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 快乐成长
2015-04-20周会玲
周会玲
【内容摘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和体育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健康知识与健身技能,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强化措施 夯实基础 落实要求
开展阳光体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以“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进取”为基本要求,让青少年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措施,拓展体育内涵
1.科学制定计划。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求,每学期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每个体育教师都要有完整齐备的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保证体育课课时,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体育课教学要确保“五有”,即有课时时间、有备课教案、有授课教师、有场地器材、有课后评价。
2.落实教学任务。学校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突出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与“课时性”,每一节课都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即有《体育与健身》教材内容,也有体育锻炼、活动、竞赛内容和校本教材内容。体育教师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备好课,高质高效上好课。
3.以教研促教学。体育教学有其独特性,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其特点,建立体育教研组。体育教研组要实行日常集中办公制度,实行体育学科集体备课,保障体育教师集中研训。在日常的集体办公、备课、研训中,体育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寻问题、解决问题。要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创新体育教研训机制,不断强化体育学科的“教研训一体”活动。
4.严格考核制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制度。若遇学生因病不能上课,要在课前将校医室(或医院)的病假证明交给体育老师,体育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核实,并做出上课,见习或免上课的决定。如果在课前不能提供病假证明交给体育老师,而私自不上课者(特殊情况除外)均按旷课处理,并将结果放入学生考核档案。
5.坚持“五个结合”。学校在体育工作中,要坚持体育理论与体育技能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与艺术相结合,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学校每年召开春、秋两季学校运动会,并要坚持开展体育活动与“快乐校园”、“体育艺术2+1项目”、“一校一品”、“千百十”学校高雅艺术、“艺术特色校”相结合。
二、夯实三个基础,保障活动开展
1.强化教师培训。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体育工作规程以及有关教育理论,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提高,根据工作的需要,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参观、了解体育工作信息,掌握体育工作动态,积极为特色教师创设施展特长的平台。体育教师要积极申报课题,撰写教研论文,形成体育科研网络。学校在体育教师职称评聘、评优晋级、工资待遇要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2.完善设施设备。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器材的充足是实现体育目标的物质基础,也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保障。要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可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购置体育设备、器材,保证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3.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大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要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设备等硬件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大体育师资培训、教科研等软件投入,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全面增强青少年体质,全面促进学校体育工作。
三、落实要求,开展体质测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和测试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的一环。为了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必须要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育项目测试,测试结束后及时上报数据。
1.强化培训,提高质量。学校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计划开展工作,要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指派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校长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体育教师在测试前要明确各年级的测试项目、测试步骤和操作细则,体育教师、班主任要对各班进行《标准》的测试项目及锻炼方法的宣传教育,让学生能够认识《标准》实施办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组织测试,保障安全。在测试前,各班要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测试,并对测试仪器调试、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布置和安排进行细致的排查,制订出详细的测试细则和安全措施,准确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备活动等。
3.整理数据,及时上报。在测试全部结束后,学校要认真审核测试数据,核对无误后,对数据进行录入,录入之后体育教师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上传,实事求是地向学生反馈测试结果。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整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原始数据,妥善保存。
4.分析问题,改进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完成后,体育组要组织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对照数据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的认真分析。从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方面分析学生体能素质的现状,从坐位体前屈及格人数看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从肥胖学生增多分析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合理性等等。通过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动态地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查找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内容,装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形成制度。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