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自贸区绘中国贸易的全球蓝图
2015-04-20金旼旼徐海静
本刊记者/金旼旼 徐海静
评论:自贸区绘中国贸易的全球蓝图
本刊记者/金旼旼徐海静
Global Blueprint for China's Trade Drawn with FTZs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过去十年,中国和东盟各国建立起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双方经贸关系在“钻石十年”新起点继续前行
几天之内,中国分别与全球第十四大经济体韩国和第十二大经济体澳大利亚完成了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在贸易开放领域明显开始发力:加速双边自贸谈判、推动多边贸易协议,并倡导统筹式而非碎片化的自由贸易整体架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中国倡导的自由贸易蓝图正在绘就。
自从美国高调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后,有国际观察人士一度认为,中国在全球新一轮自贸谈判中略显被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中国必将寻求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规则制定权,这种“有所作为”的努力令中国有可能在自贸谈判领域“后发制人”。
在与韩国和澳大利亚自贸谈判完成后,中国仍在谈判的自贸协定还有6个,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斯里兰卡和挪威的自贸协定,以及中日韩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协定(“10+1”)升级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所长彼得·德赖斯代尔对记者说:“中澳自贸协定是扩展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一个步骤。这一协定不仅将为双方带来好处,而且可以成为扩展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第一个步骤,成为RCEP的第一块基石。”RCEP涵盖亚太地区16个主要经济体,多数观察人士认为,从这一协议出发,亚太地区经济体有望建立更为融合、普惠的大市场。
鉴于亚太地区存在数十种大大小小的自贸协定,中国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上决定启动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希望以一套“亚太交规”来打破自贸协定过于碎片化的“意大利面碗”困境。
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国际金融学教授彼得·皮特里认为,尽早就亚太自贸区进行深入讨论有助于将RCEP,甚至TPP等自贸协议变为通往亚太自贸区道路上的“垫脚石”而非“绊脚石”。
以中澳和中韩自贸协定的“点”,串起RCEP十六国自贸协定的“线”,最终再融合汇聚为亚太自贸区的“面”,中国在打造亚太自贸游戏规则方面的构想逐步成熟,并获得各方的积极回应。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对记者表示,中国提出的建设亚太自贸区建议强调“包容性”,不以排挤或牺牲任何一方为代价。
此外,在全球多边领域,中国也为更开放的全球贸易贡献了自己的努力。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就扩大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技术协定》(ITA)产品范围的谈判取得突破,为这一多边协议的最终达成扫除了主要障碍。这一协议将成为世贸组织20世纪90年代初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来最重要的协议,将涵盖全球约1万亿美元的信息技术产品交易。
香港实行对外完全开放的自由港政策,大多数货物进出香港自由,仅需提前14天报关,外国人也可以自由进行投资、生产,如今,香港已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服务枢纽之一,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云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