲料、虫蛹等优质活食为补充,日均投食量小于圈养鸡群,所以最终的料重比远低于圈养组。在销售价格上,放养鸡比起圈养鸡每公斤价格要高出10元,因此,结合饲料消耗、生长体重、销售价格等因素,放养鸡比圈养鸡每只效益要高出25~30元,经济效益显著。
表1 不同组生长性能比较
表2 不同组鸡胴体性能比较(%)
对放养鸡群的不同组别,其体重、料重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对林带生态破坏影响程度不同。根据试验观察,40只为一组的,对林地无破坏;60只为一组的,对林地破坏轻微;80只为一组的,对林地破坏明显,林地内植被稀少;100只为一组的,对林地破坏严重,基本上少有草木生长。因此,尽管放养鸡群不同组差别不大,从生态上兼顾经济考虑,我们认为60只的放养鸡群比较合适,也就是每亩放养鸡在140只左右。对鸡群的放养时间,应控制在3个月左右,也就是150日龄出。从表1可看出,放养鸡群在150日龄后体重增加甚少,从经济上考虑已经不适合再继续放养下去。但若为增强鸡肉的口感,可适当延长放养时间。
2.2 不同试验组鸡胴体性能比较 由表2可知,圈养鸡群的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腹脂率和放养鸡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屠宰率、全净膛率、腹脂率明显高于放养鸡群,但腿肌率和胸肌率低于放养鸡群。放养鸡群除80只鸡群的腹脂率低于其它组外,各个胴体性能差别不大,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
3 讨论
在生态环境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加强对养殖场的生态管理、优化养殖环境,发展探索生态平衡的养殖模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本试验结合镇海实际情况,利用周边多林带的优势,积极探索林下养鸡模式。
林下养鸡,选择60日龄土鸡放养,而不是30日龄,主要是从防疫角度考虑,鸡群放养后,难以捕捉,不利于疫苗免疫;60日龄时,鸡禽流感、新城疫等疫苗均已免疫过,此时,鸡只也长的比较健壮,利于其户外存活。林下放养时间,一般选择7—11月份,镇海地处江南,6月份正处于梅雨季节,天气潮湿,不利于鸡的户外生长存活。梅雨季节过后,气温渐高,早晚温差缩小,林地杂草丛生,虫、蚁等昆虫繁衍旺盛,是鸡户外生长的最佳季节。此外,在林地空放的时候,可播种黑麦草、苏丹草、紫花苜蓿、墨西哥玉米等种子,一是利于林地生态的快速恢复,二是可以放牧的时候为鸡群多提供些优质饲草,利于鸡群的生长。
本试验结果表明,林地养鸡的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保护均高于集中饲养模式,并且放养鸡群活力提高,用药减少,鸡的药物残留也相应降低,鸡肉口感品质提高,农户增加收入,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是一种可行的养殖发展模式。
[1]王彦文,宋志琪.不同日粮配方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中国饲料,1995,9(8):11~14
[2]顾小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指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3]王玮,杨明海.早期能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胫骨生长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2013,40(10):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