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信息课堂奏出“自由”之歌
2015-04-20袁俊飞
袁俊飞
随着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所以,对于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必学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也开始获得教育部门的重视。信息技术课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潜能,打造自由的学习课堂,这是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兴趣驱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可以更加积极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探索,一般来说,学生们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最初的认知就是玩游戏,所以我们的教学可以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进行学习,有效地提升课堂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3课“组合图形”时,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画方形、圆形、多边形等的方法,学生对画画软件有了一定基础和认识,所以这一堂课一开始的时候,我对大家说:“同学们,咱们来进行一个绘画比赛,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吧!”“好啊!”同学们一听要玩游戏,都兴致勃勃地说。“现在咱们都打开画图软件,用老师教的不同功能的按钮画出一个飞机。”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一时间教室里只剩下嗒嗒的点鼠标的声音。“老师,我画好啦!”一个同学举起了手,他解释说:“我用了圆形按钮和长方形按钮,而且我还给它涂了颜色哦!”“老师,我也画好了!”另一个同学说:“我用了画多边形的按钮,这样画出来更逼真。”
学生们处于小学阶段,年纪尚幼,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通过这种游戏与教学结合的方式,可以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发现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在游戏中发现学习的快乐,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生活情境,理论联系实际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最终还是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留心观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根据教学内容来适当地创设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提高学生对其已有的熟悉感和亲切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第二课“收发电子邮件”时,由于前面的课程中已经让学生们学习了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所以在上课前我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任务,让每个学生都申请了自己的邮箱。在课上,我对大家说:“想必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邮箱,现在谁想给好朋友发一封邮件呢?”“我想!”同学A走上前,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大家来看,在主题栏输入标题,收件人栏填好你朋友的邮箱地址,在正文栏中写下你要写的内容,你可以写文字,也可以加视频、照片。”我一步步演示着,同学们都看得非常认真。“编辑好后,再点击发送,这样你就把邮件发给你的朋友啦。”“哦,真方便,以后我们可以用邮箱进行交流了!”同学们兴奋地说。
通过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更积极地进行理论学习,并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效率。
三、坚持学生本位,拉近师生关系
近年来,学生本位的思想逐渐被重视起来,新课标中曾提出,小学教育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所以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所想,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第一课“物联网就在身边”时,一开始我以为物联网是个很新的概念,学生们对于它的了解应该很少,就准备很详细的进行讲解,没想到刚讲了几句,一个同学举起了手:“老师,这个我知道。”我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因为我爸爸是个高科技迷,所以我们家早就有物联网啦。”我立刻将课件放在一边,顺势说:“太好了!咱们让这个同学来讲讲,他对物联网的理解吧。”“我爸爸告诉我,物联网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一般是无线网。”他回答说。“那你们家是怎样实现互联的呢?”同学们好奇地问。“我爸爸手机上有一个应用,可以控制我们家的电视、电脑、空调、电灯的开关,大小,温度等,都是无线控制,非常方便。”“哇,好有趣啊。”同学们纷纷感叹道。
通过这种平等的师生互动,打破了以往枯燥的“我讲你听”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适当鼓励,学生们的想法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并且能够勇敢地表达自我,展示自我。也更有益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状态,调整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所应用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我们应当摆脱以往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增强互动性和实践性的课堂内容,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今后更加从容应对激烈的工作竞争增加筹码,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